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創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轉變,樹立思想政治工作兩種思維,切實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模式;思維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保障線。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進入新時代,如何充分發揮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作用,對于促進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一、促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創新
方法上要創新。隨著企業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使職工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舊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必須在工作實踐中創造新的路子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身教與言教相結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堅持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統一,分清層面,樹立榜樣。要堅持集中培訓與平時培訓相結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堅持實際工作與制度規范相結合,強化機制,以法律人。就目前來講,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消除“五種定勢方法”:一是消除空洞說教式。即教育者本人缺少一定的工作方法,又不肯動腦筋,說話與工作缺少新意,說教多于說理,自然難于服人;二是消除思想僵化式。即新知識、新事物懶于學習,只會用老辦法、老套路應付新形勢下出現的新課題,對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現的新途徑、新載體不會運用,不善借鑒;三是消除脫離實際式。即平時習慣于從上報的東西上了解下情,不善于下基層,在進行工作時,只會泛泛而談“原則要求”;四是消除完成任務式。即只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數量”上做文章,卻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不予以重視,只是以曾經干過為主,完成任務為主;五是消除冗長拖沓式。即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語言哆嗦,說話冗長,缺少時間觀念。
形式上要創新。要在堅持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同時,積極探索新路子、新形式。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企業文化的激勵、凝聚、規范和教育作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企業獨有的文化氛圍、文化理念、文化信養,并與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在企業內形成團結拼搏、爭創一流的良好氛圍。要重視文化環境的熏陶作用,組織職工開展立意新穎、主題鮮明、文明健康的文娛活動,引導職工把工作和娛樂有機地結合,讓職工群眾在娛樂中陶冶情操,增強敬業愛崗、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要重視家庭因素對職工思想行為的影響,采取多種新式開展家庭文化建設,引導職工用健康、高雅、文明的休閑方式充實業余生活,提高職工的文化品位和思想素質,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實,做牢。
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轉變
求活。“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所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的豐富多彩,富有感染力。活,就是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不能只拘限于一種模式,一種方法。活,就是要根據職工的不同思想狀況,采限不同的方法,并因單位、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活,就是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富有親和力、感染力。
求深。思想政治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做到“求深”,必須堅持“四入”的工作方法。”即入時、入情、入理、入腦。入時,即各階段中心工作要緊密結合當前形勢;入情,就是要理解人、體貼人、關心人、以情感人;入理,就是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入腦,就是要把職工的實際困難全都裝在自己的頭腦中,時時刻刻為職工群眾服務。
求效。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為職工解決疑點、難點、熱點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工作的時候,不能以“數量”來代替“質量”,不能說我已經做了多少次工作,而是應該解決了多少問題。為此,我們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一要有耐心,二要有真心,三要有誠心,四要有恒心,堅持以真心換真情,相信“水滴一定能石穿”,確實取得實實在在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三、樹立思想政治工作兩種思維
辯證思維。辯證思維,也就是要求我們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依照辯證法辦事的思維。辯證思維是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思維基礎。任何一個事物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螺旋式上升與辯證的前進過程,作為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面對企業改革發展特別是宏觀經濟環境艱難的嚴峻形勢,這就要求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不斷指導我們的具體實踐,在辯證中前進。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個循序漸進辯證前進的過程,一切“拔苗助長”、“違章操作”都會抵制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而因勢利導、結合實際才是工作的主方向。目前,我們的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不好,其主要一條原因就是他們雖然提出了許多宏偉的工作目標,但仔細推敲,許多工作不是“只開花不結果”、就是“攤子大落實難”,給廣大職工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這就是違背了辯證思維給我們提出的要求。結合這一實際,要求我們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一要堅持民主與集中的辯證,不搞“一言堂”,多傾聽不同的聲音,形成團結向上的黨支部班子;二要堅持“動”與“靜”的辯證,堅持多下井站、多下班組、多深入職工中間,切實找到自己可行的工作目標;三要堅持“上”與“下”的辯證,干部和職工之間應是朋友、知交,而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為此,我們要不斷擺正自己的位置,讓廣大職工敢于講實話、講真話,切實提高我們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即要求我們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既會正方向考慮問題又會反方向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逆向思維具有換質考慮、換位考慮、對立考慮等三種逆向方式,它是我們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掌握的三大思維之一。作為任何一項事物,正方面可以解決問題,但一定要考慮反方面解決問題是不是比正方面更具有優勢、勝勢、時間和速度。目前,許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開展工作時,有時候會碰到“抵觸情緒”、“不滿情緒”,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進行逆向思維。一是他們只知道安排工作,卻沒有考慮該工作下一級是否有承受能力,如果他處在別人位置該如何做等因素;二是在工作態度上缺少“微笑意識”,沒有考慮他人的心理自尊能力,缺少換位思考意識;三是工作方法上只知“秋風掃落葉式”,卻不堅持“潤物細無聲式”,在逆向思維中缺少必要的深思熟慮,從而導致了工作的受阻。為此,這就要求我們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從后饋式考慮走向超前式考慮。即要求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考慮問題或解決問題時,不能只求快、求高、求嚴,更重要的還要求實、求質、求穩、求效,堅持原則與實際相結合,考慮與現狀相結合,行動與換位相結合,自覺換“質”思考,多為他人考慮,多為他人創造條件,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能動性和主動性。
作者簡介:
邵禮俠(1973-),女,江蘇省連云港市人,大學專科,助理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