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玲 周曉麗 馬俊霞
關鍵詞:高職酒店管理;實踐教學;督導監控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是教育教學的核心部分,是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是實現辦學特色的重點環節。因實踐教學涉及校、企、學生三方,易出現的問題多,管理難度大,目前實踐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一、實踐教學督導體系構建的意義
通過構建實踐教學督導體系,對實踐教學目標設定、過程執行、結果考核等各環節進行全面督查監控,督促校、企、學生切實履行各自職責,提高三方參與的積極性,促進教學管理的良性循環發展,達到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質量和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的目的,從而對人才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重大結構性矛盾的解決發揮積極作用。
二、實踐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與診斷
實踐教學從形式上可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從內容上包括實驗、實訓、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等,其中集中性的實習實訓,成為實踐教學的主體。本文實踐教學將校內、外集中性實習實訓作為研究對象,以實踐性強的酒店管理專業為例進行研究。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踐教學管理力度不夠,督導內容存在缺失
相對與對課堂理論教學而言,院校對實踐教學管理重視程度較弱,投入精力和人力有限,尤其對頂崗實習督導不力,監控內容不夠全面、細致,存在缺失。
(二)校外實踐教學質量難以監控,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由于實習單位分散在不同地區,校內指導教師對非本地實習的學生通常以網絡及電話等間接方式進行遠程指導,難以保證實施有效監控。而校外導師人選往往不足,無法做到與學生的一對一針對性指導,又因導師平時業務忙碌,指導工作不能做到常態化。同時由于缺乏對校外指導教師的考核與評價,故校外指導教師的指導效果與教學質量也難以保證。因此校外實踐教學的實效大打折扣,無法保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對于實踐教學中出現的眾多問題,有的只是提出了問題,而不去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有的雖然想出了方法,但因責任不明、管理辦法不力等因素影響,辦法卻得不到落實。
(三)多方協同不足,考核評價不完善,缺乏針對性及準確性
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需多方協同育人,但部分院校仍強調校內教師為評價主體,弱化了社會化質量評價,沒有建立一套真正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有的院校雖已將企業作為合作育人主體,嘗試創建多層次、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但內容及標準統一粗略,方法固定單一,操作性欠缺,無法針對崗位做到客觀準確,甚至存在著走過場的現象。
三、實踐教學督導體系構建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利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積極改革實踐教學,經過多年探究初步構建了教學督導監控體系。
(一)建立多層級的組織機構,明確各自職責
三級監控組織,全方位對實踐教學進行督導。一級監控組織為學校層面的相關管理部門,負責對系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實踐教學計劃及目標的制定工作進行督導,對校企合作育人及產教融合教學改革具有引導、監控職責,對二級監控組織的工作進行督導和考核。二級監控組織為酒店管理系成立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及教學督導組,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由校、企、行業協會等多方人員組成,負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各階段實踐教學的設計、組織、實施、評估;教學督導組分為校內和校外,共同研討、制定、完善各階段實踐教學任務的督導實施計劃,監督實踐教學實施過程,并對三級監控組織成員及校內外指導教師進行考核。三級監控由酒店管理專業各教研室主任、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經理、企業負責人及實習學生代表組成。負責檢查教學計劃落實狀況,發現和收集學生及指導教師反應的問題,為二級監控組織制定計劃、修訂方案提供依據。
(二)實施“三位一體,三級聯動”的督導模式
督導組織由校、企、學生三方構成,建立三個層級,從不同層面履行督導職責,形成“三位一體、三級聯動”的督導模式。“三位一體”,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企業作用的發揮,提高參與教學管理的積極性。三級監控組織聯動,層層督導,對校內、校外實踐教學進行全面督導及監控、確保實踐教學質量。
(三)完善制度保障
制定并完善如《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實踐教學督導制度》、《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指導教師管理規定》等制度,強化校、企、學生的責任意識,細化校內外指導教師考核辦法,為實踐教學督導的順利進行,提供制度保障。
(四)細化實施方案
針對不同階段、不同目標、不同類別的實踐教學,分別制定詳細的督導工作方案,細化督導監控內容、實施步驟與要求,提高督導工作的可操作性。
(五)改革考核評價體系
首先,考核主體以企業為主,結合崗位特點,修訂考核評價標準,質量標準力求客觀、簡單明確,可操作性強;其次,為學生建立個人實踐臺賬,記錄每次實踐情況,可根據學生不同實踐水平,適當修改評價標準及權重,鼓勵學生全面提高和進步。為確保督導監控工作更高效,還應對督導監控的教學管理過程、督導組織及人員職責履行等方面進行評價,及時改正督導監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六)建立質量信息反饋系統
通過三位一體、三級聯動的督導檢查模式,利用聽課、實地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網絡溝通等監控形式,拓寬并暢通信息收集、反饋渠道,及時掌握校內外實踐教學情況,收集實踐教學運行和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各類信息,為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決策提拱依據,提高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和質量意識,促進實踐教學過程管理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