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
摘要:新零售是現階段電子商務的重要發展趨勢,是傳統電子商務發展的高級階段,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新零售將逐漸取代傳統電子商務。本文對新零售背景下的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首先從電商人才培養隨意性較強、師資力量較為缺乏以及實踐教學不足三個方面闡述了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從以“新零售”為載體重構課程體系、建立雙師制度以及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三個方面闡述了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新零售”;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
一、引言
自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也逐漸開始發展起來,在最近幾年當中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子商務逐漸開始轉型,即將進入到“新零售”階段。所謂新零售主要是指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線上與線下銷售整合的一種新型銷售模式。2016 年阿里云棲大會上馬云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并指出在未來二十年內電子商務將逐漸消失,到時候將只存在新零售。新零售的出現對互聯網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當前階段必須要建立在新零售的基礎之上對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才能滿足新零售的發展需求。
二、現階段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并對部分高校以及中職院校互聯網電商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結果發現現階段我國電商人才培養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電商人才培養隨意性較強
從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來看,雖然 20 世紀 90 年代就已經開始出現,但是卻是在進入到新世紀之后才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而我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則顯得更為滯后。另一方面,在最近幾年當中,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推動了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這就必然導致電商人才培養也必須要進行及時的跟進才能滿足市場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但是從現階段我國電商人才的培養現狀來看,培養隨意是較為尖銳的一個突出問題。首先,由于電子書商務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同時不同產業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次,現階段關于電子商務的培養體系也相對較為龐雜,而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只能選擇從某一層面入手進行,因此,整體課程體系呈現出明顯的隨意性。另一方面,由于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許多學校在進行教育內容的更新時僅僅是進行簡單的內容相加,教育內容在銜接性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最后,還有部分學校對于教育內容的刪改并不會進行系統的驗證,這也進一步導致教育的隨意性增大。
2.師資力量較為缺乏
現階段電商人才培養中師資力量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相對較為尖銳,這也是影響電商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導致現階段電商從業人員師資力量薄弱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國學校教師制度所導致的師資力量流通所產生的阻礙。首先,現階段我國高校以及大部分中職院校在性質上都屬于事業單位性質,雖然現階段高校以及中職院校教師招聘都允許通過社會招聘的方式通過事業單位考試進行選拔,但是大部分參加考試的應聘人員依然是以研究生為主要群體,尤其是高校大多都是以博士研究生為主,而這些應聘人員并沒有從事過電商相關工作,因此,對于電商的了解往往也并不全面。其次,現階段大部分學校電商人才培養都是建立在商學院以及相關專業下屬專業當中,這些教師雖然對于商貿流通等專業的知識具有較高的認識,但是由于電商發展的短暫性,大部分教師對于電商的認識也相對較淺,因此,也無法支撐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3.實踐教學不足
電商是一種基于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的商務活動,與傳統商務活動之間在供應鏈、商貿流通體系以及物流服務體系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同時對于實踐性的要求也要明顯高于傳統商貿活動。但是從總體上來看,現階段大部分高校所進行的電商人才培養依然沿用了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在整個教育階段,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進行電子商務各種理論知識的學習,只有在后期階段才會進行短暫的實踐教學,在這種教育模式當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必然無法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對于日后工作的幫助也并不是非常明顯,許多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后往往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實踐知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
三、“新零售”背景下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在上文當中筆者對當前階段我國電商人才培養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在下文當中筆者將從“新零售”出發對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的具體策略進行研究與分析。
1.以“新零售”為載體重構課程體系
2.新零售與傳統電子商務之間最大的區別不僅體現在新零售與電子商務在信息技術與商業模式方面的差異,同時還體現在物流運輸、產品生產等多個環節當中,在未來新零售必然將取代傳統電子商務,成為一種全新的銷售模式。因此,現階段電商人才培養必須要以新零售為載體才能滿足未來新零售的基本需求。筆者認為基于新零售的課程體系必須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內容:(1)信息技術課程體系。在新零售當中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現代信息技術是實現整個供應鏈重構與管理的重要基礎。因此,現階段電商教育人才培養必須要包含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所有課程,確保學生能夠系統掌握與新零售有關的信息技術;(2)商務與營銷課程體系。商務與營銷課程體系與新零售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對于新零售的發展也存在著直接的影響,但是現階段電子商務專業中商務與營銷還是基于傳統電子商務建立起來的,在未來商務與營銷課程體系必須要建立在新零售的基礎之上;(3)實踐課程體系。實踐課程體系需要為學生實踐能力的逐漸提升提供必要的途徑,即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踐機會。
2.建立雙師制度,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發現現階段由于制度上所存在的阻礙,電子商務在師資力量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缺陷,這對于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進一步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利影響,同時也不利于新零售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制度也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性,即可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教學。因此,筆者認為建立雙師制度是解決師資力量建設的基本方法。一方面,高校在進行教師招聘時還依然沿用傳統的方法,并且這部分教師在校園當中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教學,但是另一方面,現階段學校還必須要加強雙師制度的建設,即需要從企業當中吸收部分工作人員作為實踐教師,平時這部分教師直接在企業當中工作,但是當學生走進企業實踐時,實踐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滿足企業對員工工作能力的具體需求。
3.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只有加強實踐教學才能滿足企業對學生能力的需求,而在新零售背景之下,實踐教學體系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基于此種情況,當前階段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筆者認為現階段電商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改革實踐教學計劃,從總體上來說現階段大部分高校所制定的實踐教學計劃當中實踐教學時間都相對較短,而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在短期內完成,這就要求當前階段必須要對原有的實踐教學計劃進行改革,提升實踐教學時間,從而滿足實踐教學的具體需求。筆者認為現階段在進行電商人才培養時實踐教學可以分為前期實踐與后期實踐兩個不同的部分,前期實踐主要是指校內實踐,而后期實踐則主要是指校外實踐;(2)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目前階段大部分學校都并沒有建設電商校內實訓基地,因此,校內實踐基本無法有效完成。基于此種情況,當前必須要進一步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從而為學生的校內實踐提供必要的機會;(3)加強與企業之間的橫向合作,學校可以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從而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機會,在這種實踐當中學生可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滿足具體工作對實踐能力的具體需求。
四、結語
新零售是未來電商發展的基本趨勢,同時也是對傳統電子商務的突破與顛覆,而做好人才培養不僅是新零售發展的重要基礎,還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內在需求。但是從總體上來說現階段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還無法有效支撐新零售的發展,在新零售背景下必須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才能滿足未來發展的實際需求。基于此種情況,在本文當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對當前階段我國互聯網電商人才培養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與分析,并指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對我國新零售的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史錦梅.新零售:零售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業態 - - 基于需求滿足論的視角[J/OL].當代經濟管理,1- 9.
[2]薛晨杰,王召義.新零售下電商企業線下渠道策略分析 - - 以三只松鼠為例[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1(04):67- 70.
[3]朱小平.基于“互聯網 + 新零售”背景下的縣域電商產業園區運作模式構建研究 - - 以政府主導型縣域電商產業園為例[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2(01):75-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