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詩雁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首先是讓孩子們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從而主動地從事數學學習。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法,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讓我體會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故事教學,可以使學生更易于接受數學、更愿意接受數學、更樂于學習數學、更喜歡學習數學。故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著神奇的教育力量。
數學課中,在不同的環節運用數學小故事,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我就如何在課堂上運用數學故事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以故事情境導入新課, 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我所從教的這么多年時間里,大量的事實證明不愿意學習的學生到處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學生卻很少遇到,將數學知識融入故事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既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引發學生的感情。比如,我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百分數打折這一節內容時,我就利用這樣一個故事引入:小紅今年上五年級了,她很想買一臺電腦,方便在家查找一些有關學習的資料。爸爸聽了爽快地答應了,要她先到電腦城去問問電腦的價格,哪家價格便宜就在哪家買。她先來到佰騰數碼城,營業員告訴他:“本店電腦一律打八折。”小紅在店里轉了轉,心里有底了。她想比較一下哪家便宜,她又來到另一家新世紀電腦城,熱情的營業員阿姨說:“本店一律優惠20%”。這下,小紅一時沒了主意,不知該買哪家的,她回去把有關信息跟爸爸一說,爸爸聽了笑著說:“兩家的優惠價格相同,如果是同一品牌買哪家的都一樣。小紅聽了感到很納悶,同學們,你們說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都瞪著求知的眼睛想知道原因。
二、以故事情境引發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有趣的故事情境,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能一下子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問題的答案。而如果能從數學知識的本質出發,創設一些既具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的故事情景,引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那么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個個積極思考,強烈的求知欲就會很順利地引入了新知識的學習當中。
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中,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是教學的難點,很多學生誤以為角的邊越長,角的大小就越大。 為了引起學生的思考,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圖形王國里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兒,兩個角在爭論一個問題。(多媒體演示兩個角,并配有兩角爭辯大小的對話)。我問學生“假如你是圖形國的國王,你該怎么判呢?”學生們馬上爭論起來,想出很多不同的方法去證明,有的想到用三角板比,有的想到把它們放在一起比,還有的……
三、學生做故事的主人公,在故事中解決數學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讓學生在認識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體會到創造的愉快,才能激發學生高昂持久的興趣。常言說實踐出真知,在課堂中,給學生創造故事情境,讓學生作為故事的主人公,運用多種感官參加學習了活動,經歷了建構知識的過程,能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的體驗,獲得的知識較深刻;同時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興趣濃厚。要盡可能多的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發展學習興趣,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例如,在教學《2和5的倍數特征》這一課時,以學生熟悉的卡通電視劇《喜羊羊與灰太狼》為創設背景,“狼羊聯誼會”作為本節課的主線,把學生置于故事之中,讓學生作為特邀嘉賓,跟著老師一起去參加狼羊聯誼會。在編故事的同時,也將本節課要掌握的知識創造成了他們的故事情境。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便將本節課的新知識進行了靈活運用,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不再覺得數學是枯燥的 ,學生感受到數學課也可以非常生動有趣。
四、以故事情境形式展示練習, 促進知識的應用
學數學是參與一項活動,經歷一個過程,獲得一種體驗。練習是數學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如果教師只是機械的讓學生做題目,那么練習就失去其本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將練習融于數學故事中,不僅可以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生興趣,而且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習過《最小公倍數》后我用故事展示出了一個練習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能夠熟練的掌握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作為獎勵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放松一下:“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后也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后還是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桃子嗎?悟空笑瞇瞇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后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每人摘多少個桃子嗎?孩子們同樣很快的算出了答案。
精彩的數學故事引入數學課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它實際蘊涵了許多數學知識 ,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不但能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還能起到增強注意力、豐富想象力,從而激發好奇心的作用。孩子們不僅聽得樂,學得樂,想得更樂。當然在數學課上講故事,并不是單純的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把故事作為一種載體,讓數學課借助于故事的功能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使每一節數學課都盡善盡美,同時也使數學課能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