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煜
摘 要: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一直以來都是相關部門實施廉政建設、監管領導人員的主要工作。只有發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基本作用,才可以有效規范領導人員的工作行為,從源頭上做好監督管理,真正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所以本文在闡述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必要性的基礎上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索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有序實施企業經濟責任審計。
關鍵詞: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優化
隨著最近幾年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在現場管理、計劃管理、審汁質量管理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經驗,并且其成效也非常明顯,在促進企業維護生產經營秩序、規范公司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強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必要性
(一)核實企業經濟效益,厘清經營業績與經濟責任
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應考慮公允性、客觀性,積極開展各項審汁活動,逐項排查企業家底,摸清真實效益,明確離任者的經濟責任,幫助繼任者充分了解真實情況,確定后續工作思路,從而盡可能縮短適應期,推動企業良性發展。
(二)梳理被審計單位情況,促進公司治理
考慮到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內容多、范圍廣,并且年限跨度較大,主要包含了內控管理審計、經濟績效審計以及財務收支審計等,工作目標就是分析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為個人履行經濟責任鋪路,多角度披露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了解財務核算的規范化,堵住企業內部控制漏洞,建立業務管理流程,最終實現各單元工作水平的持續提升,促使繼任領導干部加強自我約束,在增強法律觀念的同時推動廉政建設。
二、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需要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素養修養
現階段,黨和國家對在努力增強企業的實際控制力度,能夠專注于政治體系的建立健全,同時,在建設財務制度方面,強調其透明化與公開化。目前,基于企業內部審計的經濟責任審計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如企業管理人員在思想政治的}人識方面難免會有所欠缺,導致其使命感和責任感不強,再加上傳統思想的影響,這樣就會喪失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意愿,導致自身的發展和提升停滯不前,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從而被淘汰。
(二)審計工作穩定性偏弱
在新時代,企業審計工作建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并且在實際的設計之中就會提出全新的經濟責任制度要求。在新思想的引導之下,企業管理人員還需要致力于工作能力的提升,注重思想認識的強化。但是考慮到審計的長期性、綜合性以及復雜性,所以還需要對應的責任心和耐心的支持。因為對企業管理者有較高的工作要求,也需要通過更多的經驗來引導實踐,所以在建設內部控制制度中,就可能出現較大的人員流動現象,導致審計工作一直處于不穩定的狀態。
(三)審計監督不夠充分
一般來說,基于“先審后離”的基本原則來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在實際操作中,對應的審計項目只是能夠獲取評價,或者任用干部流于形式,采取的是先離任后審計的模式。這樣就會出現時問滯后的尷尬局面,并且在新的任職期問進行審計處理和處罰,缺少對上一任對應的監督與考核。新領導認為需要在自己的任其來改善前任的問題,難免會出現不愿意的局面,這樣事不關己的想法就可能導致其在執行過程中出現整改不到位、敷衍了事的情況,讓企業面臨隱患,增大審計處理難度,影響經濟責任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
(四)審計質量不精細
對于當前的審計機構分析,因為其本身的任務較重,再加上時問上不夠充裕,這樣就會出現無法全面調查的現象,進而直接阻礙審計方案編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因為在現場審計之中沒有對問題進行充分的調查,導致問題過于的膚淺,這樣也會對整體的審計質量帶來影響,并且因為不合理的責任界限劃分,這樣也會影響成果的實際轉化問題,弱化審計的作用和價值。
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策略
為落實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要針對其問題給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有效開展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滿足企業發展需要。
(一)提高管理人員政治素養
在開展政治建設的過程中,經濟責任制度是首要條件,需要努力通過完善的制度提升管理人員的政治水平和政治素質。能夠基于整體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實現道德觀念、素質意識以及技能方面的培訓。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自我意識存在密切的關系,只有強化管理人員的素質建設,才能提升其判斷力和自我意識。
