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軍
摘 ?要:隨著人們對濕地的不斷認識,如何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濕地資源已擺上了人們的工作日程,濕地如同森林和海洋一樣,具有多種功能。是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可調節徑流、改善生活環境等方面起到重要用作用,結合迎春局濕地資源現狀,黑龍江濕地資源的保護進行分析。
關鍵詞:濕地資源;現狀;分析
森林資源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特別是加大對濕地資源的保護力度,正確處理好森林資源和濕地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的關系。要嚴格保護好天然林,降低采伐量,適當增加人工林采伐;保護重點公益林,采伐商品林;保護林木資源,適度開發林下資源。要充分利用林區牧草、池塘等濕地資源優勢建立以林為主,林、農、牧、漁合理配制的復合經營模式,構建林區生態經濟體系。隨著人們對濕地的不斷認識,如何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濕地資源已擺上了人們的工作日程,濕地如同森林和海洋一樣,具有多種功能。是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可調節徑流、改善生活環境等方面起到重要用作用。
1 濕地資源的現狀
1.1 自然現狀
施業區內河流縱橫密布,主要有五泡河、小清河、蛤蟆通河、大索倫河、小索倫河、七虎林河、大佳河、小佳河、撓力河,皆匯入烏蘇里江,屬烏蘇里江水系,均系常流性河流。蛤蟆通河與小清河流域年徑流深150-200毫米,大索倫河和七虎林河流域年徑流深200毫米。全區水系年徑流總量約為7億立方米。該局地處三江平原,其地理位置獨特,有種類較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和其它礦產等資源。
1.2 濕地現狀
迎春林業局現總面積216928公頃,該局濕地類型有河流濕地、沼澤和沼澤草甸濕地及人工濕地本區濕地總面積3042公頃,占區域總面積的1.4%,沼澤濕地面積1968公頃,江河濕地面積1074公頃,分別占濕地面積的64.7%、35.3%。由于地理位置、氣候特征及縱橫交錯的河流,形成較多的河塘,本區域濕地類型主要以沼澤濕地為主,其次是江河湖泊濕地,分布面積小,本區濕地基本上是沿山脈的溝系自然形成的,如河流、河流兩側的沼澤、漫灘、沼泡等,其特點是狹窄、細長、面積小。
2 濕地資源利用及發展趨勢
濕地與現你人和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緊緊抓住實施森林資源管護經營的機遇,堅持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充分利用林下的牧草、池塘等資源優勢,建立以林為主,林、農、牧、漁合理配置的農林復合經營模式,構建林區生態經濟系統。由單一利用向綜合開發支持職工群眾合理開發利用林副資源,扶持山下職工到山上開發林下資源,以促進就業和提高職工家庭收入。經理期林副業預計將實現非國有經濟產值62360千元;實現非國有經濟利潤24270千元。
本區利用濕地資源主要以幾下方面:
(1)養殖方面。得用河流及兩側林地、湖泊養殖魚類、兩棲爬行動物。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因此,該局要依托資源優勢,強力推進養殖業快速發展,特別是肉牛養殖和具有林區特色的鹿產品、林蛙產品、蜂蜜的生產,促進該局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為職工轉崗、分流、脫貧致富帶來極好的機遇和條件。經理期養殖業將實現總產值212410千元,其中:國有經濟產值42600千元,占總產值的20.1%;非國有經濟產值169810千元,占總產值的79.9%。
(2)預計將實現利潤14850千元,其中:國有經濟利潤2980千元,占總利潤的20.1%;非國有經濟利潤11870千元,占總利潤的79.9%。
(3)種殖方面。主要是圍墾濕地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水田或利用現有旱田改造成水田,主要種植水稻。
(4)種植方面。該局現有9.6萬畝可耕種土地和6個農業開發區,多年的實踐為農產品引種培育、開拓市場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農業管理正逐步完善。
樹立大農場、發展大農業的意識,把發展農業做為該局多種經營工作的重點,使農業生產發展壯大,成為該局主財源。
我國加入WTO后,全面開放農產品市場,直接面對農業大國、強國優質產品的挑戰。該局只有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著眼于優質化、專用化和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力,搶占國內外市場,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首先要按照市場信息,優化種植格局,力爭大豆、經濟作物、飼料作物的種植比例達到6∶3∶1。其次,優化品種和品質結構,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優質、專用農產品,向大規?!熬C合農業”發展。三是經濟作物要各具特色,把握市場需求標準,在有市場、有技術、有訂單、有效益的前提下積極發展。
經理期種植業將實現總產值456410千元,其中:國有經濟產值114240千元,占總產值的25.0%;非國有經濟產值342170千元,占總產值的75.0%。
預計將實現利潤112300千元,其中:國有經濟利潤29610千元,占總利潤的26.4%;非國有經濟利潤82690千元,占總利潤的73.6%。
業快速發展,特別是肉牛養殖和具有林區特色的鹿產品、林蛙產品、蜂蜜的生產,促進該局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為職工轉崗、分流、脫貧致富帶來極好的機遇和條件。
3 濕地保護和治理建議
濕地資源保護管理是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森林資源管理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要作到領導重視、辦法明確、制度建全、責任到人、措施到位?,F結合本區濕地資源保護管護管理現狀,提出以下工作建議:
(1)大力開展保護濕地重要意議的宣傳活動,不斷提高人們對濕地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境強人們保護濕地的意識。逐步實現讓我保護和我要保護的轉變。目前人們對濕地還存在許多不正確的認識,把濕地看你荒地、廢地,對濕地的開發意識大于保護意識,特別是對于濕地作為一種獨特生態系統對天社會經濟發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如設濕地保護日,通過媒體廣泛傳播,愛鳥護鳥動植物保護等到宣傳中宣傳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
(2)加強領導,明確管理部門,確定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管理好濕地資源。
(3)定期組織開展濕地資源調查,紡寫調查報告、制定濕地保護計劃、編制濕地保護規劃,認真貫徹執行。
(4)建立濕地資源監測體系。在濕地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確定監測網點,定期、定時、定點地開展濕地資源監測工作。
(5)規劃和建設濕地自然保護區。從目前的成功經驗來看,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是濕地保護最有效途徑,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6)開展執法大檢查,嚴厲打擊違法破壞濕地生態環境的不法行為,特別是圍濕開墾水田和河流中下藥毒殺魚類和中國林蛙的行動。
(7)開展必要的科學研究,積極地參加國內外相關團體組織開展的各項學術活動,不斷提高管理技術人員的心業水平和管理能力,縮小與先進國家在濕地保護管理上差距。
(8)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相對集中、高產高效”的原則,構建濕地區域生產格局。
參考文獻
[1]《迎春局天保實施方案》、《迎春局十三五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