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凝
摘要: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使得中小企業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且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強大的活力,其更是我國的國民經濟的“活力素”。可是在復雜的國際經濟局勢下,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經濟結構性矛盾、各種問題的相互交織,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如同洶涌大海中的孤舟,這樣的形式嚴重限制著中小企業的轉型與發展。因此,文章也將以此為著眼點簡要分析企業發展與管理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下企業;發展路徑;企業管理
引言:
在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是其重要的組成要素,由于需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發展,因此中小企業必然會高度重視自身的經營效益以及未來發展空間。由此做好企業管理工作對于有效運作而言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企業經營風險,提高管理效果與資金運行情況,以此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大的保障。
一、簡析現階段中小企業發展的劣勢條件
第一,沒有強大的市場資源獲取能力。當下很多中小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而且沒有較高的產品附加值,所以在市場資源獲取方面處在弱勢位置,這一點主要在以下兩方面得以體現:(1)市場的主流領域,因為其產品與服務沒有較大的競爭又是,它們的市場資源通常情況下是“夾縫中求生存”,其主要的市場目標是大企業沒有觸及的邊緣市,所以它們的市場資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難以擴大[1];(2)即使和大企業能夠建立起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可是中小企業往往沒有絕對的話語權,維持整條產業鏈的底層,主要從事一些低技術含量或是附屬產品的簡單加工業務等。
第二,沒有充足的技術資源。因為受到資本與人力等資源的嚴重限制,這些企業雖然想開展創新活動可是幾乎沒有物質基礎。依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所擁有技術裝備相對落后,也沒有現代化的生產技術與相應的基礎設施,其主要借助較為低廉的勞動成本去保持企業生存。除此之外。中小企業也缺少一定的創新意識與企業創新環境,無法吸引且留住創新型人才與充分調動企業職工的創新性,難以形成規模化的技術力量支持企業創新活動。同樣中小企業因為沒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因此絕大多數位于產業鏈的底層,嚴重缺少市場競爭能力。
第三,沒有充足的發展資本資源。因為中小企業主要借助企業自有資金確保業務運營,所以大部分中小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面對著不同程度的資本資源不充分的問題。因為企業規模小、沒有健全的產業鏈,資金積累遲緩,無法有效滿足規模擴大、進一步發展的實際需求。當面對市場機遇時,因為企業自身存在一定的資信問題、沒有健全的信用擔保體系等因素,使其無法順利的獲取銀行貸款,即使得到貸款也具有較高的融資成本。除此之外,這些企業要想從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其所面臨的機會更少。
第四,企業人力資源沒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基于新時代的發展形勢下,所謂的企業競爭更傾向于人才上的競爭,也就說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回顧我國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可以發現我國的中小企業也培養出很多優秀的高素質的業務骨干。可是從整體水平來看,一些中小企業的經營者沒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普,不僅知識結構相對老化而且經營管理能力較差。在中小企業中有一部分就業人員,都是轉崗人員其特點是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關于企業創新型人力資源方面,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甚至是一些科技型企業均存在缺少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問題,而且這些人的學歷相對偏低。依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約有65%的技術開發型人員從業于企業中,可是這部分科技人員大部分集中在大型企業中,只有極少部分留在中小企業進行研究。
二、中小企業發展與管理的相關建議
第一,提高中小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水平。對于中小企業風險管理而言,進一步健全該體系所具有的意義是十分巨大的,其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建立和企業顯示情況相貼合的風險管理體系,立足于企業當下所用到的風險管理方式,組建風險管理團隊,進一步提高相關工作的實際效果;(2)風險管理網絡組織的建立,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有效增強風險管理人員的實際調配能力,即便是不一樣的工作體系也能對工作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以此發揮出原有的工作效果。并且在建設管理體系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對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從而給團隊建設工作奠定更為強大的技術基礎。
第二,將互聯網眾包模式應用于中下企業管理模式[2]。在中小企業管理中引入互聯網眾包模式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文章將會從下面幾點對其進行簡要分析:首先,針對處于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的中下企業,互聯網眾包所體現的管理觀念所發揮的作用不可比擬。可以說互聯網眾包這一管理觀念的出現,將會徹底突破以往企業管理和經營模式的桎梏。例如:在以往企業開展經營管理工作時,通常情況下要竭盡全力的把握客戶經常性的行為習慣,可要是在企業生產組織結中積極融入用互聯網眾包這一模式,那么就可以呈現公眾意識的最佳路徑。在進一步削減客戶信息收集成本投入的基礎上,給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其次,將互聯網眾包模式英語與中小企業管理中,中下企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必過度考慮相關參與者學歷條件等諸多方面因素,只需參與者能夠證明其所具備的實力滿足企業發展與管理要求即可,這樣就可以參與到企業決策中來,從而充分發揮企業每一個管理部門所具備的職能價值。
第三,建立健全的稅務風險預警系統。現階段,中小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因為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內部管控機制,所以在稅務風險的承受以及防范上和大企業先存在一定差距。而且中小企業所體現的財務報表相對明晰,也能夠更為直觀的反饋出企業的稅務問題。因此,中小企業若想規避稅務風險,就必要建立一套功能健全的稅務風險預警系統,以此預測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程度、及時發現風險征兆,有助于中小企業針對稅務風險展開科學評估進行合理分析。
結束語:
總的來講,從我國中小企業實際管理情況來看,其中存在著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企業管理人員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在規避企業發展風險的基礎上加強企業管理的實際效果,以此促進企業的有效發展提高企業向心力。
參考文獻:
[1] 刁志波.戰略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運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2.01.P23—24.
[2] 李春俠,謝守祥.我國中小企業競爭力現狀分析與策略選擇[J].企業活力,2005.2.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