(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無論企業怎樣發展,人才是永恒的核心。第一,在當前新理念和新政策不斷涌現的時代下,企業就應該重視員工本身主人翁精神的發揮,能夠實現員工彼此之間成果的分享,進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二,企業的實際發展同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存在必然的聯系。當企業想要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就要以群眾為本,能夠想工人之所想,讓員工了解到企業運行權利,能夠直接參與其中做好對應的監督,尤其是和錄用、規劃等工作要聯系密切。企業員工只有真正感受到管理的力量,才能實現思維的更新,為企業的后續運作提供幫助,最終奠定良好的發展條件。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之下,還需要在領導的配合上,帶領員工不斷地發展,確保企業能夠更加的穩同,這樣才可以實現企業經濟責任制度的落實,幫助員工解決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在提升歸屬感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服務企業。
(三)實施大數據審計模式
相對于每一年的經營業績審計,例行的財務收支,在實施經濟責任審汁之中,其對應的項目還存茌數據量較大、任期相對較長的問題,加上審計人員自身能力與工作時問有限,要在龐大的數據庫中盡可能找到和審計人員相互匹配的關鍵數據,這樣才能夠真正發現問題,這本身的困難度較高。在當前的大數據審計模式下,企業就可有效解決該問題。在實際操作中:第一,通過被審計單位的計算機終端,再配合上遠程控制中心,就可以實現網絡方面對應的建立健全,并且通過重大事項的制度以及定期數據資料報送制度的建立,就可以確保其報送大數據不會再局限于傳統的財務數據,而是可以涉及業務、重大事項決策、基礎生產數據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第二,通過大數據合理的分析預處理之后,就可以找準其趨勢性和苗頭性的問題,并且,通過風險點的合理提煉,就可以找到經營管理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第三,通過線索的摸索,就可以找準問題的根本所在。因此,合理有效的審計模式,才是真正推動審計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與手段,及早發現問題,做好審計風險的防范,從而對企業經濟效益產生積極作用。
(四)努力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
要想努力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就要從審計前、審計中等方面來做出改善。
1.審計之前需要進行充分調查
在任期之內,因為客觀環境、歷史環境等都會直接的影響結果,因此,在前期調查個作做好之前,就需要實現對資料的收集處理,能夠分析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相關政策的執行等情況,通過組內對應的討論,將審計重點明確,這樣就可以理順思路,最終實現效率的全面提升。
2.審計之中需要落實敬業精神
在具體的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應發揚愛崗敬業的精神,實現經濟責任審計方案相應的落實,并且將風險作為基本導向,能夠按照縱向審理清楚、橫向審理完全的方式,這樣就可以落實審計工作的有序實施,并且還需要將一追到底的精神真正的發揮出來,揭露問題的真相和風向。
3.定性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在實施決定以及制定審計報告的過程中,也需要找準問題的根本所在、準確地定性,讓被審計者明確問題的性質和嚴重性,使其糾正錯誤,給繼任者敲響警鐘,避免影響企業經營管理:在實際的審計過程中要提出建議,讓其操作性更強,并將其落實,促使被審計者更好地整改。
4.增強審計整改力度,采用問責制
一旦查出了經濟責任審計之中存在問題,就需要針對審計來實施對應的整改,并且將實際的情況直接作為標準來進行領導干部的任免與考核依據;對于執行不到位的,就需要積極的找到措施,將問責制真正落實下去,并且能夠與領導人及時的約談,做到責任到位、追問到底,追究其實際的責任,避免出現邊審計邊犯錯的情況。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應規范企業領導人的工作行為,為后續開展經濟活動提供便利。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個別企業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因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難免導致經濟責任審計出現問題,不利于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作用。所以企業要努力提升審計人員的思想認識,使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的關聯體系,努力提升專業水平,有效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實施,最終提升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l]李孝輝.試析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成因及防范[J].商場現代化,2018(23):103-104.
[2]武英杰.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入手點——從內部控制測評開始[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7):31-32.
[3]王占石.關于企業經濟責任內部審計的風險識別方法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8(18):52.
[4]熊雯.淺談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8(15):210.
[5]薛樺.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若干問題的探析[J].財會學習,2018(13):166.
[6]丁菱.企業內部管理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4):197-198.
[7]胡靜.淺談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若干問題[J].經貿實踐,2018(1):246.
[8]王艷芳.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探索與思考[J].經貿實踐,2017(1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