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融
【摘 要】目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方法:文獻檢索。研究重點:中藥治療。結果:中醫各醫家采用的各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方法均取得較好的效果。結論:祖國醫學目前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不拘一格,靈活多變,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中醫;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綜述
【中圖分類號】R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80-03
引言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是一種以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畸形、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的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屬于中醫“痹證”范疇。該病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折磨,而且容易導致社會心理層面的的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醫療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
中醫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有其價格低廉、療效顯著、操作簡便,無創傷性且無明顯毒副作用等優勢。近年來不少學者對中醫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進行了探索,下面就從病因分析、辯證分型、治療方法進行綜述。
1 病因研究
KOA臨床表現為我國傳統醫學的“骨痹”、“骨萎”、“骨極”“中風歷節”、“白虎病”、“鶴膝風”等病癥。《素問·痹論》中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中醫學認為肝主筋、腎主骨,中老年人肝腎虧虛,筋脈失于濡養,正氣不足,易受外邪侵犯。風寒濕三邪侵犯人體,又或勞損外傷致氣滯血瘀,筋骨痹阻,發為痹癥。因此中醫治療痹癥從祛風散寒除濕、活血通絡止痛著手,兼以補肝腎強筋骨,以達到《內經》“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的目的。
2 辯證分型
2.1 風寒濕痹型:膝關節冷痛、遇寒加重、得溫痛減、形寒肢冷,小便頻數,舌淡苔白、脈沉遲;
2.2 肝郁腎虛型:腰膝酸軟、精神抑郁、脅脹痛、喜太息、目干澀、健忘,舌暗紅、脈細;
2.3 濕熱蘊結型:膝關節腫脹、皮色紅、皮溫升高,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2.4 肝腎陰虛型:腰膝隱痛、顴紅、五心煩熱、眩暈、盜汗、耳鳴、小便頻數、大便干、舌紅、苔少或無、脈細數;
2.5 痰瘀互結型:膝關節腫脹、皮溫無升高,膝關節疼痛固定不移,舌暗苔白膩,脈弦或澀。
2.6 脾腎陽虛型:陰雨天膝關節疼痛加重、面色晄白、畏寒肢冷、食欲減退、便溏、小便清長、舌胖大邊有齒痕、脈沉遲。
3 中藥研究
3.1 內服藥
3.1.1 內服成藥治療膝骨關節炎:
付宏偉【2】等人研究證明骨疏康膠囊治療KOA能顯著降低患者血清IL-1、MMP-1、MMP-3、TIMP-1水平,改善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的癥狀。
王洪彬【3】等人比較虎力散片與痹祺膠囊在膝骨關節炎中(OA)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中發現,虎力散片和痹祺膠囊治療OA均能有效減輕患者關節疼痛,兩者均有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較好的特點。并且虎力散片在治療年輕組有優勢,而痹祺膠囊在治療中老年組中有優勢。
王善濤【4】等人觀察如意珍寶丸治療40例膝關節骨關節炎(KOA)的臨床療效顯著。
3.1.2 內服湯劑治療膝骨關節炎:
彭全利【5】分析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160例膝骨性關節炎治療的臨床效果,發現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可明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付永亮【6】研究清痹湯治療124例膝骨關節炎患者的VAS評分及WOMAC骨關節炎指數的變化。結果: 治療后臨床癥狀(關節活動度、壓痛、腫脹)評分明顯降低;治療后VAS評分、WOMAC骨關節炎指數明顯降低。清痹湯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確切,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
黃丹奇【7】運用中醫腎主骨理論以補腎壯骨舒筋湯治療90例膝骨關節炎,隨證加減藥物,1天兩次,6周為1個療程,有效率達到86.7%。
3.2 外用藥
3.2.1 中藥熏洗:
中藥熏洗法是利用煎煮藥物的蒸氣熏蒸或用藥液沖洗、浸漬患處,通過皮膚、黏膜作用于肌體,疏通腠理、調和脈絡、流暢氣血,祛邪外出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中藥熏洗法能通過蒸汽使藥物透過皮膚,滲入患處,直接作用于病變組織,可擴張血管,促進患處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利于炎癥反應介質的吸收,以緩解疼痛,滑利關節。
宋振飛【11】等采用院內自制中藥熏洗方治療98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方藥以當歸、牛膝、獨活、川芎、伸筋草、海桐皮、紅花、艾葉、秦艽、花椒、五加皮等煎煮后加入100ml陳醋,熏洗膝關節。臨床總有效率為95.92%,有顯著臨床療效。
張旺瓊【12】等運用采用該院傳統的燙療1號方中藥熏洗治療膝骨性關節炎,同時配合中醫護理。2周為1療程,顯效率78.57%,有效率92.86%。
方艷君【13】探討中藥熏洗結合護理干預治療48例膝骨性關節炎(KOA)的臨床療效。結論中藥熏洗聯合中醫護理干預治療KOA,可顯著提高臨床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3.2.2 中藥外敷:
敷貼法將藥物制成散劑或膏劑,直接敷貼于患處,以治療疾病的方法。藥物通過滲透作用到達病灶,從而起到強壯筋骨、祛寒除濕、溫經活血、緩急止痛的作用。
