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苓 李可可
【摘 要】目的:研究肺功能檢測對于老年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作用與效果。方法:選出我院在2015年11月~2019年2月檢出的78例老年性哮喘或是COPD患者,在這其中,19例單純哮喘患者,將其作為A組,另在此基礎之上16例哮喘合并COPD患者,將其作為B組,另在此基礎之上43例單純COPD患者,將其作為C組,對全部患者就其各肺功能實施檢測,比如,各肺通氣功能、各肺彌散功能、各肺容量指標,觀察比較其結果。結果:B組患者、C組患者在檢測后其各肺通氣功能低于A組患者,C組患者在檢測后其各肺通氣功能低于B組患者(P<0.05);B組患者、C組患者在檢測后其各肺容量指標、各肺彌散功優(yōu)于A組患者,C組患者在檢測后其各肺容量指標、各肺彌散功能優(yōu)于B組患者(P<0.05)。結論:對于老年性哮喘、COPD患者來說,在運用肺功能檢測后,能夠促進其診斷的總檢出率、精準程度等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可推廣。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老年性哮喘;效果;肺功能檢測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097-0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ung function test on patients with senile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select the hospital in November 2015 - February 2019 detection of 78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asthma or COPD, among these, 19 patients with simple asthma, as A group A, the other on the basis of above 16 cases of asthma and COPD patients as A group B, the other on the basis of 43 cases of simple COPD patients, as A group C, conduct all patients with respect to its various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for example, each lung ventilation function, pulmonary diffusion function, each index of lung capacity, compare the results. Results: the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that of patients in group C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group B (P < 0.05). Patients in group B and group C had better lung volume indexes and lung dispersion work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patients in group C had better lung volume indexes and lung dispersion function than those in group B (P <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enile asthma and COPD, the use of lung function test can promote the overall detection rate and accuracy of diagnosis to the maximum extent, which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iagnosis; Senile asthma; The effect; Lung function test
在臨床中,哮喘與COPD都是十分普遍的呼吸系統(tǒng)病癥,這類病癥較易產生在老年人群中,對患者平日的生活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而臨床中如果沒有對這類患者立即實施科學且高效的治療,甚至是會引起呼吸衰竭,危害到生命。所以,臨床中應盡早對老年性哮喘、COPD患者實施精準地診斷。但是,因為哮喘、COPD間各臨床癥狀與表現(xiàn)十分類似,所以,對其進行鑒定具有相應的困難程度,而運用肺功能檢測能夠更為良好且科學地對這類困難進行處理[1]。本文主要就對比與分析了肺功能檢測對于老年性哮喘、COPD患者的作用與效果,并將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出我院在2015年11月~2019年2月檢出的78例老年性哮喘或是COPD患者,在這其中,19例單純哮喘患者,將其作為A組,另在此基礎之上16例哮喘合并COPD患者,將其作為B組,另在此基礎之上43例單純COPD患者,將其作為C組,對全部患者就其各肺功能實施檢測,比如,各肺通氣功能、各肺彌散功能、各肺容量指標。此次試驗研究通過了醫(yī)院中倫理委員會的核實及批準;所有患者與其親屬都全方位把握了此次試驗研究的內容,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A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8例;其年齡在61~85歲之間,年齡均值(73±8.62)歲。B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4例;其年齡在62~86歲之間,年齡均值(74±7.14)歲。C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齡在63~87歲之間,年齡均值(75±6.11)歲。對比三組各項臨床資料,其結果顯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式
