母慶磊
摘 要:本文在探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革新的基礎上,為達到“以人為本”和“社會本位”的專業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改革人才培養過程,實現現代化教育事業的創新和轉型,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體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研究
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就業模式也逐漸從國家分配轉變為學生的自主擇業。國家對于各級體育部門開始實施公務員考試制度,這就使得體育管理專業的學生從傳統模式下單一的就業轉為多元化的就業方式。這種改革,就對原來體育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滿足社會對不同人才的需要,并探索出適合體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是當前體育管理專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之一。
一、革新教育觀念,確立“以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相結合的專業培養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體育事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社會對于體育經營和管理類的人才逐漸重視。因此,為了能夠滿足社會的基本需要,體育管理專業在進行培養目標設定的過程中,就需要將傳統模式下體育行政管理逐漸轉向體育產業化管理的模式。同時,在人才規格的培養上,還需要反應本專業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專業素質能力。這就需要體育管理人才不僅要具備基本的實踐能力,還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學素養,以此才能夠有效確保體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方略,并促進學生可持續全面健康發展。
二、創新方法,改革人才培養過程
(一)優化教學內容,構建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內容體系
人才的培養質量,不僅僅取決于相關課程設置是否合理,同時也直接取決于不同學科課程在教學內容上的設定。首先,對于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內容的掌握,要求學生在此基礎上能夠形成更加深厚的學科素養;其次,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豐富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的知識能力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最后,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在人文關懷的環境下,逐漸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以及道德水平。
(二)革新教學方法,積極推進管理第二課堂活動
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講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型地接納相關知識內容。這種方式雖然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成績,但是卻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難以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創新,就無法實現素質教育的基本需求。教師需要在教學理念上及時進行轉變,不斷進行探索和啟發,多做教學方法和教學案列的創新。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以此來大力推進第二課堂內容的教學。
(三)創新考核制度,完善評價機制
對于考核制度的創新和完善,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評價水平,建立完整的科學評價機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不僅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進行學習,同時還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與技巧,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其逐漸成為了考核的優勢,繼而為學生現階段的學習和發展增加信心。同時,考核方式可以不拘泥于傳統的筆試方式,可以通過口試、辯論以及實踐等多種方式進行。加強學校之間學分互認,建立高校之間的跨校選修課程機制,使學生享受更多的優質教學資源。
三、改善資源,為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保障
(一)提高師資質量
根據學科發展的基本需要,學校還需要及時引進專業的教育教學人才,發展本校教育的領軍人物,建立學術帶頭人的政策。通過對不同形式和水平教師的引進,不斷培養出一批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教育工作者。同時還需要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增加其行業教育教學經驗,從而有效提升教師的體育技能以及體育素養。
(二)強化教學管理
在當前發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性整合,并以此來有效提升本科教育教學的質量。學校還需要盡可能擴大教學的實際投入水平,以此來制定專有教師對本科生進行授課任務。建立督導教學評價機制,通過設立全新的教學評價機制來有效保障基本的教學質量。
(三)加強教材建設
首先,加強教材的質量建設,使體育管理學科的課程內容始終站在學科發展和實踐發展的前沿。其次,在紙質教材的基礎上,積極進行電子教材、網絡教材的建設,并使三種形式有機結合,實現教材出版形式的立體化、多元化,促進優秀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與運用。最后,加強教材的開發、出版與改進。
四、結束語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不僅需要一定的物質支持,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的堅持,并對相關制度和內容進行完善。提升師資力量,加強課程建設,豐富教育教學基地的建設,學校在加大基本經費投入的同時,還需要保障各項改革措施的順利實行。
參考文獻:
[1] 邵繼萍.我國體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其改革[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
[2] 趙增明.我國體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和改革對策研究[J].田徑,2018.
[3] 李斌.新形勢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創新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