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與資產評估都是專業技能較強的工作,公允價值在各自范疇中都被廣泛地運用,但是兩者的具體應用其實并不一致,因此辨別和正確應用公允價值便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著重分析公允價值分別在會計和資產評估中的各自概念及異同,幫助大家對兩者的區別有更清晰的認識,也為會計及資產評估方面的知識積累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資產評估;會計;公允計量
一、會計中對公允價值的定義
1、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準則的內容也在與時俱進地整修與完善,“公允價值意為在相對公平的經濟交易中,熟知全部情況的各方當事人在自主不壓迫地進行有關資產的轉換或債務的消除時所發生的金額數”,這是IASB準則32號中表示的定義。
2、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在參照IFRS準則的基礎上,根據國內國情給出了相對合適的公允價值概念:“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為前提的公平交易中,彼此都掌握情況的交易當事人在進行交換資產或者清償債務時愿意給出的價格。”由上述可以看出各方對公允價值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可是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具有一致性。公允價值即公平的市場價格,但若想確定出合理的公允價值需要以下三個條件:
(1)自愿的交易者;
(2)公開透明的信息;
(3)交易的平等性。
二、資產評估中對公允價值的解釋
毫無疑問,資產評估在專業技術等方面為公允價值的明確給予了不俗的支持,然而這并不意味著資產評估對公允價值的界定就等同于會計中對公允價值認定。相比會計,資產評估給予了更加廣義的公允價值觀點。它是指國家認可的專業機構以及符合條件的評估人員在不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根據評估準則針對不同情景下交易各方的社會位置、擁有資產的狀態乃至資產所處的市場情況,選擇一種或者多種價值類別對評估對象合理估值。
國際評估準則把市場價值描述為: 在評估基準日,保持清醒和謹慎行事的自愿買賣雙方通過正常無誤的市場營銷后,對某項資產理應進行交易價值的預計數值,與此同時要保證在全部交易過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受任何形式的壓制和迫脅。由此易見,資產評估中的市場價值中的要點包含資源雙方當事人、評估基準日、正常公平交易、謹慎理性等。
三、對比研究會計與資產評估中的公允價值
1、兩者的共同點。
(1)計量對象具有較廣的范圍。會計中公允價值既可以是理智當事人愿意成交的交易數額又能是市場上公平合理的資產與負債的交易額。顯而易見,無論是資產市場或是負債市場都應有公允價值的應用。
(2)相同的交易主體規定。從會計公允價值定義和資產評估市場價值定義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都有自愿買方和自愿賣方,因此兩者對交易主體有相同劃定。i)對“自愿買方”的解釋為: 在沒有受到任何壓迫情況下的有意愿購買的當事人。ii)對“自愿賣方”的解釋為: 在沒有受到外界迫脅情況的當事人不會隨意定價急于出售,也不會因抱有獲得較高不合理價格而保留資產。
(3)反映的是某個時點的價值。市場條件是在真實可靠的情況和條件下,資產在評估基準日的價格,無論是早于基準日還是在基準日之后都是不準確的。類似地,公允價值表示的是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或負債的價值。因而若想將會計中公允價值等同于評估中市場價值必然需要受到以下兩個前提限制。i)持續經營的假設條件ii)契合會計準則計量屬性規定的條件。
2、兩者的區別點
(1)計量專業性且獨立性的不同。資產評估的公允價值是一組由一定數目各領域專業人士組成的專業機構對某項資產其價值的估量判斷,這些都是成立在專業儲備以及豐碩的經驗積累之上的。資產委托方與資產評估機構是相互獨立的,評估機構是無任何利益關系的第三方。而會計中公允價值的計量是會計工作者對財務報表中資產金額的確定,只是這些人員僅僅是具有一定會計知識的企業內部會計人士,相當大的部分是不獨立于所任職企業的普通人員,并不是此方面的專家又或是權威人士。因此資產評估對于公允價值的確認要比會計的更加獨立與專業。(2)應用范圍的不同。資產評估不僅可以評估資產在正常市場情況下的合理價值,而且可以根據特定的假設與方法評估出處于非正常條件情況下資產的合理評估結果。與此不同的是會計所述的公允價值是處在正常市場前提下資產的合情價格。公允價值在會計中應用時往往是建立在比較理想化的前提下,所以說公允價值在資產評估和會計中的使用范圍略有差異,前者要比后者更加寬泛。(3)評估時資產的使用狀態不同。一般而言,資產在持有期間因為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使得資產用于各樣的用途,這導致了某一資產在不同階段所呈現出的效用價值是有差異的。事實上,無論是哪種資產,在其存在期間并不一定能夠實現最佳用途,但是,資產評估給出的市場價值是在資產用于最佳用途時所能形成效益最大化時的價值。會計的公允價值便不是對應多個買賣家,而是針對在自由和不受壓迫前提下的特定買賣方進行資產轉移和債務消除時實現公平合理的價格。
綜上所述,公允價值在會計和資產評估中有許多相同點,譬如內在和計量標準都具有一致性等。但兩者不同點更不可忽視,評估中公允價值的內在和外延這兩個方面都要比會計中的寬泛許多。隨著我國會計準則逐漸趨向于國際準則,我國評估界收到了明晰的旗號,不僅是會計行業,中國的評估行業也需要努力提升透明度、提高工作質量以及高水平的職業準則。而這些,都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成長。由此看出,資產評估與會計“越走越近”,繼續深入會計界和評估界在實務與理論層面的協調與合作乃是當今的大趨勢,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公允價值的引進對于評估業不僅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更多的是使評估業將面臨未來的挑戰,并且伴隨著公允價值的進一步發展,必定會對評估工作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正因如此才能使得評估得以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超.會計與資產評估中公允價值的討論[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5(12)
[2]張梅,王軍輝.對資產評估學與會計學中公允價值理論相關性探討[J].中國資產評估,2012(2)
[3]葛家澍,竇家春,陳朝琳.財務會計計量模式的必然選擇:雙重計量[J].會計研究,2010(2)
作者簡介:張宇(1998—),女,山西懷仁市人,山西財經大學本科在讀,資產評估專業,ACCA英國注冊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