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雅琴
【摘 ?要】目的:分析預見性護理應用在腦出血急性期當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出血急性期患者40例作為本文的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到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作為本文的對照組,保證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基本一致,方便進行分組對照。對本文的所有觀察組均通過預見性護理進行護理,而對照組則配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不同護理條件之下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意識狀態評分為(78.5±1.5)分,對照組為(71.5±1.3)分,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認知評分為(83.4±1.8)分,對照組為(76.4±1.4)分,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出現并發癥患者3例,發生率為7.50%,對照組出現并發癥13例,發生率為32.50%, 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預見性護理方式應用在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護理當中,能夠幫助患者提升意識狀態,提高認知功能,并且降低并發癥對患者的影響,值得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腦出血急性期;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14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86-01
腦出血是臨床表現嚴重的一種病癥,有研究認為腦出血多是因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而導致患者發病這種病癥發病比較急驟,急性期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有研究認為死亡率超過30%。腦出血患者主要是因為高血壓合并小動脈硬化而導致患者發病,因此病情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除常規為患者提供相關治療以外,還需為患者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以便能夠保證患者治療效果得到肯定。而本文基于此主要落實預見性護理,分析預見性護理在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當中護理所取得的效果,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出血急性期患者40例作為本文的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到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作為本文的對照組,保證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基本一致,方便進行分組對照。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對照組患者當中有男性22例,女性患者18例,卡方=0.2046,Z=0.4495,P=0.6531;觀察組患者的年齡區間為29歲到67歲,平均年齡為(45.82±12.41)歲,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區間為, 32歲到70歲,平均年齡為(47.58±11.76)歲,t=0.6511,P=0.5169。本文選擇的所有研究對象均被診斷為腦出血急性期患者,診斷符合該病癥的診斷標準,通過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檢驗,兩組患者之間沒有差異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進行護理的時候,對本文的所有對照組通過常規的護理手段進行護理指導,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嚴格的落實常規護理的原則。而本文觀察組患者開展預見性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案從如下幾點進行落實:
①生命體征:強化對患者生命體征的關注,監測患者的意識形態,了解患者的血流血壓情況,還要對患者的心率和瞳孔對光狀況進行隨時的監視,做好對血樣飽和度的檢驗工作,并分析其變化情況,要確保患者的體溫始終能夠維持在正常的狀態之下,針對體溫過高的患者通過物理降溫措施進行干預,保證患者的腦細胞功能得到有效的保護,還要對患者每隔半個小時進行一次瞳孔對光反應檢查,如果發現患者的相關指標存在異常,就需要立刻通知組織醫生進行相關的干預,積極為患者開展降顱壓工作,避免患者因脫水嚴重而出現一些不良的狀況,防止患者并發癥的惡化。
②呼吸道護理:對患者進行引導,確保患者能夠自主咳痰,及時的使患者將痰液排出體外,要幫助患者進行體位的更換,為患者應用鹽酸氨溴索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每天為患者進行三次干預,同時針對呼吸困難的患者,通過機械排痰的方式進行指導,為患者選擇適當的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防止患者感染的嚴重化。
③消化道護理:患者住院期間需要保證患者具有充足的體內營養供應,還要保證患者能夠攝入較充足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盡量降低患者對于脂肪的攝入,避免患者食入鹽分較高的食物。對于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的患者,需要為患者選擇胃管進行鼻飼,同時還要定時的抽取患者的胃液,來監測患者胃液的酸堿情況,可通過鼻胃管對患者滴注營養液進行腸內營養,每日大約750ml。保證患者口腔的清潔性,對患者應用胃黏膜保護劑和胃酸抑制劑,這樣能夠有效促進對患者消化系統的保護。
④泌尿道護理:叮囑患者多飲水,強化患者的排尿量,這樣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尿道的清潔性。需要告知患者注意對會陰部的保護,確保會陰部的整潔和干燥,避免患者出現尿路感染情況。需要進行導尿的患者在操作的過程當中應該堅持無菌操作的原則,還要指導患者逐漸實現自行導尿和排尿,促進患者預后[1]。
⑤肢體訓練:當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之后適當地指導患者進行健康的訓練,如果患者存在有偏癱相關癥狀,需要積極為患者開展偏癱的相關治療措施,還要安排相關醫生指導患者,并使患者能夠接受相關功能訓練,有效的促進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復。
1.3觀察指標
評價所有患者的意識狀況和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啟動統計學軟件IBM SPSS25.0進行統計學檢驗,采用t值檢驗計量值,卡方檢驗計數值,P<0.05檢驗兩組數據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意識狀態評分為(78.5±1.5)分,對照組為(71.5±1.3)分,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認知評分為(83.4±1.8)分,對照組為(76.4±1.4)分,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出現并發癥患者3例,發生率為7.50%,對照組出現并發癥13例,發生率為32.50%, 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詳見表1結果。
3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預見性護理方式應用在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護理當中,能夠幫助患者提升意識狀態,提高認知功能,并且降低并發癥對患者的影響,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魏靈芝.預見性護理在腦出血急性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