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彩練
我之所以迫切的想進行關于語文課外閱讀的研究,首先針對當前國民平均閱讀的現狀,引發我的一些觸動與思考。與城市地區不同,我縣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屬于典型的貧困山區縣,其小學生具有的閱讀能力和掌握的閱讀方法情況令人擔憂。課外閱讀,在我們邊遠山區的少數民族地區,在引導課外閱讀這些方面要顯滯后多了,特別是我們少數民族縣的中小學校,課外閱讀開展更顯薄弱。
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他所關注的不是一個單純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體語言素質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發孩子一生的向往。因此課外閱讀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
一、“課外閱讀”研究的內容
第一,通過調查分析,摸清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基本現狀,并研究相應的閱讀指導對策。
第二,通過研究實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三,研究如何能根據基礎課程需要,正確選擇課外讀物。
第四,探索各學段閱讀方法。
第五,研究學生課外閱讀效果的評價方法。
二、“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
通過兩年的研究實踐,初步形成切合學生、家長實際和教師特點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一)學生方面
1.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閱讀效率提高了,加上各種讀書活動、激勵措施,學生讀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課余時間,人人爭著借書,經??梢钥吹綄W生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看書或討論書中的問題。正如劉國正先生言到:“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看書,他就會覺得空蕩蕩的難受?!本唧w的閱讀活動有“精彩的課前三分鐘”、 閱讀課的“我的悅讀時光”“讀書故事匯”、 早讀課的“經典誦讀”、 周末的“親子閱讀”;有每學期舉辦的“美文誦讀”、“閱讀之星”、“讀書排行榜”、“讀書成長手冊”等評比活動;假期還安排有關閱讀的實踐活動。
2.教師正確的引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養成習慣應遵循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按“讀多——讀深——讀透”的步驟進行。為了落實這一目標,可以特制符合各年級學生使用的《閱讀成長手冊》,讓學生不能因為閱讀而閱讀,還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選擇與積累。而“讀書排行榜”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讀多”的競爭平臺,鼓勵他們多讀書;“讀書故事匯”上,學生繪聲繪色的講故事、談讀書體會則體現了“讀深、讀透”這一理念。期末,綜合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各種表現,評選出的“閱讀之星”,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到了更高的精神體驗。
3.大量的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
學生常常問我們:“老師,我做完這個作業可以看書了吧?”得到許可,他們往往特別高興。的確,讀書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十分愉悅的事情,學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書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同時還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真、善、美的啟迪,凈化了學生心靈,培養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較好養成。
4.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閱讀的效能
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應首先瀏覽序言、目錄、后記,然后通篇瀏覽。如果是單一的一篇文章,開始應通讀瀏覽,稍加意會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基本情感。對于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應加以精讀、反復吟詠,并隨時圈點、勾畫、批注、摘抄,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還應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培養,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鼓勵學生不受老師、同學的影響,把自己閱讀中獨到的體會、感悟真實地寫下來,甚至還可以是自己對文章的故事改編。只有讓學生真實地不拘泥任何形式地記述閱讀感悟,才能進一步達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開拓思維、綜合提高語文讀寫能力的目的。
(二)家長方面
多數家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學生家長為孩子購買書籍、征訂報刊比例明顯上升,很多家長還堅持與孩子一起閱讀,交流閱讀感受,比賽閱讀收獲,互評閱讀筆記。學生真正養成了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和孩子一起讀書帶來的好處遠不止這些,因為父母的模范作用是無限的,在潛移默化之間,一方面給孩子做出了好的榜樣,另一方面也營造了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
(三)教師方面
很難想象一個遠離書刊的教師,如何去發現適合自己學生閱讀的好書、好文章,即使有人推薦,教師自己沒有閱讀,又如何與學生交流,如何去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呢?在這個時代浪潮的老師們都有這樣的深切體會,并化壓力為動力,在閱讀方面身先士卒。平時,作為語文老師可以利用節假日、課余時間閱讀中外名著,自己先讀,讀完再和學生們聊一聊這本書,告訴他們最近老師看了一本什么書,內容是什么,老師的感受如何等等。學生們最易受老師的影響,對老師的推薦,他們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去閱讀。這樣,學生的閱讀帶動了老師的閱讀,而老師的閱讀又推動了學生的閱讀,師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閱讀氛圍日漸濃厚。
三、困惑與思考
一是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較多,讀書氛圍較為淡薄。如何創設良好的課外閱讀社會環境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二是小學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的獨特性使學生的閱讀活動受教師的直接影響更大,因此,教師的改革意識、閱讀品位、興趣愛好、自身的語文素養等諸多因素也影響著課外閱讀的實施效果。
三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實踐研究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優等生原有的基礎夯實,視野更開闊,發展速度愈快,從而加速了班級的兩極分化。如何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也是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