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帆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不過不少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側重點出現了錯誤。教師過于看重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鍛煉,導致學生在進行的閱讀學習的時候,只會死記硬背套模板。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合作學習的模式逐漸引入到小學語文閱讀中,以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鍛煉學生的各項語文能力。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還停留在非常粗淺的層面,為了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愛好,讓學生愛上閱讀,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對信息的提取處理應用能力得到鍛煉提升,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故而,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才是提高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達成這一目的,合作學習就必須深入落實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
1.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1.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鍛煉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說教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一直是以教師為絕對主角的,學生只有被動接受知識,沒有機會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也沒有機會獨立進行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就只會機械性的記憶教師畫出的重點。而合作學習的方式則顛覆了傳統模式,堅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給予學生高度的自主性,使學生能夠在與同學的交流之中積極發散思維,從而鍛煉學生對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1.2.可以開拓學生的邏輯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在自主探究思考的時候,就會從現實邏輯出發,去想象為什么故事的情節會這樣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眼界就能得以開拓,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強化。而且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閱讀的時候加以引導,就可以使學生快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便后續更好的開展閱讀或寫作教學。
1.3.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會與學生產生互動。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合作的可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而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就可以為學生合作交流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與同學積極互動。在互相幫助、互相交流、思維交換碰撞的時候,學生的合作意識就能逐漸產生,最后成型。而且合作學習的方式擺脫了閱讀的枯燥性,給閱讀增添了趣味,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2.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精心安排合作學習任務
合作學習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激發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想要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就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安排合作學習的任務。讓學生在感覺到有趣的同時,又不會覺得特別困難,難以理解。所以教師在選擇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從學生的心理認識水平和喜好出發,堅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這樣在進行教師設計和任務布置的時候,才能切合學生的心理和學習情況,讓合作學習達到應有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選取具有典型性的童話故事或寓言來讓學生討論理解,或是續寫、或是改寫,都能達到一定的效果。而若是選擇的文章太過枯燥深奧,比如文言文,那么合作學習的效果就會在極大程度上被壓制。
2.2.創設合作學習的情境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為學生創設出合理科學的學習情景。學生的理解認知水平有限,教師就要想辦法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話語說出來。而貼近現實生活的場景案例,是最能夠引發學生的感觸,讓學生產生共鳴的。所以教師可以盡量將生活案例融入到閱讀教學中,這樣才能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比如教師在教授《丑小鴨》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可以用言語來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然后將自己的心緒代入到丑小鴨,從而對丑小鴨產生同情的心理。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來扮演,就能夠加深小學生的感觸,進一步感知到丑小鴨的內心活動,從而深刻理解文章主旨。
2.3.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出指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開展學習。合作學習雖說給了學生一定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說就完全能夠放任不管。比如當學生在進行角色扮演的時候,教師若不從旁引導協調,學生很容易產生摩擦,進而激發矛盾,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又如在教師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續寫或討論改寫,發散思維的時候,教師若不發揮出指導作用,學生的思考方向就容易出現偏差,達不到正確閱讀的目的。所以,教師要時刻警惕著,將自己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確保合作學習能夠正常開展實施。
3.總結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使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譯丹.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15+117.
[2]覃林峰. 合作學習方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淺談[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上).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