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充分體現職能,就需要加強內部控制工作。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與財務、管理、行政、會計等環節息息相關,是單位運營發展與應對風險的基本保障。當前,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規范內部控制工作的章程,內部控制工作中仍有許多急需規正的弊端,尤其是在內控制度方面,更需要著重完善。因此,本文通過闡述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對策,為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問題;對策
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加強內控制度建設是其首要的管理改革任務。行政事業單位要想順利運營發展,就要夯實自己的根基,提高單位內部管理控制能力。當今形勢復雜多變,單位領導者很難保證每一個決策都能成功。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者首先要考慮運營的容錯性。而良好的內控制度正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發展容錯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單位領導需要著重探究的管理改革要點。
一、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內控意識薄弱
我國個別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意識比較薄弱,這些單位習慣于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工作形式相對比較落后,其工作重點在各種業務上,沒有把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導致單位內部缺少完善的監督機制,喪失了建立內控制度的良好時機。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各項任務由于管理控制不到位,往往不具有實效性。
(二)績效評估不全面
目前,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內控管理上忽略了績效評估的重要性,僅僅將績效考評工作局限于書面上,缺乏靈活變通的意識,導致績效評估難以達到預期果。此外,某些行政事業單位對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的依據大多以職位的高低為主,這種依據不具有公平性,在評估過程中很容易忽略某些員工的重要貢獻,致使員工喪失進取的動力。
(三)審核體系不健全
審核體系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的保障,有些單位在審計財務支出時不夠嚴謹,極易使有心人魚目混珠,如票據的報銷、項目支出的報備等都存在漏洞。如果不通過嚴格的審核流程、財務支出隨意,就會降低單位運營資金的使用效率,甚至可能產生嚴重的貪腐事件。
(四)風險評估工作不足
首先,預警工作不足。對于市場上容易出現的各種風險因素以及容易導致單位內部管理混亂的問題,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并未設置相應的防范機制。其次,評估體系與實際不契合。某些行政事業單位盲目套用其他企業的風險防范體系,并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導致風險防范體系在實際應用中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延誤預防的時機。
(五)執行能力不強
對于內控制度,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的執行力度不大。原因在于,一方面領導未意識到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對單位員工缺乏內部控制體系的培訓教育,導致工作人員不具備較強的執行能力。另一方面,在單位工作開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任務重合的部分,這就使得兩個或多個部門同時執行某項任務,或一方不執行,由另一方全權負責。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革新的對策
(一)提高全員的內控意識
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首先要提高全員的內控意識。內部控制意識不僅僅是領導層需要掌握的素質,也是各部門員工要具備的素養。由于行政事業單位領導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部的運營發展上,無法事無巨細地關注單位內部的一切事宜,所以需要加強對員工內控意識的培養,使其掌握內控制度的有關知識。當員工與領導共同具備了內控意識時,就能為內控制度的責任劃分打好基礎,促進內控制度有效實施。
(二)優化績效考核評估工作
績效考核評估工作是實施內控制度的重要前提。行政事業單位需要良好的績效考評環境來保證付出與收獲達成正比。而良好的績效考核評估制度能直觀體現員工的工作數量和質量,客觀評價員工的工作能力。在評優與獎金發放等工作中,績效考核評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而當前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考評均以年終考核為主,忽略了日常考評的重要性。對此,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要縮短績效考評周期,采用公示的方式將考評結果透明化,同時增加自我評價環節,增加考評依據,全面優化績效考核評估工作,使評價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健全審核制度
對于內控制度的優化,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審核與監督,嚴密跟蹤每項資金的支出,并做好財務消耗記錄。明確財務審批的權限范圍,嚴格復查資產的收支情況。對于有關票據的報銷問題,更要核查程序的規范性,比如,對簽名、蓋章等進行審查。一旦出現問題,就要及時向領導層匯報。此外,還要設置檢舉制度,鼓勵單位員工匿名舉報,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共同健全審查核實制度。
(四)完善風險預防工作
內控制度的精髓在于預防,即通過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來填補工作疏漏、規避管理錯誤。預防的重點在于預警與應對,對此,單位領導要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提高全體員工應對風險的能力。同時,安排專業人員匯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容易出現風險的因素以及容易引起單位內部混亂的外界市場風險問題,逐一設立預警機制,充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風險預防等級。
(五)細化工作,分擔責任
除領導重視程度不足外,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執行力不強主要是由于工作內容下發得不夠明確,很容易產生職務糾紛。對此,領導需要分解發展的總目標,讓各部門分別負責一項工作,隨后再讓部門管理人員進一步細化工作內容,將其分攤到每一個小組或個人身上,完成責任的分擔。一旦出現錯漏,通過這種方式,就能根據任務分擔追究到個人身上,從而杜絕投機取巧的行為,進一步提高內控制度的執行力。
三、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在于相關人員內控意識薄弱、績效考評工作不完善、審核體系不健全、風險評估工作不足等。對此,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者要針對性地實施改革策略,通過增強員工的內控意識、完善績效考核評估流程、健全審核體系、加強風險評估工作,為內控制度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葉麗莉.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控制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9,13(29):263+265.
[2]張麗梅,張偉.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建設問題及解決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