蘇林沖【14】將115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2例與對照組53例,按Lequesne 標準進行膝骨關節炎嚴重性指數評估。兩組病人膝關節腔均注射透明質酸鈉(SH),治療組加用中藥接骨膏局部外敷膝關節。3周后,治療組Lequesne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楊利【15】目的觀察中藥外敷治療82例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中藥外敷治療組方:寬筋藤60g,獨活、赤芍、掛枝、紅花各20g,姜黃、生梔子、桃仁、五靈脂、防風各25g,大黃、當歸、劉寄奴、牛膝、威靈仙各30g。上藥細研為末,使用時加適量水煮加醋調成糊狀,裝于紗布藥袋內,乘熱外敷于患處。24h換藥1次,2周為1療程。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VAS評分。結果中藥外敷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疼痛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患者易于接受。
另外還有穴位敷貼、熱熨療法、中藥汽化療法等外用法【16】。
中藥外敷的方法很多,各有優缺點。熱敷法、外洗法能使藥物透過皮膚,滲入患處,直接作用于病變組織,可擴張血管,促進患處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利于炎癥反應介質的吸收,以緩解疼痛,滑利關節。該方法藥物吸收好,但使用不方便。貼敷法將藥物直接敷貼于患處,藥物通過滲透作用到達病變組織,從而起到祛寒除濕、溫經活血、緩急止痛等作用。該方法使用較方便,但其組方常較為固定,不能因人而異,且藥物吸收沒有濕敷或者熱敷法好。
4 其它傳統療法
4.1 針灸療法:
姜麗芳【18】等對比電針背腧穴聯合膝局部穴位治療法與雙氯芬酸鈉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效果。結果:電針背腧穴聯合局部穴位方法治愈50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96.9%,雙氯芬酸鈉藥物組治愈42例,有效8例,總有效率79.4%,兩組療效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得出結論:電針背腧穴并膝局部穴位治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明顯。
劉連珍【19】觀察針刺聯合中醫三聯序貫護理在老年膝骨性關節炎中的應用效果。將120例膝骨關節炎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在兩組均接受常規康復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增加以中藥熏洗+經穴推拿+藥膏貼組成的針刺聯合中醫三聯序貫護理。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嚴重性指數評分、療效評定、護理滿意度評價應用效果。觀察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嚴重性指數評分均有下降,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幅度更顯著 (P<0.05);總有效率及總滿意率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
于宏偉【20】研究分析96例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及機制。觀察發現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可明顯減少膝關節功能恢復時間,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腹針莫氏【21】依據“引起歸元”理論,以腹針配合熱敏灸治療KOA 患者46例,針刺其中脘、下脘、氣海、關元、雙大橫、配合局部取穴,并于熱敏穴給予回旋灸和溫和灸,療效顯著。該療法寓以“后天養先天”之意,可使患者精、氣、血的功能得到較大的恢復。
楊永暉【22】等運用隔三七餅灸治療氣滯血瘀型KOA 患者64例,并對20次后和2個月后進行療效評價,對照組患者為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治療,結果顯示此法的遠期效果在改善患者膝骨關節炎癥狀、體征分級量化遠期積分方面優于服用雙氯芬酸鈉組。
針刺療法緊密結合祖國醫學中的經絡腧穴學,在止痛效果迅速,配合以灸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手法療法:
馮本鑫【24】研究筋病理論指導下中醫綜合療法治療80例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研究對髕骨關節骨關節炎、內外側脛骨關節骨關節炎、全膝骨關節炎治療前后采用WONAC評分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治療前、后比較差異顯著(P<0.05)。
黎發根【25】觀察柔筋正骨手法結合運動療法治療80例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根據VAS疼痛評分和膝關節Lequesne指數評分進行比較評價,結果證明柔筋正骨手法結合運動療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顯著。
胡偉民使用一指禪推拿膝陽關穴【26】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亦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4.3 回醫療法:
聞兵等人觀察回醫理筋療法結合回醫針砂馬準灸【27】治療160例回族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
5 小針刀療法:
張立國【31】對膝骨關節炎的針刀治療效果進行具體分析,與膝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進行對比。結果發現針刀治療膝骨關節炎效果優于膝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法,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熊沛芳【32】觀察小針刀配合手法松解與電針治療膝骨關節炎(KOA)的臨床療效對比。治療3個療程后,采用VAS及Lysholm評分量表(LKSS),對比兩組患者前后的日常活動及疼痛改善情況。結果發現,組內治療前后VAS及LKSS評分都優于治療前,組間治療組VAS及LKS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具有明顯優勢(P<0.05),證明小針刀配合手法松解治療膝骨關節炎較電針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顯著。
6 中西醫結合療法
殷建波【33】觀察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配合宣氏強刺激推拿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60例治療組采用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配合宣氏強刺激推拿法和對照組60例以傳統推拿法治療3個療程結束后。治療組VAS評分與對照組VAS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證明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配合宣氏強刺激推拿法較之傳統推拿方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效果更為理想。
7 實驗研究
