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祎揚

摘要:目的:分析預見性健康教育及局部護理在糖尿病足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選取我院接受診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作為案例進行研究分析。以隨機數字法的方式進行分組,常規組與實驗組分別采用傳統護理措施、預見性健康教育及局部護理。總結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健康教育意識評分。結果:干預之前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意識評分數據差異不突出,對比結果無意義(P>0.05);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健康教育意識評分相對于常規組有明顯優勢,數據差異突出,對比結果有意義(P<0.05)。結論:預見性健康教育及局部護理在糖尿病足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突出,對于患者的疾病認知、康復意識能力提升作用突出,值得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健康教育;局部護理;糖尿病足;護理效果
糖尿病足屬于糖尿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其主要是因為高血糖癥狀的持續存在而致殘的一種疾病表現[1]。因為周邊神經病變以及外周血管的疾病發展,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很容易出現軟組織、骨關節相關問題,如果在臨床中不及時進行治療干預,疾病癥狀會持續加重,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臨床康復效益,本文以我院部分糖尿病足患者為例,探討預見性健康教育及局部護理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內容與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8年1月到2019年5月選取我院接受診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作為案例進行研究分析。以隨機數字法的方式進行分組,分組結果為實驗組35例,男性患者21例,平均年齡(57.5±6.6)歲;常規組35例,男性患者22例,平均年齡(56.8±5.9)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不突出,對比結果無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組與實驗組分別采用傳統護理措施、預見性健康教育及局部護理。
常規組護理主要是根據醫囑進行護理。
實驗組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按照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局部護理。前期針對患者對于疾病的掌握情況做好癥狀與體征的記錄,針對患者的病情形成充分掌握,特別是對于足部情況的分析,及時構建護理檔案,并根據糖尿病足的分級情況做好個性化護理方案的制定,制定具體的護理路徑,補充個性化的干預措施,按照患者的足部情況做好一對一的教育,促使患者掌握自身的病情和日常生活所需掌握的內容,在病情進一步發展之前提供預見性的護理。根據wagner分級法分為5級。對于0級患者,因為病情并不明顯,癥狀主要是以皮膚干燥、脫皮為主,患者重視度較低,此時在健康教育中需要做好疾病發展、演變過程的講解,促使患者提高足部護理的自我管理意識,提升自我護理的整體水平,督促患者定時溫水泡腳并涂抹潤膚霜,之后進行足部護理,保障腳趾血液循環性。對于1級患者,因為病情已經基本出現此時需要做好的便是抗菌消炎,在護理期間需要高度重視創面愈合的改善,針對創面形成原因做好相應的生活控制,為患者提供病情發展趨勢的相關知識,強化患者的復診檢查意識。對于2級患者需要強化換藥的護理知識培訓,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做好相應的心理疏導,同時做好腳步的傷口處理,強化患者的康復效果。對于3級或更高的患者,因為病情已經比較嚴重,此時患者心理情緒會更加嚴重,所以需要進一步的強化心理護理,并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潰瘍治療、手術方案制定等相關健康教育,同時做好足部的功能保護,最大化岑固定的維護患者的足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3療效評價標準
總結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健康教育意識評分。
管理能力與評分均以百分制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管理能力、健康意識越強。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實行數據對比分析,在數據資料錄入之后采用定性與定量的方式進行分組記錄,并應用連續性或離散型的變量實現對數據的錄入,定性的數據不需要分類變量。數據檢驗期間所有均數采用T值進行檢驗,百分制數據采用X2值進行檢驗,在數據對比差異中P值<0.05時代表數據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干預之前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意識評分數據差異不突出,對比結果無意義(P>0.05);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健康教育意識評分相對于常規組有明顯優勢,數據差異突出,對比結果有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預見性健康教育可以促使患者更加及時的掌握糖尿病足的相關風險因素,有效的提高自我護理的整體水平[3]。對于0級患者主要是觀察患者的病情,注重病情的發展趨勢,形成對疾病的針對性預防。對于1級患者而言,應當高度重視病情的變化,同時為患者提供相應的預防性護理,主要是預防潰瘍的發生[4]。對于2級患者而言,需要注重潰瘍面的無菌處理,每天定期更換藥物,幫助傷口更快愈合。對于3級或更高級患者而言需要注重創面的引流,規避壞死癥狀的加重[5]。對于更高級患者則是以保護足部功能和盡早制定手術方案、實施手術治療為主。根據臨床分級的標準提供預見性的健康教育和局部護理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康復質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之前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意識評分數據差異不突出,對比結果無意義(P>0.05);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健康教育意識評分相對于常規組有明顯優勢,數據差異突出,對比結果有意義(P<0.05)。本次研究結果充分能證明對于糖尿病足患者提供預見性健康教育和局部護理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益,提升患者的康復教育質量,
綜上所述,預見性健康教育及局部護理在糖尿病足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突出,對于患者的疾病認知、康復意識能力提升作用突出,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馬玉霞,王冬梅,何立芳.中醫護理干預在早期糖尿病足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中醫,2018,36(10):210-212.
[2]王虹,張潔,牛麗霞,預見性護理對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影響[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7,38(6):650-653.
[3]唐威.超前護理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v.18(08):192-194.
[4]侯阿都.系統化健康教育對小兒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8,14(13):456-458.
[5]羅珊.探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印染助劑,2017,14(z1):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