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茜
【摘 要】目的:探析預見性護理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對象我院收治的86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均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應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平均分為例數均等的兩組,即奇數患者設為對照組(43例),接受常規護理,而偶數患者設為觀察組(43例),接受預見性護理。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對照組與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7.91%、9.30%,比較兩組數據可見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且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實施預見性護理,可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故值得今后廣泛應用于臨床中。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尿毒癥;血液透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149-01
前言
尿毒癥是指慢性腎功能衰竭發展至終末階段后出現代謝產物潴留、酸堿平衡失調等一系列臨床表現所構成的綜合征,因尿毒癥患者病情無法經過藥物治療徹底治愈,臨床上主要通過血液透析治療延長患者的壽命,但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極易引發低血壓、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療效及預后造成影響,因此臨床認為應用預見性護理有助于保障治療安全性,并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鑒此情況,我院在43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實施預見性護理,并與常規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我院收治的86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均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間),應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平均分為例數均等的兩組,即奇數患者設為對照組(43例),而偶數患者設為觀察組(43例)。納入標準: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患者知曉此次研究,簽署研究同意書。排除標準:并伴智力或精神障礙患者;不配合醫護人員工作者。對照組(43例):男女比例為25:18;年齡范圍在26~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54±3.58歲。尿毒癥病程范圍在1~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25±0.66年。觀察組(43例):男女比例為29:14;年齡范圍在26~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45±3.63歲。尿毒癥病程范圍在1~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41±0.23年。兩組在以上資料對比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在對照組中實施常規護理,即護理人員通過健康宣教幫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治療的原理與作用,并監測患者各生命體征等。
在觀察組中則實施預見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低血壓:因低血壓是尿毒癥患者在血液透析治過程中易出現的并發癥之一,在血液透析前護理人員需詢問患者是否服用降壓藥物,在血液透析期間指導患者呈正確的體位,避免患者隨意更換體位影響心血量值。此外,對血液透析液流速進行實時觀察,合理調整血液透析液與血液流速;(2)導管感染:在血液透析前首先檢查患者皮膚狀況,一旦發現患者皮膚紅腫或滲液,則及時采取碘伏溶液進行消毒處理;(3)導管堵塞:護理人員在血液透析治療前首先對導管口進行消毒,并且在靜脈通道留置導管,通過先抽后沖的方式徹底沖洗導管。在血液透析后,采用適量生理鹽水對導管進行清洗,重點清除導管口周圍的血液,避免血液在導管封閉時逆流進入導管導致堵塞。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其中包括低血壓、導管感染與導管堵塞。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此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
2 結果
對照組與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7.91%、9.30%,比較兩組數據可見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且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血液透析治療雖然對延長尿毒癥患者的生存具有積極意義,但該治療屬于有創操作,再加上患者長時間接受治療后自身通常存在四肢水腫與營養不良等現象,極易引發并發癥影響療效與預后。因此,此次研究中我院護理人員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協助患者更換體位,可避免患者處于錯誤體位或擅自更換體位引發血液波動降低血壓。同時,考慮到導管感染是造成透析通道停用的一個主要原因,并結合患者免疫機制低下的特點,在透析過程中均由護理人員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進行操作,以此減少導管感染的誘發因素,并且護理人員在血液透析前后均對導管進行徹底消毒與清潔,可避免導管口的雜質或血液等堵塞導管口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患者治療。此次研究數據顯示:對照組與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7.91%、9.30%,比較兩組數據可見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且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予以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預見性護理,在預防并發癥發生方面上效果確切,值得臨床今后大力應用。
參考文獻
[1]孟洋. 預見性護理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1):274-275.
[2]肖奕. 對行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效果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v.16(12):46-47.
[3]蔡淑華, 鄭曉艷. 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7, 33(8):106-108.
[4]王敏. 中醫護理干預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光明中醫, 2016, 31(5):726-728.
[5]柳凌芳. 臨床護理路徑在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3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