姚興璋【34】等將30只新西蘭大白兔隨機建模后分為骨痹止痛液組、鹽酸氨基葡萄糖片組、模型組3組,研究骨痹止痛液對動物模型膝關節軟骨中白細胞介素-1 (IL-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影響。觀察結果骨痹止痛液通過減少促炎因子(IL-1、TNF-α)的表達來抑制炎癥反應,從而減緩關節損傷。
段超【35】等人采用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用白兔制備膝骨性關節炎的早期模型,觀察人參皂苷Rg1對兔膝關節早期骨性關節炎軟骨細胞增殖的影響。觀察結果:人參皂苷Rg1可有效提高軟骨細胞G1期調節蛋白CyclinDl的表達,抑制P21表達,從而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對軟骨組織有著積極的修復作用。
8 小結
綜上所述,中醫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不拘一格,靈活多變,可以改善并加速血液循環,消除炎癥對于神經末梢產生的刺激,使關節積液被充分的吸收,從而消腫止痛,提高機體功能,恢復關節的平衡,為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帶來福音。
參考文獻
[1]鄭毅,溫曉宏.關于骨關節炎概念及治療指南的更新效果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7,21(1):1-3.
[2]付宏偉,陳曉華,馬海召,等.骨疏康膠囊治療膝骨關節炎效果及對IL-1、MMP-1、MMP-3及TIMP-1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7): 4375-4377.
[3]王洪彬,高建華,常廣,等.虎力散片與痹祺膠囊治療骨膝關節炎效果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2017,10(9A):86-87.
[4]王善濤,李丹智,王修麗.如意珍寶丸治療骨關節炎80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24):82-83.
[5] 彭全利.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膝骨性關節炎80例臨床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116-117.
[6]付永亮.清痹湯治療膝骨關節炎的VAS評分WOMAC骨關節炎指數的變化[J].內蒙古中醫藥.2017,(13):29-30.
[7]黃丹奇.運用中醫腎主骨的理論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2011,39(5):63-64.
[11]宋振飛,李鵬.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9):1525-1526.
[12]張旺瓊,鐘志年,周首邦.中藥熏洗和中醫護理配合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2,4(24):106-107,109.
[13]方艷君,趙艷霞.中藥熏洗聯合中醫護理干預治療膝骨性關節炎24例[J].中國藥業.2016,19:89-91.
[14]蘇林沖.接骨膏外敷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觀察[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09,26(2):42.
[15]楊利,魏蓉,魏云.中藥外敷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5(1):120-121.
[16]陳國鋒,杜運阿,紀建政等.補腎祛痛方汽化治療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30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7,23(4):399 -401.
[18]姜麗芳,顧一煌.電針背腧穴并膝局部穴位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2016,37(2):236-238.
[19]劉連珍,李驊玫,李輝瑩.針刺聯合中醫三聯序貫護理在老年膝骨性關節炎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7,16(7):756-759.
[20]于宏偉.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應用效果及機制[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2):84-85.
王拓, 杜偉斌,全仁夫.膝骨性關節炎常用抗炎藥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6(3):290-293.
[21]莫紹強.腹針配合熱敏灸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6 例[J].中醫外治雜志,2009,18(3):44-45.
[22]楊永暉.隔三七餅灸治療氣滯血瘀型膝原發性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08,20(1):53-55.
[24]馮本鑫.筋病理論指導下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0):203-204.
[25]黎發根,甕長水,劉彥璐,等.柔筋正骨手法結合運動療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13): 1403-1405.
[26]胡偉民.膝陽關穴一指禪推拿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旬刊,2010,1(3):39-40.
[27]聞兵,武永利,許建峰等.回醫理筋療法結合針砂馬準灸治療回族人群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7,39(6): 613-615.
[31]張立國.膝骨關節炎的針刀治療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7):7.
[32]熊沛芳,陳世均.小針刀配合手法松解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18,34(1):45,51.
[33]殷建波,王敏,任麗,等.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配合宣氏強刺激推拿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3):64 -67.
[34]姚興璋,李興勇,李喜香,等.骨痹止痛液對兔膝骨性關節炎軟骨中相關因子表達影響的研究[J].西部中醫藥.2016,29(4):29 -31.
[35]段超,彭銳,熊勇,等.人參皂苷Rg1對兔膝早期骨性關節炎軟骨細胞增殖影響的體內實驗研究[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1):19-23.
虹口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課題計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