借助肺功能儀(由德國JEAGER公司所出品,型號即為Masterscreen PFT),對全部患者就其各彌散功能、各肺通氣功能實施檢測,在這其中,各肺通氣功能指標主要就包括了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一秒用力呼氣容積/預計值(FEV1/預計值)、一秒率(FEV1/FVC)、75%用力呼氣流量(PEF75)、PEF25、PEF50、肺活量(VC)、最大呼氣中段流量(MMEF)、峰值流速(PEF);各肺彌散功能指標主要就包括了彌散率(DLCO/VA)、肺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各肺容量指標主要就包括了殘氣量(RV)、肺總量(TLC)、殘氣容積/肺總量(RV/TLC)、功能殘氣量(FRC)。
1.3指標觀察
估計對比三組患者在檢測后其FVC、FEV1、FEV1/預計值、FEV1/ FVC、PEF75、VC、PEF25、PEF50、MMEF、PEF、DLCO/VA、DLCO、RV、TLC、RV/TLC、FRC。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并對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 )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三組各肺通氣功能
對于PEF25、VC、PEF75、PEF50、MMEF、PEF、FEV1/預計值、FEV1/FVC而言,B組、C組在檢測后都低于A組,C組在檢測后都低于B組,加以對比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P<0.05);見表1。
2.2比較三組各肺彌散功能指標
對于DLCO/VA、DLCO而言,B組、C組在檢測后都優(yōu)于A組,C組在檢測后都優(yōu)于B組,加以對比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P<0.05);見表2。
2.3比較三組各肺容量指標
對于RV、RV/TLC、FRC而言,B組、C組在檢測后都優(yōu)于A組,C組在檢測后都優(yōu)于B組,加以對比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P<0.05);A組在檢測后其TLC對比B組、C組,三組加以對比,沒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性哮喘、COPD都是臨床中十分普遍的病癥,其總患病率較大,危害到了患者平日的生活。哮喘就是由許多細胞(主要就包括了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等)與各細胞組分加入至氣道慢性炎癥中的病癥;這一慢性炎癥會引發(fā)氣道高反應性,進而產生十分廣泛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同時,患者還會多次產生氣促、胸悶、心悸、咳嗽等各表現(xiàn)與癥狀,大多會在夜晚與凌晨中發(fā)作,許多患者能夠自主得到減緩,或是在進行治療后得到減緩[2]。COPD指的就是氣流會被阻塞的一種慢性支氣管炎或是肺氣腫,其會進展成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十分普遍的慢性病癥;COPD與各有害顆粒、氣體所引發(fā)的異常性炎癥反應間緊密聯(lián)結,其具有較大的殘疾率與死亡率,在國際中,年紀大于40周歲的各人群,其總患病率約有9%-10%。對于老年性哮喘而言,其氣流受限具有可逆性,而COPD具有不完全可逆性,但是,哮喘患病時間的逐步推延,會使得其氣流受限所具有的可逆性逐步進展成不可逆,特別是對于老年性哮喘患者而言,其缺乏Ig-E調節(jié)進程,兼具COPD、哮喘的各項特征,如此,就會使得老年性哮喘、COPD各項鑒定、診斷等十分困難,且兩類病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彼此進行轉變。
有研究人員指出了,在對哮喘患者進行回訪期間,共16%的患者最終都會產生不可逆性氣道阻塞。雖然老年性哮喘、COPD間具有十分類似的特點,但是,因為其各患病機制與因素不盡相同,所運用的治療方式也不一致。所以,增強對病癥性質實施診斷,對兩類病癥患者進行治療都十分關鍵。肺功能檢測就是對各類呼吸系統(tǒng)病癥實施檢測的一個項目,其能夠明確患者肺功能障礙的類型和其程度,對老年性哮喘、COPD患者實施診斷、鑒定、治療等都十分關鍵。本研究的結果提示了以下的結論,對于PEF25、VC、PEF75、PEF50、MMEF、PEF、FEV1/預計值、FEV1/FVC而言,B組、C組在檢測后都低于A組,C組在檢測后都低于B組,加以對比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由此證實了,COPD患者所產生的大氣道阻塞重于哮喘患者,二者各小氣道通氣功能都產生了重度障礙;另外,本研究的結果提示了以下的結論,對于DLCO/VA、DLCO而言,B組、C組在檢測后都優(yōu)于A組,C組在檢測后都優(yōu)于B組,加以對比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P<0.05);對于RV、RV/TLC、FRC而言,B組、C組在檢測后都優(yōu)于A組,C組在檢測后都優(yōu)于B組,加以對比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P<0.05);A組在檢測后其TLC對比B組、C組,三組加以對比,沒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性(P>0.05)。由此證實了,COPD患者所產生的肺彌散功能具有重度下降,而哮喘患者能夠維持正常,哮喘合并COPD患者處在二者間,而兩類病癥患者所具有的肺容量都多于正常數(shù)值,COPD患者增多多于哮喘患者。
總之,對于老年性哮喘、COPD患者來說,在運用肺功能檢測后,能夠促進其診斷的總檢出率、精準程度等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給臨床給予更多的參照與依據(jù),可推廣。
參考文獻
[1]沈欣,袁孝兵,白曉雪,等.老年性哮喘患者支氣管舒張試驗前后氣道阻力變化的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7,33(5):750-752.
[2]吳佐羅,戴元榮.老年性支氣管哮喘的診療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2017,37(5):387-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