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江
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逐步與世界各國接軌,大量國內企業進入其他國家謀求發展,將本國優勢與其他國家資源有機融合在一起,在業務方面不斷拓展。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受當地文化背景與風俗習慣的影響,與當地國家的交流溝通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跨國公司的順利發展,所以對跨國公司的文化交流進行深入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跨國企業在文化溝通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形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接著提出了合理的企業溝通措施,希望有利于推動我國跨國企業的穩定運行。
關鍵詞:跨文化溝通;障礙;對策
跨國公司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個新型名詞,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而產生的。尤其是壟斷資本在世界各國占有關鍵性地位以后,為了實現產品的順利銷售、創造更高的經濟利益,發達國家必須要將生產的大量產品銷售到其他國家當中,或者直接進入目的國創辦企業與公司。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跨國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多,其在同際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時對國際貿易、國際投資、技術交流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保證跨文化溝通的妥善進行,才能促進跨國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對跨同企業的跨文化溝通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
一、跨國公司管理中不利于跨文化溝通的內容
在跨國企業發展過程中,跨文化溝通占有的地位不斷提升,只有實現順利溝通才能保證企業管理的妥善進行。因此必須要在跨文化管理當中掌握當地文化背景,了解當地人們的思維模式與價值取向,明確自身在社會背景中的角色,判斷不同的語言符號表示的意義,才能保證跨文化溝通與企業管理的穩定運行。不利于跨文化溝通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內容不同、民族生活習慣不同、語言不同等各個方面。
(一)文化不同
這是跨文化溝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成分,主要包括下面這些因素。第一,宗教信仰不同。第二,不同國家人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如讀書,歐洲人讀書時習慣自左至右,中東人則習慣自右向左,中國古代人民讀書以自右向左為主,當前已經改變為自左向右。生活習慣是人們在過去較長時問內形成的風俗,其在文化差異中占有較大成分,如歐洲人認為每一名中國人均熟悉武術。上述各種理解均會體現在國際商務談判當中,如美國,其在談判中不可避免地流露出高高在上的態度,說話直來直去,過于強調法律的約束作用,談判過程中要求不得突破法律的界限等。
(二)語言不同
這在跨國企業管理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跨文化管理過程中,不同國家的語言存在各種各樣的不同,一旦在翻譯過程中出現失誤,則會使信息傳播出現偏差。在轉譯過程中,將高語境語言翻譯為低語境語言時,因為本身含有的意思不能完全表現出來,所以其內容表達存在一定不足。大量場合中使用的文字與符號不明確,主要通過人的肢體語言或要求人聯系上下文內容進行思考,這也是引起跨國公司跨文化交流不能順利進行的主要原因。如在跨文化管理過程中,習慣使用高語境語言的管理人員與習慣使用低語境語言的員工交流時,其語言表達不直接,表達意思時使用大量修飾詞,不但順利表達了自身意愿,而且也不易引發員工沖突。但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失誤,低語境語言使用者大多情況下不能理解管理者的意思,不明確管理者要表達哪些內容。與此相同,高語境語言管理者同樣也不能全面理解低語境語言使用者的意愿。再有,在跨文化管理過程中,肢體語言也占有較大成分,如距離感,美國人與人交流時習慣距離較遠,而阿拉伯人與南美洲人則認為距離較遠則代表著生疏。西方國家表達感情時以手、臂膀與肩為主,但男人之間不得接觸。日本人在談判過程中不說話則表示自己要思考一段時間,而中國不說話則表明同意,這些內容均與西方國家不同。
二、保證跨國公司跨文化溝通順利進行的策略
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跨國企業對跨文化交流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于跨國公司來說,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尊重對方、積極學習、理解對方、共同發展,才能推動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解決跨文化商務溝通中存在的不足,則要求跨國公司正確認識文化交流中的各種因素,妥善處理跨文化交流中出現的問題,在跨文化商業交流中處于主動地位。
(一)正確理解跨文化交際
必須承認文化交流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努力解決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問題,這是保證跨文化交流順利進行的主要方法。只有正確對待跨文化溝通,積極學習世界各國文化,跨文化交際才能順利開展,才能妥善處理本身業務發展中出現的不足。所以跨國公司必須首先掌握本身文化與當地國家文化存在的差異,做好跨文化交流的準備工作。在實際溝通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妥善應對。完成交流后,跨國企業要及時進行總結與歸納,制訂合理的溝通標準。在交流時要盡量保證自身文化的特點,同時尊重對方文化。了解了雙方的文化不同點,在溝通過程中做到了理解與尊重對方,不一味依據自身文化審視對方,不強行將自身意愿附加于他人之上,不改變他人的價值觀與風俗習慣,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與歡迎。接受一種新文化,要意識到可能出現的結果也不同,但文化差異不存在優劣之分。
