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昌順
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文提出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在這一要求指導下,教師在組織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實現對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在本文中,本人將從教學情境創設、調動多種感官、引發高階思維等方面入手談論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閱讀教學;深度融合;融合對策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在這一變革過程中,教師必須把握時代發展的特點,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深入結合學科教學,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在互動過程中實現有效發展。所以,我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的時候,嘗試從以下方面入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一、創設教學情境,展開深度體驗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字語言,建立對文本的理解,還要指導學生加深對語言材料應用場景的理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因為情境是表現出表達方式,應用語言材料場景的載體。因此,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我經常采用情境教學策略,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創設符合文本特點的情境,從而使學生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建立對文本背景的認知,為深度理解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觀潮》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潮來前、潮來中和潮來后這樣的順序為我們刻畫了壯觀的錢塘江大潮的畫面。因為我執教班級的大部分學生沒有到過錢塘江,在理解文本的時候,無法建立對文字語言的深刻印象,單純地跟著我的講解,機械地說出錢塘江很壯觀,無法真正地體會到壯觀,建立對錢塘江大潮的積極情感。為了解決此問題,我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多媒體為學生直觀地播放了錢塘江大潮的畫面,以真實的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學生在感同身受中,經歷錢塘江大潮來前、來中和來后這一過程,從而建立對文本內容的深刻理解,并產生積極的情感。
二、調動多種感官,激發深度認識
現有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多種感官刺激下,學生可以在大腦中建立對所學知識的深刻印象,同時在大腦留下深刻的知識記憶線索,從而提高記憶效率。在組織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如果教師能夠打破語言和文字的限制,使抽象的文字和語言變得具體、形象,使靜止的場景變得動態、具體,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他們自主地發揮多種感官的作用,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感知和理解。由此,我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會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發他們的深刻認知。
以《海上日出》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變換不同的角度,采取擬人手法,為我們刻畫出了一幅動靜結合的海上日出場景,畫面形象,情感豐富。但是,對于抽象思維能力不發達的小學生來說,透過語言文字建立對文本內容的深刻理解,尤其感知作者觀察角度的變化是困難重重的。面對此情況,我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根據文本內容,為學生制作了ppt課件。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則根據作者觀察角度的變化,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圖片。在這樣的圖片觀看中,學生會自主地走進文本內容,對海上日出的場景進行體驗。隨著圖片的播放,我還會配上節奏舒緩的樂曲,以此使學生在視聽結合下,身臨其境,自主地感知作者的寫作角度和寫作內涵,從而實現對文本內容的深度理解。
三、引導高階思維,促進深度理解
眾所周知,語文閱讀教學是以文本為基礎的,文本往往是現成的語言集成品。它要求學生在分析語言作品的過程中實現語言輸入和輸出,從而提高語言能力。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對聽力、語言表達、閱讀和寫作等方面的訓練。而且,這些培訓的實施與學生的思維密切相關,可以使學生在提高語言水平的過程中分散思維,發展高層次思維。因此,教師要想有效地實施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激發學生的高階思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為了實現這一點,我會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
以《蝙蝠和雷達》為例,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知識短文,作者先為我們描述了飛機夜行現象,以為什么飛機可以安全飛行這個問題為切入點,對科學家做的實驗,和從蝙蝠身上獲得的啟發進行詳細描述。短短的一篇文章中包含著諸多的科學問題。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我結合文本內容,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飛機是如何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呢?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做了怎樣的實驗呢?實驗結果如何呢?他們是如何從蝙蝠身上獲得啟發的呢?蝙蝠身上存在什么樣的奧秘呢?在這樣的一個個問題的驅使下,學生會深入到文本中,由淺入深地探索文本,既掌握文本的寫作思路,又建立對文本的理解,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運用情境創造策略、感官調動策略、高階思維引發策略,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整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有效閱讀。
參考文獻:
[1]李婭波.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35(Z1):102-103.
[2]潘玉琪.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小學教學研究,2018(0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