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榮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導入;情境;評價
要想學好一門學問,興趣培養是關鍵。尤其是對于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于一門學科的學習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擺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積極探索和尋求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激活數學教學活力,使學生能夠始終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索過程中,從而獲取高質量、高效化的數學教學效果。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端,它雖然所占時間很短,但卻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關乎著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好惡程度。基于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在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重要性的基礎上,貼合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對導入環節進行精心設計,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為接下來教學內容的講授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以“分類與整理”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導入環節,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出示了相關情景圖片,并說道:“大家看,小明正在臥室里找自己的帽子,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大家知道是為什么嗎?”學生紛紛答道:“因為房間太亂了!”于是,我繼續說道:“我們來一起幫他整理房間吧!”接下來,我跟隨學生的回答,利用課件幫助小明將臥室內的物品逐一歸類,直至整理成整潔的房間。這時,我向學生問道:“小明再找帽子能很快找到嗎?為什么?”學生答道:“能!因為房間整齊了!”于是,我順勢引出了新課內容:“剛才我們所做的就是分類與整理。分類擺放物品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整潔、方便,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來研究分類與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此導入,生動形象,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二、有效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課堂參與
情境,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既定的教學目標,并遵循科學的教學理念而創設的富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而情景式教學活動,作為創設教學情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其形式的新穎、有趣,符合小學生愛玩好動、善于表現的性格特征。對此,我們不妨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以達到促進學生課堂參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以“認識人民幣”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引導學生認識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人民幣的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進率之后,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購物”情境,即將講臺看作商店,將講臺桌看作售貨架,我在上面擺放了一些商品的卡片(其中標有價格)。之后,我隨機挑選了幾名學生來到講臺上扮演售貨員,其余學生扮演顧客。待“顧客”挑選好商品后,拿到“柜臺”讓“售貨員”進行價格核算。待“顧客”支付了一定金額的人民幣后,“售貨員”要認真核算,并明確是否應該找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而且大部分學生都較為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如此,通過創設這一與學生現實生活極為貼近的活動情境,既促進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又使學生初步體會了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
三、運用激勵評價機制,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尚小,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有待形成,且這一階段的學生更易認同正面的表揚和鼓勵。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不應將分數作為評判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而是應當及時肯定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切“閃光點”,并通過運用激勵評價機制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推動學生的共同進步。
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在講授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之后,我在黑板上出了幾道計算題,并挑選了幾名學生到黑板上答題,其余學生則在紙上作答。待其作答完畢,我對學生的答題隋況進行了富有針對性的評價。比如,其中有一名學生答題的速度很快,但是正確率卻不高。于是,我對他說道:“算得快是一種能力,值得表揚,但同時也要保證質量。”而另一名學生則正好與他相反,即正確率很高,但答題的速度卻比較慢。于是,我對他鼓勵道:“踏實、認真是你的優勢,如果能夠在保證正確率的同時,把速度提上來就更好了。”如此,通過運用激勵評價機制,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而且還使學生明確了今后學習和努力的方向。
總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想促使傳統課堂長期“高耗低效”的現狀得以及時扭轉,就必須要勇于掙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并積極探索和尋求符合學生興趣愛好、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教學策略,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充分激發、個眭能力得以有效培養,從而促使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能夠在最大幅度上得到提升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