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娜
雅,正也。自古以來,古代圣人先賢就從多個方面、多種角度對“雅”進行了詮釋解讀。時至今日,雅行教育更是成為德育的一種方式在實踐中學生的言、行、志、趣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17年開始,結合學校開展的“雅行教育”課題,筆者在班級中確立了“恣意童年,伴雅而行”為主題的雅行教育探索活動。旨在將“雅”的理念深植學生內心,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素養,努力爭做“文雅少年”,享受幸福童年。
一、以身作則,創儒雅之風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學生總是喜歡觀察和模仿老師的言談舉止,通過教師以身作則的儒雅行為于不知不覺中培養“志趣高雅”的文雅學生形成儒雅之風,這對雅行教育的實施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師首先要做到衣著大方舉止文雅,談吐文明以禮待人。在學校工作之中對待學生更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要給人以微風拂面之感,拉近與學生、家長的距離,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師還要做到多讀書勤練功。內心充盈、談吐有度、言之有物、功底扎實的教師才能震撼學生心靈,才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在心里埋下向老師看齊的種子。
最后,教師還要抓住一切機會引導學生追求儒雅之行。比如,在利用每周的書法寫字課借助書法特長指導學生正確握筆、運筆努力寫好毛筆字,讓學生從內心喜歡上書法藝術,感悟書法精髓。只要鈴聲一響,孩子們就會不約而同地隨同老師一起身正凝神在悠悠古樂聲中認真研習書法。班級儒雅之風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形成。
二、嚴管善導,養高雅之習
要讓學生養成高雅的習慣主要通過“明理—導行—訓練—爭星—評比”的實施方法來加以推行,努力培養氣質雅、行為雅、語言雅、心靈雅的高雅少年。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雅行,我應該怎樣做”的問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依托學校制定的《烏蘭小學雅行規范》、《烏蘭學生三字歌》,結合國學經典的誦讀活動等,引導學生明理。讓學生在學雅思、誦雅言、知雅規、修雅行的活動中,規范自己的言行。
高雅習慣的養成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任何習慣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嚴格訓練和反復訓練中養成的。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還應善于引導學生轉化規范自己的行為,從細節入手,從身邊小事抓起做到持之以恒嚴格管理。為此,我充分利用班隊會、間操、集會、課堂、放學路隊等時間加強對學生行為的訓練。面對做得不夠符合要求的孩子及時指出、反復糾正。把雅行教育與班級常規管理工作有機結合,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系列以雅行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比如,本學期學生進入四年級部分家長反映孩子存在不主動學習、與家長爭執等行為,我專門開展了雅行教育主題中孝行專題活動。圍繞父母愛這一話題通過收集資料、問卷調查、觀看音頻等方式了解父母之愛的偉大與無私,最后歸結到“感恩于心、感謝以行”的主題班隊上。孩子們在潸然淚下的故事中感受母愛,在現場調查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家長的小視頻中傾聽父母的心聲,在動聽悅耳的歌聲中升華情感引發共鳴,在老師的指引下明確自己今后的方向形成最后的承諾書。看似簡短的班會卻起到了歷久彌新的教育效果,家長們紛紛肯定了孩子們的表現,欣喜于孩子們的成長。這只是雅行教育主題活動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當然,對于我們現在的孩子而言,雅行教育不能只靠言語上的說教和灌輸、也不能期望靠一兩次活動就立竿見影。這就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比機制,努力讓學生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標。結合學校出臺的《烏蘭小學雅行教育學生自主管理網絡圖》、《烏蘭小學文雅少年評選制度》、《烏蘭小學雅行教育考核制度》等創設盡可能多的崗位讓學生自主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之中。利用孩子們天生好勝心強、喜歡競爭、愛聽表揚的特點開展分小組爭星評比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進一步促進學生養成高雅的行為習慣。
三、知行合一,揚文雅之風
學生在明白什么是雅行,該怎樣達成雅行后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心理生理特點,允許其個性特點的不同發展。也就是說因孩子的個性差異,他們所達成的目標與程度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教師適時總結反思,確立階段目標制定實施計劃。讓雅行教育在有條理、有目標、有方法的基礎下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逐步達成總的雅行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及時對學生評價反饋,做到家校聯合、知行合一。每學期之初,由學生制定小的雅行達成目標(如一學期不說臟話、看到垃圾隨手撿拾等),再通過班會的形式合議班級目標。學期末尾針對每個學生的表現評選進步之星、雅言之星、文雅之星等,為班級樹立榜樣明確目標。除此以外,利用有效的宣傳手段(如班級板報、學校校報、家校平臺、微信群等)將班級內值得頌揚的文雅行為、事跡進行宣傳。讓雅行之花開遍校園,讓文雅之行蔚然成風。
總而言之,雅行教育是以培養學生文雅的言談、優雅的舉止、高雅的情趣和儒雅的氣質為目標的養成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在雅行教育的有效實施上下功夫。這是一件長期而又細致入微的教育工作,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實踐中不斷摸索改進。只要取得成效,就會使我們可愛的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受益無窮。雅行教育應當滲透到學生的各個方面,一點一滴地刻印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內化于心,顯現于行。讓雅行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恣意享受童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