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虎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家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中職學校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提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中職學校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校企合作作為現代化的發展模式,對人才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汽車維修專業不僅需要課堂的理論知識,還需要豐富的實踐教學。因此,中職學校要使校企合作的理念融入到汽車維修的學生中,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推動中職學校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校企合作;汽車維修;中職教育
引言
就目前的社會發展來看,技能型人才對社會發展有不可小覷的推動作用,而如何培養技能型人才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校企合作作為職業教育的有效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穩步發展,企業和校園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理論知識,還可以促使學生將理論化為實踐能力,從而培養技能人才,推動社會發展。本文將從兩個方面詳細討論如何在中等職業學校汽車維修專業開展校企合作。
一、存在的問題
(一)校企合作認識不足
校企合作要建立在學校和企業共同辦學的基礎上,然而,大部分的企業和學校缺乏長遠的眼光,只注重眼前短期的經濟效益。很多中職學校僅僅通過校企合作來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教育資源短缺問題,還并沒有將提高學生素質、培養技能人才作為校企合作的終極目標。很多企業只是為了獲得經濟收益,利用校企合作解決緊缺人力的問題,使共同辦學無法得到有效開展。
(二)校企合作不協調
汽車維修企業的規模較小,在中職院校的發展過程中,并沒有立足于企業的生產規律,因此設置的實踐教學課程并不具備科學性,導致汽車企業的技能培訓,中職學校的理論教學無法有機匹配[1]。大部分的中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也沒有和企業進行銜接,從而使校企合作無法協調,根本上制約了校企合作的發展。
(三)企業的積極性不足
就目前的校企合作發展來看,大部分的企業參與度不高。雖然國家、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校企合作,并給予了一定的經濟扶持,但是相關的經濟補償和其他措施并沒有落到實處,校企合作無法正常有效深入開展。
二、有效措施
(一)組建指導委員會
建立汽車維修專業指導委員會作為促進校企合作的有效措施,對于培養學生的技能至關重要[2]。其主要職責是對課程體系進行全面分析,從而使之與企業崗位有效對接,實現訂單培養的有效方案。教育不僅要和產業對接,還要使中職學校和企業、職業標準和課程標準以及生產過程和教學過程有效融合,從而構成“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幫助技能型人才培養。
(二)校企合作長效運行
校企合作要建立在合作教育、合作就業、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校企一體,共同發展”的美好愿望,通過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從而推動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通力合作利益機制。中職院校要正確對待企業,將其看作合作的友好伙伴,自身利益的共同體,幫助維護企業的形象和利益;其次,利用彈性學制,對實踐教學計劃進行科學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要基于企業用人的需要,從而適時調整,保證實踐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應鼓勵學生到企業學習,以有效解決汽車維修企業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
第二,建立合作激勵機制。校企合作要得到長久的發展,就要建立在深層次合作激勵機制的基礎上。具體內容表現在:相關專業的汽車維修人員可以進入中職校園,向學生進行實踐性的知識傳授,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汽修水平。與此同時,中職學校的教師也可以深入基層企業,在工作當中學習,補充課程內容中所缺失的實踐部分,從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質,保障教學[3]。最后,也可以建立相關的實訓基地,學校和汽車維修企業共同管理,從而培養技能人才。
第三,構建合作約束機制。校企合作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健康的約束機制,其具體內容是指,在合作的開展之前,雙方要對各自的責任進行明確的規定,通過簽訂合同的形式,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從而構建科學,有效的約束機制,保障校企合作的健康發展。
第四,構建合作情感機制。構建校企合作的情感機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合作的發展,可以通過校企合作信息交流平臺的建立,從而將合作的實時信息上傳,隨時關注企業的動態,從而加強溝通和聯系,使校企合作有效開展。校企合作也可以通過走訪,慰問等方式,使汽車維修企業可以和中職學校建立友好的關系,從而推動校企合作的發展。
(三)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校企合作應當立足于市場的大環境,緊隨時代的變化,從而制定企業崗位需要的汽車維修課程,使企業和學校之間密切相關。與此同時,企業也要幫助中職學校進行課程的修改,從而使課程符合實踐。企業要和學校進行密切的交往活動,對學生進行定期的培訓工作,使學生可以深入企業基層,了解知識原理,從而將課堂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對教職工進行有效的培訓工作,使教師可以進入汽修企業,在實踐過程中摸索教學方法,從而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使校企合作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做到資源共享,取長補短[4]。最后要注意的是,中職學校要立足于市場的變化,將汽車維修企業發展作為落腳點,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有效和科學的調整,使學生可以緊跟時代的步伐,如果出現了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學校要將其引入到課堂當中,從而在當前大經濟時代的發展下,可以使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得到保證。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教育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現如今社會急需技能型人才,面對這一現象,中職學校應當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本文通過兩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在校企合作中出現的問題,中職學校要建立科學,合理和有效的長期合作運行體制,從而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推動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柯裕偉.談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校企合作的改革與探索[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6):150-152.
[2]李義軍.談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校企合作的改革與探索[J].科技視界,2012(30):170-170.
[3]韓建國,董志剛.校企合作推進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5):205-206.
[4]李冰.中職汽車維修專業的改革之路——校企合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3(36):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