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珠
摘 要:本文圍繞目前軌道交通行業供應商在融資方面出現的困境,從多個角度論述破解之道,適逢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出臺,望找到更好的契機推進該行業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軌道交通行業;供應商;融資困境;問題解決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提出了更為嚴苛的發展要求。而為了滿足現實發展要求,發展穩定、供應力強的各類供應商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只是現階段擺在諸多供應商面前的一大癥結就是融資困難,其不僅影響到了自身的發展與壯大,更會對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造成制約,因此解決此類困境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一、軌道交通行業供應商面臨的融資困境
筆者通過4家主機供應商企業、13家配套供應商企業、18家遠端小微供應商企業的調查發現,目前軌道交通行業供應商所面臨的融資困境主要集中在這樣五個方面。
(一)有限的資金來源渠道
從被調查的35個樣本返回的數據來看,大部分供應商都面臨著資金渠道有限的問題。35家供應商當中,21家供應商的運營資金是完全依靠自籌來實現的,12家企業是通過銀行貸款獲得相應的資金,有且只有2家是真正意義上通過融資或者政府撥款的方式來獲取資金、實現運營的。另外圍繞研發所需的資金展開調查,發現35家供應商中,22家的研發資金以自籌形式來實現,5家企業的研發借助銀行貸款,剩下的8家企業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取研發基金。從調查結果來看,供應商獲取資金的方式非常有限,而且大部分僅能夠通過白籌來獲取必要的資金支持。
(二)單一的外部融資方式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軌道交通行業的供應商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較為單一。一旦發生資金困難,28家供應商會考慮以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問題,只有3家供應商會想到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上市融資。從整體來看,供應商們所選擇的融資方式仍然以傳統銀行貸款為主,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實現融資的供應商比例并不高,而且大部分供應商根本沒有債券和股票發行的經歷。
(三)缺失的風險投資功能
在筆者作為樣本展開調查的35家供應商當中,處于成長期的供應商有21家,發展初期的有5家,穩定成熟且形成一定規模的有9家。但是就實際情況而言,無論是處在怎樣階段的供應商,都很難受到風險投資的支持與協助,大部分供應商在陷入資金瓶頸的第一瞬間,依然想到的是銀行貸款,但是又因為其本身不夠成熟、穩定,貸款數額和時長都頗受制約。據筆者分析,之所以風險投資不愿意介入這些供應商的融資環節當中,一是因為軌道交通行業本身投資高、收益慢,不具備吸引風險投資介入的亮點;二是城市風險投資中介服務體系的缺失以及相應的信用評級和績效考核機制的缺失,導致缺乏吸引各種風險投資的保障條件。
(四)金融支持結構性失衡
在筆者展開調查的35家供應商當中,其各自的發展階段、企業規模存在根本性的差異。除卻極個別的供應商屬于大型國有企業,能夠獲取國家政策的扶持與保障外,大部分的供應商都屬于中小企業,其所面臨的資金困境只能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來實現短期性的解決。可以說供應商屬性不同,其所能夠獲得的資金支持也有根本性的區別,兩極分化十分嚴重。
(五)供應商缺口資金較大
在筆者所調查的35家供應商當中,大量的中小企業位于供應鏈的前端,受制于自身規模和發展狀態,所能獲取的資金來源十分單一,多數金融機構仍然愿意支持各類大型的國有企業。不少中小企業在面臨較好的供應項目時,常常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要么必須得自己墊付資金,要么有可能因為企業本身資金受限,不敢盲目跟進,貸款成本高、利息高,常常促使此類供應商眼睜睜地看著機會錯失、商機曇花一現;另一方面從供應鏈的前端到終端,從上游到下游,供應行為發生之后,結算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常常需要環環相扣,為下游商所決定。不少供應商沒有足夠的周轉資金,常常會在等待結算的過程中造成大量的資金缺口,已然影響到自身的正常運營。
二、軌道交通行業供應商融資問題的解決
(一)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也可以被稱之為“供應鏈融資”,相對于其他類型的集群融資模式而言,其具備這樣三方面的特點和優勢:首先,這種融資模式很好地實現了物流、商流、信息流以及資金流的整合,強化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往來,促進了供應貨物與服務內容的銜接;其次,供應鏈有效連接了企業、政府以及金融機構,在確保信息透明度的同時,更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降低了不對稱信息所誘發風險的可能性;最后,充分發揮自身的經濟優勢,彌補中小企業運營的資金缺口,改變融資難、難融資的困境,降低中小企業融資的門檻,以整體性的思維解決局部困難。
具體來說,“供應鏈融資”可以根據抵押物的不同,劃分為三種形式,即應收賬款融資、融通倉融資和保兌倉融資。其中第一種融資方式是賣方將所應取得的應收款作為抵押品,從銀行處獲得提前回款,進而減少資金缺口;融通倉融資即存活融資,是指供應商將存貨質押給銀行獲取融資,其將以存貨售賣后所獲取的收入作為還款的主要來源;保兌倉融資以賣方存貨回購為前提,由買方向銀行申請貸款,將賣方指定倉庫中的倉單作為質押品。
(二)尋求政府政策支持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供應商要想突破現有的融資困境,就必須獲取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獲取政策的扶持。
一方面,加強土地供應和園區建設,通過拓展園區,強化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及各類衍生企業并行的產業園區建設。對政府而言,其要善于抓住歷史的機遇,加強基礎用地建設,打造符合城市特征的產業格局,推動金融產業鏈條的整體聯動。
另一方面,積極推動風險擔保體系的建設。為進一步落實官方政策,推動產業撬動效應的發揮,政府還應建立必要的風險擔保體系,其目的在于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小型供應商,在開啟融資方面獲得更多的支持和有利條件。
(三)金融機構聯動引導
作為我國金融活動的第一引導部門,央行具有顯而易見的宏觀調控作用,另一方面,各式各樣的金融機構亦是實現對供應商予以資金支持的關鍵所在,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實現二者之間的通力合作和聯合引導,也會在推進軌道交通行業供應商融資困境的解決方面發揮作用。
第一,優化金融基礎設施及服務環境。尤其是在優化支付結算環境方面,央行要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積極向供應鏈上游的企業推廣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提高交易效率,保障融資安全。
第二,推行主辦銀行制度。圍繞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由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確定3~4家銀行作為該行業相關業務(尤其是融資業務)的主辦銀行,在為供應商提供諸如貸款利率、票據保證、傭金等方面便利與優惠的同時,更成立專門的業務辦理機構,專項服務于軌道交通行業,服務于上下游的供應商。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存在著供應商融資困難、資金缺口大的困境,更因為困境的出現致使發展空間、發展長期性遭受重創,不得不面對機遇轉瞬即逝的窘境。筆者認為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政府就要以宏觀者的角度,加大對供應商,尤其是中小企業供應商以政策性的扶持,充分發揮供應鏈金融的作用,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有效引導,推進中小企業的融資進程,促進軌道交通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推進城市化進程。
參考文獻:
[I]張志祿.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C].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高峰論壇,2009.
[2]吳文峰.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經濟視野,2014(4):309-310.
[3]馬德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綜合運輸,2014(9):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