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瑜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脊柱骨折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措施。方法:將78例脊柱骨折患者納入到本組研究中,分為系統干預組與常規護理組,分別采用系統化的護理干預措施與常規護理措施,對比兩組康復情況。結果: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均得到了顯著好轉,系統干預組在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改善情況上,均優于常規護理組。結論:對于脊柱骨折手術患者,采用系統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能夠促進患者日常生活、運動功能的提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該種護理措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脊柱骨折手術;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189-01
脊柱骨折發病急、殘疾與死亡率高,脊柱骨折患者在臨床中會表現出運動功能、括約肌功能、感覺功能障礙,引發肌張力異常、病理反射等情況,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與生活[1]。為了探究脊柱骨折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現將我院收治的此類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與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療的78例脊柱骨折患者納入到本組研究中,男49例,女29例,年齡為21~63歲,平均年齡(43.4±7.8)歲,其中49例腰椎骨折、21例胸椎骨折、8例頸椎骨折。按照護理方式的差異,將78例患者分為系統干預組與常規護理組,均為3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方式
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系統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如下方式:
1.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干預
脊柱骨折患者在入院后,會出現嚴重的負性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用溫和的語言耐心進行疏導,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2]。
②術前準備工作
術前盡可能減少活動,提供豐富、營養、易消化飲食,鼓勵患者多吃水果、蔬菜,掌握床上大小便的方式,開展咳痰、咳嗽有效深呼吸訓練,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心率、瞳孔、血壓變化,掌握肢體運動感覺肌力情況,做好各項檢查工作。
③術前康復護理
在術前,為患者滲透康復護理的理念,用心理暗示的方式讓他們了解手術的安全性,提高配合積極性。在手術前一晚,指導患者正常飲食,術晨06:00,進食流質飲食200-300ml左右;若患者3d以上未正常排便,及時通便,叮囑患者、家屬避免食用不消化、易脹氣食物。為患者傳授基本的康復鍛煉方式,提供系統的指導,為術后鍛煉奠定基礎。
1.2.2 術后護理
①體位護理
手術結束后,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意識及脈氧變化,觀察雙下肢運動感覺肌力情況,若出現異常,要及時向醫生匯報。在體位方面,選擇平臥位,變換體位時,協助患者翻身,保持頸部、肩部、臀部一致性,避免脊柱扭曲,叮囑患者避免自己滾動、翻身[3]。在術后1d,進行直腿抬高訓練,3次/d,20下/次,術后5-7天左右給予腰背肌訓練,20次/d,術后一周左右,病情允許下,協助患者佩戴脊柱外固定支架站立行走訓練。
②康復鍛煉
康復訓練對于骨折患者有著特殊的含義,脊柱骨折手術患者需要長期臥床,由于缺乏功能鍛煉,會導致骨組織修復功能出現異常,出現關節僵硬、肌肉微弱、痙攣的問題。因此,需要讓患者意識到康復訓練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訓練方式,促進骨痂的生長。根據患者的耐力、體力以及病情為他們制定出循序漸進的康復計劃,并逐步從被動訓練轉化為主動訓練,借助輪椅、拐杖、步行器等進行訓練[4]。
③并發癥
在患者平臥6h后,每隔2h進行一次翻身,做好尿道口護理,定時更換引流袋,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痰,降低墜積性肺炎發生率。多飲水,定期進行腹部按摩,降低便秘發生率。同時,幫助患者按摩下肢,加速血液循環,降低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1.2.3 心理康復與出院指導
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用溫和的語言耐心進行疏導,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6~12個月的隨訪,對比兩組術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數,滿分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能力越好)、運動功能評分(Fugl-Meyer法,滿分100分,分數越高,運動功能越好),并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2 結果
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均得到了顯著好轉,系統干預組在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改善情況上,均優于常規護理組,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所示:
3 討論
脊柱骨折在臨床中十分常見,主要是由于外力因素的影響,導致脊柱畸形、壓痛或者腫脹,常伴隨下肢癱瘓、多臟器損傷,因此,對于脊柱骨折患者,為了促進患者的康復,需要采用系統化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在開展護理工作時,護理人員要從術前、術中、術后三個方面著手,在術前,做好調查和監測,加強基礎護理,幫助患者更好的適應手術與術后康復狀態。在手術結束后,要從營養、病情、心理等多方面著手,促進患者的康復,指導患者開展針對性的恢復鍛煉。因此,對于脊柱骨折手術患者,采用系統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能夠促進患者日常生活、運動功能的提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該種護理措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劉榮靜. 循證護理用于脊柱骨折的效果研究[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7(09):520-521.
[2]孔祥粉. 骨折護理中健康教育管理單的臨床應用效果[J]. 內蒙古中醫藥. 2014,24(36):67-68.
[3]王鑫. 綜合護理干預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6,13(07):627-628.
[4]丁旭云,胡嬋. 協同護理模式對脊髓損傷病人早期康復訓練效果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 全科護理. 2016,9(1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