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博 汪丹丹
摘要:目的:觀察對婦產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后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在我院婦產科選取98例患者,選取年份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按照其所接受的不同的護理方法將其進行分組。分組方法隨機均等,其中49例患者實施常規婦產科護理,另外49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所取得的實際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可見,實施優質護理組的患者組所取得的護理效果更好,且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兩組數據組間比較顯示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對于婦產科患者而言,實施優質護理,在實際的護理效果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上都取得顯著的成效,應當提升其臨床應用頻率。
關鍵詞:優質護理;婦產科護理;護理效果;滿意度
引言:
基于婦產科患者群體的特殊性,患者的護理工作,是這一科室日常工作的重點內容。從護理專業的角度上分析,婦產科的護理工作開展,可以應用不同的護理方法,優質護理模式,是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主體和核心,將其在接受護理過程中的主訴和感受作為指導護理工作開展的主要依據進行推行和應用的護理方法[1]。為了更加清晰的明確這種護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本文在我院婦產科選取了98例患者進行研究,選取年份,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通過分組研究的方式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現將詳細的研究過程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樣本群體,是來自我院婦產科的98例患者,研究中按照其所接受的不同護理模式將其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分組原則,隨機分組,人數均等,即研究護理組(n=49),普通護理組(n=49)。其中,研究護理組采取優質護理的模式開展護理工作,普通護理組患者沿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颊咭话阗Y料如下,普通護理組,年齡,最大42歲,最小23歲,平均年齡(26.12±4.17)歲;患者疾病情況,剖宮產患者21例,其他婦產疾病患者28例。研究護理組,年齡,最大40歲,最小24歲,平均年齡(26.14±4.22)歲;患者患病情況,剖宮產患者26例,其他婦產科疾病患者23例?;颊咭陨弦话阗Y料均不具有統計學角度的差異(P>0.05)。
1.2研究樣本的納入與排除
1.2.1納入標準
①將確診患有婦產科疾病的患者納入本次研究范圍。②將與院方簽訂了參與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書的患者納入本次研究范圍[2]。③將能夠配合完成護理流程的患者納入本次研究范圍。
1.2.2排除標準
①排除未與院方簽訂參與研究知情同意書的患者。②排除精神狀態異常,生命體征不穩定,無法全程配合完成護理研究的患者。③排除因個人原因主動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1.3方法
1.3.1普通護理組方法
普通護理組患者應用婦產科疾病的常規護理模式實施護理。主要的護理工作內容包括了生命體征觀測、日常健康宣教等。
1.3.2研究護理組方法
研究護理組實施優質護理方案,具體流程如下:①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婦產科疾病本身就會對女性患者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尤其是經歷了剖宮產的患者,還有出現產后抑郁的幾率。因此,在優質護理流程中,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護理人員應當充分利用日常的查房機會或者組織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會,給情緒和心理狀態不佳的患者一個情緒和壓力疏解的渠道。另外,針對負面情緒比較典型且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加強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3]。②環境營造護理。對于護理工作的開展來說,病房環境也是護理工作中非?;A的一個環節,護理人員應當重視病房環境的營造,從衛生方面通過開窗通風、保持室內良好的溫度與濕度達到合理的范圍以及針對病房環境的除菌處理做好日常工作。從美化方面通過擺放患者喜愛的植物或簡單裝飾品的方式,提高病房的舒適感和親切感,營造一個良好的病房氛圍。③疾病護康復護理。這一環節的護理工作,主要包括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的等,尤其是對于剖宮產患者而言,護理工作的開展還包括了一部分康復訓練的內容,例如,盆底肌力訓練、子宮收縮訓練等。必要的訓練不僅能夠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機體功能,對于免疫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實施數據統計,當P<0.05時,判定研究結果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通過觀察兩組患者在護理效果上的差異,可見普通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較之研究護理組更低,組間對比顯示出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詳細統計結果在下表1中顯示。
2.2針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析,可見研究護理組總體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普通護理組,組間對比數據差異顯著(P<0.05),詳細統計結果在下表2中顯示。
3.討論
優質護理作為一種以患者為核心的護理模式,其在護理內容和流程的項目上,包含了從實際疾病護理到心理與環境護理等多個層面,這種護理內容的全面性,必然會對護理效果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4]。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的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兩項指標的數據統計中,研究護理組的護理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分別達到了95.92%和91.84%,與普通護理組比較顯示出顯著的優勢,差異統計學意義明顯(P<0.05)。
綜上所述,針對婦產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無論是從護理的實際效果上還是醫患關系的優化上,都能夠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應當在臨床護理中優先推薦這種護理方式進行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勇琴.優質護理結合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護理中的價值探析[J].醫藥前沿,2017,7(25).
[2]帥興蓮.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100-101.
[3]匡喜艷.優質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方式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33).
[4]張金華.優質護理服務在婦產科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