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中小企業受其規模小和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局限,盈利能力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在此背景下,多數中小企業通過強化財務管理來降低成本費用,提升盈利能力,而稅費成本作為影響中小企業現金流和利潤的重要因素更是受到關注。基于此,本文從分析中小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必要性出發,總結和闡述中小企業實施稅務籌劃的主要思路與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其在實務中可以采用和實施的具體的稅務籌劃策略,旨在為中小企業合理降低稅負、提升盈利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稅務籌劃;中小企業;盈利能力
一、中小企業稅務籌劃概述
中小企業稅務籌劃主要是指中小企業在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允許的前提下,通過對自身經營活動的稅收行為進行統籌規劃、協調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各種稅收優惠政策,以實現降低稅負和利益最大化目標的財務管理活動。從總體來看,稅務籌劃具有專業性、統籌規劃性、合法合規性、全局性和風險收益性等基本特點。
二、中小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多數中小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仍然以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的模式為主,投入的資金有限,財務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僅稅費負擔重,還面臨較高的涉稅風險,因此,進行稅務籌劃十分必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進行稅務籌劃能夠合理降低中小企業的稅費負擔,增強流動性。對中小企業來說,資金短缺是其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而進行稅務籌劃在降低其稅費成本的同時,也減少了與稅費相關的資金流出,從而增強了中小企業的流動性。
二是進行稅務籌劃有利于改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財務管理水平不足是中小企業運營管理的另一個短板,而進行稅務籌劃,客觀上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具備較為規范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機制,這從側面對改善財務管理水平具有促進作用。
三是納稅環境的變化促使中小企業進行稅務籌劃,降低涉稅風險。金稅三期和大數據技術的有效結合,大幅降低了中小企業采取不合規手段節稅的可能性,同時也增加了企業涉稅風險,因此,納稅環境的變化促使中小企業不得不通過合理的稅務籌劃進行合理避稅。
三、中小企業實施稅務籌劃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在稅務籌劃實務中,中小企業可以實施與使用的稅務籌劃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是利用國家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籌劃以降低稅負。為配合某些特定區域和特定行業的發展戰略,國家經常會配套出臺一系列的稅收免抵退等優惠政策來予以支持,這為中小企業的稅務籌劃提供了籌劃思路和空間,即采用一定的對策使自身符合優惠政策條件享受免抵退優惠,從而降低稅負。
二是從時間價值和流動性的視角來延遲納稅,獲取延遲納稅稅金的時間價值和流動性。籌資難對中小企業來說是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主要難點之一,倘若能夠根據稅收法規的相關規定合理推遲企業應納稅額的時間,則相當于獲取了一筆無息的資金支持,不僅獲取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同時還提升了自身的流動性。
三是通過調整扣除額的金額和時間的方式進行稅務籌劃。按照稅法的規定,企業在計算繳納稅費的過程中可在政策范圍內對一定的項目進行扣除,這為中小企業的稅務籌劃提供了空間,即通過增加扣除項目的扣除額或對其進行時期變動以實現節稅,在實務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盡可能增加中小企業的各項成本費用和縮小稅基等來減輕企業的稅負。
四是通過強化發票管理的方式來進行稅務籌劃。營改增后,影響企業稅費水平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稅。因此,如何在涉稅業務中強化中小企業的發票管理、取得足夠額的可抵扣進項稅的發票以降低稅負也成為一個可參考的思路之一。
四、中小企業實施稅務籌劃的主要策略
結合上文中小企業在稅務籌劃中可以采用的主要思路方法以及筆者自身的實踐工作經驗,建議中小企業可從以下角度采取策略來開展和實施稅務籌劃。
(一)進行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和控制
雖然從稅務籌劃的思路方法角度來說,稅務籌劃風險防范與控制難以劃入具體的范疇,但從企業的整體利益和稅務籌劃的總體目標來分析,進行稅務籌劃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必不可少,這主要是因為稅務籌劃風險是評價一個企業稅務籌劃策略體系是否科學合理的主要標準。因此,在稅務籌劃實務中,中小企業應從稅務籌劃風險防范與控制視角審視稅務籌劃策略,不能單純為了節稅而節稅,而應從稅務籌劃的合法合規性和企業利益是否最大化的角度進行統籌考慮。
(二)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一些具體籌劃策略
對中小企業來說,其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涉及的主要稅種就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因此,本文主要結合這兩個稅種對一些具體籌劃策略加以探討和分析。
1.增值稅的籌劃策略
中小企業可以采用的增值稅籌劃策略主要有納稅人身份選擇籌劃和增加進項稅抵扣額籌劃。
一是通過測算可抵扣無差別平衡點來對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身份進行選擇籌劃。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所適用的稅率與稅收征管辦法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稅費負擔也不盡相同,同時,根據我國財稅[2018]33號文的規定,符合條件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可以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所以可以考慮通過測算可抵扣無差別平衡點來測算兩種身份稅負相同的平衡點,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抵扣率與平衡點進項比較,然后進行納稅人身份選擇。在此我們對13%稅率的一般納稅人加以測算舉例:首先,計算增值率的表達式為增值率=(銷售額-可抵扣購進項目金額)/銷售額=1-抵扣率,銷售額×13%的增值稅稅率*增值率=銷售額×3%的稅率,簡化后可得13%×(1-抵扣率)=3%,抵扣率=(1-3/13)×100%=76.92%,也就意味著當中小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若抵扣率能夠超過76.92%,選擇一般納稅人身份稅負更低,反之,若低于76.92%,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身份稅負更低。
二是對一般納稅人身份的中小企業來說,增加進項稅抵扣額是降低稅負的最直接有效的策略。在實務中,作為一般納稅人的中小企業要增加進項稅抵扣額,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對企業的上游供應商進行精細化管理,盡量篩選一般納稅人作為其原材料和勞務的供應商,以提高企業的進項稅抵扣率,降低企業稅負;另一方面則要從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入手,特別是在涉稅業務核算中嚴格遵循《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的相關規定,提高進項稅抵扣額。
2.企業所得稅的籌劃策略
在實務中,影響中小企業所得稅的因素較多,可選擇的籌劃切入點也較多,但考慮到中小企業當前普遍面臨著融資難度大、資金實力弱和抗風險能力較差等問題,加上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的稅收成本差異較大,中小企業在選擇融資方式時要考慮不同的融資方式對企業所得稅產生的影響。
五、結語
稅務籌劃對降低中小企業的稅費成本、增強資金流動性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等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在企業財務管理實務中應加以關注。本文在概括與總結中小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對中小企業的稅務籌劃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議,以期能夠對中小企業合理降低稅負和涉稅風險、提升綜合競爭力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紀麗芳.新形勢下中小企業納稅籌劃淺析:以寧夏紅寺堡區中小企業為例[J].財會月刊(上),2016(12).
[2]彭學飛.我國中小企業稅收籌劃研究[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16.
[3]劉曉野.中小企業稅收籌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納稅,2019(12).
[4]吳延嘉.中小企業稅收籌劃中涉稅風險與規避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5).
[5]張蕾.中小企業稅收籌劃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