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倩
摘 要:由于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發展速度過快,輔導員隊伍水平提升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的問題和不足。專業化儼然成為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發展歷程入手,總結我國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論述了加強高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實現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隊伍建設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輔導員隊伍結構不合理
1.年齡結構不合理。由于近年來高職院校大幅度擴招,學生數量激增導致輔導員配備不足,大量引進應屆本科、碩士畢業生任輔導員工作,造成了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隊伍年齡層次偏年輕化的現象。相應地,年齡結構失衡導致具有中、高級職稱且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也非常少,造成了高職輔導員工作經驗匱乏、工作水平較低的局面。
2.專業結構不合理且專業化程度較低。大部分高職輔導員沒有思想政治教育或相關專業背景,同時缺乏工作中必要的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哲學等社會科學的知識儲備。造成輔導員專業知識結構搭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輔導員的專業標準仍未完善,沒有規范的輔導員入職標準和資格考試。沒有專業化的知識背景勢必會影響輔導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輔導員隊伍穩定性差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是一份工作繁重且責任重大的工作。我國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配備不足,而高職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又比較難,工作量和背負的責任可想而知,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最終造成一些輔導員對這項工作感到厭煩,不愿意長期從事這項工作。另外,國家相關政策允許輔導員轉崗,轉崗的輔導員越多,打算轉崗的輔導員就越多,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就越差,這實在不利于高職輔導員隊伍的發展。
(三)培養體系不健全
很多新人高職輔導員只是通過一個簡單的培訓就上崗了,對輔導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所有工作主要靠自己慢慢摸索。年輕化的輔導員隊伍與高職學生的年齡接近,易于理解學生的想法,便于與學生溝通,但是工作經驗和人生閱歷也相對有限,心態上也不夠成熟,做事容易沖動,往往做不到年長輔導員教育學生的深度和遠度。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輔導員實行雙重管理制度,即業務指導由學生工作處負責,日常工作安排、人事關系、年終考評、組織關系由院系負責。這樣的管理方式使得輔導員選拔聘任、績效考評、激勵獎懲方式上都流于形式,不夠完善。缺乏系統的輔導員隊伍培訓體系,培訓內容和整體規劃不成體系,培訓內容僅僅停留在經驗總結或者政策的詮釋;培訓方式單一,主要以講座為主,缺乏互動,培訓效果甚微,不能滿足輔導員多樣化的需要。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措施
(一)規范準入機制
“職業道德規范是從業者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道德行為準則,具有可操作的規定。”建設規范的準入機制的第一個步驟是確定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基本條件。除了設置共性標準中的基本條件,學歷上要求本科以上,政治面貌是中共黨員,有一定的專業背景以外,具備從事輔導員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以外,還應該具備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以基本條件為基礎建立嚴格的高職院校輔導員資格考試制度,對有意愿從事輔導員工作且符合高職輔導員基本條件的入圍者進行資格考試。
(二)完善培訓機制
高職院校的輔導員隊伍仍處于專業化的初級階段,高職院校需要大量具有專業水平、專業技能、有豐富經驗的輔導員。一種是輔導員到一些比較專業的部門、研究院,或者參加專業活動而獲得培訓。本校也可以自行組織培訓,培訓的目標和預期效果都立足于本校學生和輔導員的自身情況,也就是解決學校自身問題的培訓它的覆蓋面廣,適用性強,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操作方法也比較容易,這是輔導員專業化的有效途徑,應該成為輔導員培訓的主要模式。輔導員工作按照教育、管理、服務三個方向把具體工作劃分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學生生活指導、社會活動指導等方面。要從這幾個方面培訓輔導員。
(三)完善考核機制
首先,將輔導員的基本工作、輔導員的個人素質和能力情況確定考核的中心和重點。其次,輔導員工作范圍非常廣,與高職院校的各部門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除了學生以外,各部門和崗位的員工都可以成為輔導員考核的主體。每個崗位的主體對輔導員考核的側重點不同,與輔導員的接觸機會也有多有少,工作也有難有易,應當根據輔導員工作的性質和工作開展的情況,將各類主體的測評結果與權重結合進行評價。最后,可以采取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測評。此外,還應該把階段性考核和隨機考核相結合,形成最終的考評結論。
(四)建立晉升機制
輔導員職級制度的目的是與輔導員的職稱評聘互補,根據高職輔導員職務的特點,單獨設立輔導員評聘系列,并要把職級評定和職稱評定結合起來。首先設置評定的級制,從高到低分出若干個等級,其次明確每個評定等級需要達到的要求,并使職稱與職級相對應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道德教育
(五)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道德教育
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靈魂,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即“三觀”的集體體現。要根據高職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制定高職輔導員的職業道德規范:愛崗敬業、政治理論功底深厚、熱愛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具有團結協作精神。
在對高職院校輔導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在學?;蛘呱鐣秶鷥冗x擇對工作兢兢業業、愛學生如自己孩子般的、具有時代特征、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集體和輔導員個人典型,以開會探討或聽事跡報告的方式組織輔導員隊伍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方清,徐繼春.職業道德規范約束的研究[J].石油教育,2005,4.
[2]李愛民.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基本內涵及實現路徑[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