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燕
摘要: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石,詞匯學習是學好英語的關鍵。雖然學生和教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但詞匯的教與學中仍存在很多問題,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時間緊張,如何利用好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更高效率地記憶單詞;如何減輕學生單詞記憶的負擔,使得英語詞匯的學習更加輕松、高效這是值得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本文主要通過闡述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更加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一、當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新一代,為我國培養國際性人才,英語學習必不可少。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沒有足夠詞匯量的積累,英語學習無異于紙上談兵,空中樓閣。許多學者都曾論述過英語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如著名學者威爾金斯在著作中談論到“沒有語法,很少東西能被表達出來;但是沒有詞匯,一切都無從談起”。以英語為第二外語的中國學習者若要達到像英語本族人一樣的流利程度,首先亟待解決的就是大量的單詞的記憶。高中學生經過小學和初中的英語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詞匯,并初步形成了自己詞匯學習的方法。但是隨著高中詞匯量的增加,難度增大,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詞匯學習中感到困難。師生在詞匯的教和學上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師教法陳舊,學生記不住、忘得快;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多媒體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也越來越多。但是走進高中課堂,單一的領讀-跟讀-聽寫-默寫的詞匯教授模式依然普遍存在。這樣單一的教授方式使得學生詞匯學習的積極性大打折扣。教師單一的呈現方式,學生形成了單一的單詞復習背誦方法,只懂死記硬背造成了英語詞匯記憶記不住忘得快的慘狀。雖然這種機械式的詞匯記憶方法在短期來看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僅僅是機械式的記憶,學生不會靈活地使用詞匯,這就使得所記憶的新詞匯容易被遺忘,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探求多樣化的詞匯呈現和記憶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學生只知詞義,不懂用法。
學生對于單詞的記憶只停留在單詞表的音、形、義上,高中單詞基本都是一詞多義,許多單詞一詞多詞性,包括同形異義的詞。學生雖然背會了意思,但是當單詞出現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生不知是哪個意思,不知該句話要表達什么內容;學生不知道該詞匯怎么使用,怎樣才是正確地應用。因此,造成了這種只知其義,不懂用法的“尷尬”窘境,學生感覺裝在肚子里的單詞“倒”不出來,慢慢地失去了對單詞學習的興趣。
學生面對單詞望而生畏,內心抗拒;
對于學生來說,背單詞可謂是學生學習英語中比較反感的一個環節,也是他們的“瓶頸”區。他們總是覺得單詞越來越多、越來越難記,他們產生了一種抵觸的內在情緒。這樣使得詞匯記憶的效果很差。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詞匯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轉變心態,積極應對,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文中主要闡述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接下來主要探討一些使得英語詞匯學習更加高效的策略。
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1.詞匯呈現方式要多樣化
一種好的詞匯呈現會使學生掌握詞匯成功一半。詞匯呈現指的是將目標詞最基本的音、形、意和搭配等展現給學習者。詞匯呈現是學習者接觸目標詞匯的第一步、是教師詞匯教學的核心一步、也是英語成功教與學的首要一步。呈現方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詞匯學習的質量好和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針對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詞匯采取不同的呈現方法。呈現方式主要有
1.1實物、圖片、動作等直觀呈現法
直觀呈現法指的是教師通過給學生呈現實際的實物、圖片、動作等來講解詞匯意義的方法。認識一個新詞匯,形和義只是抽象在腦海中的一個語言符號,這種記憶屬于強制性輸入,容易忘記。圖音形義結合指除了單詞基本的音、形和義以外呈現給學生另一種聽覺或者視覺的刺激,讓學生重復的同時又調動了學生的動覺刺激,圖形經過向導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產生興奮點,記憶會更深刻。教師在講解一些名詞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讓學生看見真真實實的事物,比如窗簾(curtain)、玻璃(glass)、錢包(purse)...通過這樣的實物展示,學習者對詞匯的印象會更加深刻,有助于單詞的記憶。互聯網的發展,多媒體的普及使得英語教學資源更加便捷。一些詞匯的呈現,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在網上找到相應生動的圖片畫面來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并將枯燥的單詞學習形象化、生動化,從而調動學習者的興趣,減輕單詞記憶的負擔,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例如:回收(recycle)、宇宙(universe)、地鐵(subway)、化妝品(cosmetics)...另外, 一些詞的講解,尤其是動詞,教師可以通過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甚至一些視頻來呈現,例如哭(cry)、笑(laugh)、跑(run)、走(walk)、盯著(stare)、驚恐(frighten)...這樣的呈現方式活潑生動,學生印象會更加深刻。
1.2語境記憶呈現法
語境記憶是單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著名語言學家Cook曾經指出:“人們對事物記憶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大腦對信息處理的深度。對孤立的詞的不斷重復是一種淺層次的處理,這種方式記憶效果差;搞清楚單詞在句子層面的作用,這樣加工的深度增加了,效果也能提高了;如果能夠在語篇的框架結構內使用詞匯,那么這種最深層次的加工所帶來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呂淑湘先生曾也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這里的“上下文”其實指的就是一種語境。我國2017年頒發的高中英語新課標中明確規定,單詞不能孤立地講解,必須放在相應的語境中。那什么是語境呢?語境是指語言使用的環境,一般分為廣義語境和狹義語境。廣義語境指的是語言使用時的自然和社會環境,這種語境是非語言的。相對于廣義語境,狹義語境指的是語言使用時具體的上下文內容環境,是一種語言的語境。詞匯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習者能夠將其應用于實際的生活、相應的工作交流和交際之中。因此,詞匯的呈現教學也應該為學生創造相應的語境,一個單詞的學習應該讓學生掌握其使用的情境。例如高一新詞healthy,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小語境來解釋該詞, I have an egg and a piece of bread for breakfast, I always have vegetables and fruits for my dinner, I think I have a healthy diet. What about you? Do you have a healthy diet? 在這個語境中個,學生不僅掌握了healthy的意思,詞性,基本搭配a healthy diet,而且學生也參與到聽說之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孤立地進行詞匯教學,應把詞匯與句子,語境等結合起來,應該多讓學生自己造句,掌握詞的用法。在詞匯與句子結合的基礎上,我們還將詞匯、句子與語篇相結合,進一步擴大詞匯的交流功能。