(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國公司要想妥善應對跨文化交流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必須要開展跨文化培訓與學習。文化內容異常廣闊,大多數民族并不能全面理解自身民族文化,所以要想準確掌握民族文化的不同存在較多困難。跨國公司進入其他國家時,要盡量防止出現跨文化糾紛。跨國公司不但要掌握當地國家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化背景,而且也要熟悉當地人們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能夠與當地人實現順利交流。跨國公司的工作人員要主動學習當地文化,能夠正確判斷當地語言,不能一味依據自身價值觀進行判斷,而要善于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利用本身掌握的文化知識進行深入思考,防止出現理解片面的問題。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著眼于國際經濟發展,因此必須要全面理解當地文化,這在跨國公司制作正確決策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中國跨同企業要想實現穩定運行,妥善應對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則需重視不同國家問存在的文化差異,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進行深入研究,要認真了解每一個國家的文化背景。跨國企業生產經營中必然會出現文化糾紛,但其中也包括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內容,假如能夠妥善應對,則能轉為己用。所以合作者要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本著共同發展的目的將自身特點與對方優勢結合在一起,實現雙方的合作共贏。
三、跨國企業發展措施
(一)利用外商實現自身產品銷售
有的外商商標享有良好的聲譽,但中國產品短期內還不能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可以利用引進外商商標的方法,實現本國產品的順利銷售,在我同產品擁有一定威望后再創造屬于我國的產品品牌。有的外商擁有不可比擬的銷售途徑,對國際市場中存在的競爭形勢心中有數,此時可以利用合作經營的方法創建伙伴關系,利用外商先進的銷售策略完成本國產品的順利銷售,從而得到國際同行的重視與認同,可以利用轉讓部分股權的方法,為了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對方不但會為我國企業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與生產技術,而且會為我國企業產品銷售開拓廣闊的空間。應用這種方法與發達國家聯合,還需考慮到利益分配問題,要對各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全面思考才能合作。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在與國外商家進行合作時,最好選擇愛國華人或華裔企業家,國外生存著大量華人,我國跨國企業發展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
我國跨國公司擁有一定的貿易經驗以后,可以借助外商銷售策略實現獨立經營,甚至收購國外企業,實現本國產品的對外銷售。在應用這種方法時,必須要具備清醒的頭腦,要經過深思熟慮以后才能進行。
(二)創辦國外企業
利用國外合作企業,不但可以順利銷售本國產品,而且可以進入對方國家開展生產,與國外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創辦生產企業。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初期階段,以實現本國產品的銷售為主,此時還不能全面理解國際市場運行情況,因此選擇與外商合作的方法較為合理。當我國跨國企業擁有一定的經營經驗以后,其與世界各國的聯系不斷增多,則需創建屬于自己的銷售網絡,可以利用收購與兼并的方法進入國外市場。在我國跨國企業擁有一定實力后,則可以將我國技術與資金引入其他國家當中,在國外創辦企業。對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進行深入探索,參考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可以加快我國跨國企業的發展速度。
四、結語
跨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外文化的結合,只有與當地國家進行合作,明確雙方文化的特點才能突出本國特色。要保證我國跨國企業經營特點,在此基礎上創建涉及生產經營的綜合文化。保證我國跨國企業經營思想一致、發展目標一致、倫理道德與行為標準一致,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有優勢地位。我國經濟發展必須要實現國際化經營,對跨文化管理進行全面分析,創建兼容多民族文化的企業文化有利于提高我國跨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妥善應對不斷加劇的國際競爭。
參考文獻:
[1]孫赫強,榮楠楠.淺析影響跨國公司在跨文化溝通中的要素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8,No.371(21):186-187+189.
[2]陳彭.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跨文化溝通與管理——跨國兼并與收購的企業文化問題[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43):51.
[3]雷小苗.正視文化差異,發展文化認同——跨國公司經營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J].商業研究,2017,59(1):13-18.
[4]王悠悠.跨國公司管理中文化差異導致的溝通障礙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7(3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