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
江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 江西省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從美麗鄉村的規劃理念出發,分析了城鎮規劃建設中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的問題,闡述了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思路和要點,并在此基礎上對“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美麗鄉村;綜合發展規劃;規劃設計
城鎮主要是位于城鄉結合區域,主要作為城鄉之間的紐帶,是特定農村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社會服務中心,是鄉鎮企業發展的重要基地。新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劃建設作為我國的重點建設項目,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對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我國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城鎮規劃建設中美麗鄉村的規劃理念
(一)在美麗鄉村的規劃中,要遵循統一規劃、村莊共同繁榮、資源整合的規劃理念。針對各個村莊貧富差異情況,可以采用村莊合并的方式,利用富裕村莊的工業資源,促進貧困村莊的經濟發展,改變貧困村莊產業資源匱乏的被動現狀。同時,解決了富裕村莊勞動力資源不足的問題,讓經濟不發達村莊的勞動力資源來填補經濟發達村的勞動力資源空缺,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全面整合貧困、富裕農村經濟福利和空間資源,創新農村建設新模式,科學合理規劃布局,統一建設“美麗農村”,優化農村產業資源,提高經濟效益。
(二)在美麗鄉村規劃設計時,應注重全域美景、互動發展以及產業興村的理念。農村可持續發展依賴于產業資源的優化和發展,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基本路徑。對農村突出的產業資源進行合理規劃,發揮其核心作用,促成經濟鏈式的產業經濟。①對農村的農業園進行規劃設計,在滿足觀光旅游的基礎上,提升農業產品的產量,同時做好旅游線路、產品、基地設置的規劃設計,提高農村的農業規模和內涵;②促成農村工業經濟產業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通過建設農村產業鏈,提高農村知名度,增加農村的創業就業競爭機會,以回饋農村的經濟良性循環發展。
二、現階段城鎮規劃建設中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的問題
(一)鄉村產業與文化問題。一方面是美麗鄉村建設中忽視鄉村產業規劃設計的引導。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持久性的工作,需要不斷的投入,沒有產業的支持,導致美麗鄉村建設虎頭蛇尾的現象。另外一方面,在美麗鄉村規劃設計中沒有注重文化的挖掘和弘揚,村莊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沒有文化的村莊,美麗也是一個空洞的假象。
(二)鄉村規劃設計不合理。當前,美麗鄉村規劃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做好整體規劃設計。通過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實際情況調查分析,發現很多村落在規劃建設中都是缺乏對村落的整體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既沒有也沒有對鄉村空間規劃進行合理的布局,導致整個鄉村規劃建設不夠科學合理。
(三)鄉村住宅設計不合理。雖然我國鄉村建筑基本上都能夠滿足村民的日常居住生活需求,但是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的提高,對建筑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很多村落的建筑依然還是傳統的老舊建筑,缺乏符合現代化生活的合理規劃設計。
(四)鄉村風格特色問題。一方面是規劃設計人員對鄉村建筑風格、文化內涵把控不準,沒有深入去發現和挖掘鄉村的建筑特色,在規劃設計引導上產生偏差。二是村民對建筑本身要求有關。有些村民不注重美觀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設計建筑外觀,因此,不僅造成房屋建筑實用功能和建造成本上的浪費,同時在鄉村中顯得特別突發,破壞村莊的整體美感。
三、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思路和要點
(一)美麗鄉村的規劃思路
在對美麗鄉村規劃設計時,必須對建設的質量和數量、持續發展和階段建設、村建與民富、內涵和特色等幾大關系進行重點處理。首先,應具體體現出村莊項目建設的實質內涵,從村民的意愿和需求角度出發,進行美麗鄉村的規劃,同時應注意社會發展規劃的統籌工作要做好;其次,在農村項目規劃建設時,應從村莊村民的角度出發,考慮為村民和村莊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最后,在“美麗鄉村”規劃時,應注重民富和村建,并使之形成互動機制,建設好宜居新村,并在此基礎上做好農村產業的發展研究。
(二)美麗鄉村的規劃要點
1、體現地域特色
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把展示鄉村之特色美,所以,在規劃時要以鄉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田園野趣等地域特色的鄉村資源作為基礎來實施規劃。一方面,在鄉村規劃時需要因地制宜,善于挖掘以及整合當地特有的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將其注入到村莊建設當中,展現其獨有的魅力,以更好的展現出鄉村的獨特內涵;另外一方面,可從旅游產業入手,利用鄉村資源的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業,充分展現鄉村的特色和韻味。
2、突出生態保護
在村莊規劃過程中,必須要求在不破壞鄉村環境的基礎上進行,這是村莊規劃是基本要點,從宏觀角度來說,不能對鄉村資源過于保護,保護過渡的話,鄉村資源就無法得到開發,不僅會影響到美麗鄉村的建設發展,還會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阻礙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因此,有關人員在進行鄉村規劃過程中,必須要尋找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的平衡點,走“保護——開發——發展——保護”的良性的持續發展路線。
3、引導群眾參與
農民群眾是規劃村莊建設、打造美麗鄉村的投入主體和收益主體,只有從廣大農民群眾的角度出發,確實維護和發展他們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因此相關部門在規劃村莊建設時,應充分引導農民群眾的參與,發揮他們的自主權利和自治作用,堅決杜絕違背客觀規律、違背民心民意、加重農民經濟負擔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產生。
四、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策略
(一)美麗鄉村的用地布局規劃設計
首先,因根據地區實際地理特征以及地區產業資源和其他具體情況,建設該地區的發展元素,進行用地布局的規劃設計,從鄉村的產業發展、有機整合、塊區增長以及用地建設的角度去考慮整體用地布局的規劃設計。從用地的整體空間上對地理性質進行改造提升,對整塊的土地進行整體性的開發,確保用地布局做了合理的規劃。
(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設計
鄉村單位要實現相應的健身目標,就必須做好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作為“美麗鄉村”的規劃要點,應明確建設項目的建設內容、空間布局、實施步驟等。鄉村單位的項目建設規劃一般有農業示范區、木材產業基地、休閑娛樂公園以及旅游產業聚集區等。
(三)美麗鄉村設施配套規劃設計
在對鄉村單位進行設施配套規劃設計時,應以本地區的社區功能為規劃設計的依據,做好鄉村單位的社會服務和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提高我國鄉村單位的人民生活品質。首先,鄉村單位應根據具體的用地布局和地塊的功能結構,整合相應的道路交通,進行基礎設施規劃;按照鄉村單位的“美麗鄉村”發展目標,規劃設計相應的鄉村單位社會服務設施,主要包括休閑娛樂和文化活動等社會服務功能設施的規劃設計。
(四)美麗鄉村的生態景觀規劃設計
結合“美麗鄉村”規劃思路和規劃理念,對不同地區的農村生態環境進行建設。①應將農村的生態建設和村莊的基礎建設一起進行規劃,提高農村的生態環境質量。比如浙江省花園村,實施了“退宅還耕”的政策,對該村的主要生態節點以及景觀地帶進行生態規劃建設,并基于該村的生態功能建設提出了相應的規劃要求。②對一些棚戶區的地塊、或其他閑置地塊以及邊角地塊進行規劃設計,融入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產業資源,促進農村產業資源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是城鎮建設中的重點項目,其對于我國農村經濟以及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我們要具體結合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明確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加強美麗鄉村規劃主題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尤莉.談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設計[J].山西建筑,2016(07)
[2]李英豪.基于綜合發展規劃理念的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研究———以東陽市花園村為例[J].規劃師,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