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潔
摘 要:工業機器人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指導方針,對培養模式的方向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理論指導性。該文主要從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完善上進行研究,同時對主要課程、教學要求及選用教材做了分析,進而提出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思路,堅持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深化產教融合,最終確定新時代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思路及發展方向。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人才培養;創新
近年來我國機器人市場發展迅速,增長率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購買數量和種類上都在不斷和發達國家縮小距離。“長三角”作為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制造基地,特別是隨著國家中心城市的建立,以及航空港、自貿區的成立,吸引了一大批先進制造業的加入如,富士康、宇通汽車、鄭州日產等,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制造業水平的重要體現,是先進制造業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和手段。當前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先進工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而工業機器人作為先進工業的代表,對制造業的人力成本和環境問題可以起到很好的正面效應。而肩負人才培養重任的職業院校,需要盡快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專業的技能型人才,加快構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對人才培養模式不斷進行改革以及創新研究,進而通過先進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人才需求反映,構建合理有效的創新模式[1]。
1 ?工業機器人行業人才需求分析
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達到3.69萬臺,同比增長36.52%,2014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先進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突破60000臺,2015年銷量數據為75000臺,工業機器人在市場的引導下,以及國家對先進制造業產業政策的激勵下,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此背景下,不論是產業市場還是資本市場,工業機器人概念都異常火爆。雖然我國是一個工業機器人大國,但是由于大部分工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近年來工業機器人數量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人均占有率還是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按照工信部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百萬臺,而與之相對應的人才需求將需增加20萬人。而現如今,人才緊缺正在影響著工業機器人在國內的推廣與普及,多地已經出現相關技術人才招聘難的問題,工業機器人人才培養迫在眉睫[2]。
2 ?工業機器人行業人才培養目標
符合企業一線需求的工業機器人人才來源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由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既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由中等職業院校培養的側重實踐應用和熟悉基本操作的保養維護人員與操作人員,以及由理論性綜合性大學培養的科研研發型人才。而由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則是市場需求的著重點,部分院校盲目跟風沒有結合自身的優勢,開辦工業機器人專業,進而導致在不具備辦學條件的情況下一哄而上,沒有進行合理的調查研究,沒有從市場需要出發,將工業機器人的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沒有實現從工業機器人本職應用,導致學生畢業即失業,大量學生難以直接上崗,或從事非本專業工作。因此,合理地對工業機器人專業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已經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
3 ?工業機器人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改革
3.1 深化改革,堅持創新
一個國家的制造業發展水平以及自動化應用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有力證明。工業機器人在工業自動化生產中的占有率,是一個國家自動化水平的有力證明。當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經濟建設,而不可避免地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因此,大力發展高科技自動化產業、降低環境污染,工業機器人技術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選擇。
3.2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堅持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以及教學和生產的一體化。使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學校的課堂教學融合起來,避免課堂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機制,讓企業真正參與到人才培養當中去,進而實現真正的校企一體化。另外,著力推進知行合一、學工合一,實現理論教學和生產實踐的相統一,突出產學研合作機制,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3.3 加快推進信息化教學
工業機器人專業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一方面,通過開展網絡課程學習,慕課、微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工業機器人專業教師進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使教師認識到未來是信息的時代,要以學生為中心,避免教師滿堂灌,學生滿堂聽的思路。強調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加快信息化教學具體措施有:完善學校的軟硬件設施,構建信息化教育平臺,滿足師生日常教學和學習的需要;規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建立考核和獎勵機制,逐步推進信息化對教學的影響機制;提升教師信息化水平和職業素養,同時還需要加強網絡管理,避免學生在信息化學習中迷失方向。
4 ?結語
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是一個專業的指導方向。職業院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任,培養專業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和社會發展相結合,加快構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不斷改革以及創新研究,從而構建一種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人才培養與創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徐方.工業機器人產業現狀與發展[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07,30(5):2-4.
[2] 計時鳴,黃希歡.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綜述[J].機電工程,2015,32(1):1-13.
[3] 蔡自興,郭璠.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若干問題[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2013(3):9-12.
[4] 趙杰.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與面臨的挑戰[J].航空制造技術,2012,408(12):26-29.
[5] 王田苗,陶永.我國工業機器人技術現狀與產業化發展戰略[J].機械工程學報,2014,5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