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軍
摘要:目的:探討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評價及母嬰風險。方法:選我院80例2017年5月-2018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數字表分組,對照組選擇飲食控制方案治療,觀察組則選擇飲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島素用藥方案治療。比較兩組療效;分娩的孕周、平均血糖達標日數;施治前后患者血糖監測中位數;新生兒低血糖、產婦妊高癥等母嬰風險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療效、分娩的孕周、平均血糖達標日數、血糖監測中位數相比較對照組有優勢,P<0.05。觀察組新生兒低血糖、產婦妊高癥等母嬰風險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飲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島素用藥方案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肯定。
關鍵詞:胰島素;妊娠期糖尿病;有效性;母嬰風險
隨著人們飲食變化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發病比例不斷升高,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也比較常見,其危害性大,不僅危害產婦健康,對嬰兒健康也產生直接影響。本研究分析了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評價及母嬰風險,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我院80例2017年5月-2018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組,觀察組40例,初次分娩28例、再次分娩12例。年齡區間21歲-37歲,平均26.11±2.21歲。孕周范圍27-34周,平均(29.40±0.41)周。對照組40例,初次分娩27例、再次分娩13例。年齡區間22歲-37歲,平均26.14±2.26歲。孕周范圍27-34周,平均(29.24±0.45)周。兩組一般資料之間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選擇飲食控制方案治療,根據患者情況制定飲食計劃,控制食物中糖的攝入,維持血糖穩定和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生。
觀察組則選擇飲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島素用藥方案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胰島素治療,首次使用量0.9U /(kg·d),在36周開始至分娩前1.2 U /(kg·d).根據監測的血糖值調整劑量。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療效;分娩的孕周、平均血糖達標日數;施治前后患者血糖監測中位數;新生兒低血糖、產婦妊高癥等母嬰風險發生率。
治愈:病情恢復正常,血糖監測值在正常范圍,癥狀體征消失;好轉:體征、血糖監測值等改善一半以上;無效:血糖監測值改善低于50%。療效=治愈、好轉百分率之和[1]。
1.4統計學方法
軟件版本是SPSS22.0版本,x2、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相比較對照組療效較高,P<0.05。如表1.
2.4兩組新生兒低血糖、產婦妊高癥等母嬰風險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低血糖、產婦妊高癥等母嬰風險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4.
3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變化迅速,尤其是在孕后期,因嬰兒營養需求量大,產婦代謝出現加速的特點,容易出現空腹血糖低下,餐后血糖明顯升高的特點,且脂肪更快分解,而脂肪分解和血糖之間負相關,因此若空腹時間延長,則更容易出現低血糖和饑餓性酮癥[2-3]。另外,胰島素受妊娠期胎盤激素抗胰島素作用影響,其分泌減少,可導致餐后胰島素升高,實施胰島素進行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維持血糖穩定。胰島素不僅是一種碳水化合物,也是調整蛋白質與脂肪代謝的一種有效的藥物,其不會影響中間代謝,安全性較高[4-5]。
本研究中,對照組選擇飲食控制方案治療,觀察組則選擇飲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島素用藥方案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分娩的孕周、平均血糖達標日數、血糖監測中位數相比較對照組有優勢,P<0.05。觀察組新生兒低血糖、產婦妊高癥等母嬰風險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飲食控制方案加上胰島素用藥方案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肯定。
參考文獻:
[1]文玉紅.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母嬰風險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0):82+106.
[2]方秀麗.妊娠期糖尿病胰島素治療的效果以及對降低母嬰風險的意義[J].當代醫學,2018,24(12):69-70.
[3]王卉.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母嬰風險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18):57-58.
[4]陳丹,楊玲.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母嬰風險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0):1497-1499.
[5]周峰.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及母嬰風險[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