1.3構詞拆分擴展呈現法
雖然英語詞匯總量浩如煙海,但部分單詞還是有自己相應的規律的。構詞法就是利用語言詞匯在歷史演變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規律來學習單詞的方法,主要包括合成法,派生法,轉化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慢慢滲透構詞法記憶單詞,讓英語詞匯學習更加輕松、高效。合成法就是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單詞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全新的單詞的方法。所合成的詞叫做合成詞,一般來說合成詞看其詞,便可猜出其意。例如birthplace(出生地)/greenhouse(溫室)/pickpocket(小偷,扒手)/outbreak(爆發)等著一系列的單詞都是由學生之前接觸過的簡單單詞合成的。教師如果在講解中引導學生去拆分記憶,這樣的話學生的記憶效果會更好。不僅讓學生記憶單詞變得簡單,也教會了學生另一種單詞記憶的方法。除了合成法,派生法在英語詞匯學習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派生法是指一個詞加上前綴或者后綴,從而構成一個與原單詞意義相近或者相反的詞。英語的詞根、詞綴好比漢語的偏旁部首,學生如果了解詞根、詞綴的意義,那么詞匯的積累、記憶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高中詞匯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常用的前綴、后綴、詞根。例如in-, im-, dis-, un-, non-等表示否定的前綴,happy-unhappy;possible-impossible; like-dislike。-ness是名詞后綴,en-可以使單詞動詞化, 例如large(大的)-enlarge(使變大); strength(力量)-strengthen(使有力量)。under-(在...之下,不足的):underground(在地下,地鐵),underline(強調,在...下劃線);-er,-or,-ist表示人,teach-teacher,biology-biologist,act-actor等。一般來說前綴是改變單詞的意思,后綴則是改變原有單詞的詞性。如果學生能歸納并掌握基本的前后綴,那么英語詞匯學習會輕松一大步。
2.詞匯復習鞏固要科學化、趣味化
學得快,忘得快是當前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的通病,這主要是未能及時復習鞏固所致。系統地進行復習,不僅有鞏固記憶的作用,還能加深對所記憶單詞的理解。通過多種方式對單詞進行系統地科學地復習幫助學生是有必要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指出,我們對于新學內容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最初的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變慢的特點。該記憶曲線說明及時復習的重要性。英語單詞的遺忘也符合遺忘曲線,如果教師讓學生學會定期定點復習,抓住記憶的關鍵點,那么學生們對于英語單詞的記憶效果會好很多。
課堂上詞匯鞏固檢查方式靈活多樣,豐富多彩。一味地讓學生以一種方式去記憶背誦單詞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得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降低。為了使得單詞鞏固更加高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趣的活動來復習鞏固單詞。例如:你畫我猜(教師可以邀請兩名同學上講臺,一名同學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釋義等來描述黑板上的單詞,另一名同學背對著黑板猜是哪個單詞),這一種方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得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在這種愉快的氣氛中復習記憶單詞的效果相比單一枯燥的方式會好很多。單詞風暴是另一種讓學生熱血澎湃的詞匯復習方法。單詞風暴更多地是給學生一個中心詞或者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能想到的所有相關的單詞,然后小組展示,最后全班展示。組與組之間是一種競爭的關系,組內又是一種合作的關系。通過這種方式的訓練,不僅在競爭合作意識上有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復習鞏固并且擴展學生的詞匯量。當然新單詞學習之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寫小作文的形式來復習鞏固新單詞,例如給出幾個重點的單詞以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來寫個小短文,小故事等。小短文耗時比較少并且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增加學習的樂趣。
3.激發并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詞匯的重要性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可以通過平時在教學中來強調詞匯學習的重要性,甚至教師可以通過親自給學生設計實驗,給學生兩篇閱讀A和B,A篇基本沒有生詞,B篇生詞較多。先讓學生讀,然后分享讀后感,學生會意識到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在日后的學習中會更加積極、主動。
及時創造學生使用新學單詞的機會,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調動英語學習的興趣。新單詞學習了,背會了但是沒有用武之地了,學生會感覺到單詞的學習沒有重大的意義,這樣長期以往,學生學習單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降低。新單詞學習完,教師可以讓學生造句,編對話,講小故事,寫小短文等來讓學生獲得詞匯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總之,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學習的至關重要的一步,也是英語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英語詞匯的重要性,并通過不同的詞匯呈現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多樣化的復習鞏固方法,讓學生在科學化趣味化的鞏固中記憶理解單詞,最終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曉奔.淺談高中詞匯教學的有效策略[J].青春歲月,2013(4):319-320.
【2】劉杰.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5:160+162.
【3】劉芳.淺析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