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姝
【摘 ?要】 小學科學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僅僅是課堂上的教學是不夠的,還需要在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使之得到延伸和拓展,主要是在時間、空間、內容三個方面的拓展。但是,怎樣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更是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內容。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拓展,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方式多樣化,發掘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潛力;二是創作自主化,提高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活力;三是活動系列化,增強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動力,從制定、調理計劃到預賽選拔、參加比賽,最后還有反思提高的階段;四是活動制度化,為了加大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引力。
【關鍵詞】 小學科學 ?科技 ?創新 ?創新能力
小學科學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獲得一些淺顯的科學基礎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科學興趣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小學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它不僅注重學生科學知識的獲取,還注重科學能力、科學態度及各種情感的培養。因此,小學科學教學光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需要在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使創新能力得到延伸和拓展。
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拓展:一是時間上的拓展。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啟發學生課后自己進行研究,讓他們自己去進行設計和制作,讓課內時間向課外拓展,讓學生有更多動手、動腦的機會;二是空間上的拓展。學生在課堂上受到空間的限制,許多活動不能很好地展開,這就要讓學生走出課堂,到社會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開展更多研究活動;三是內容上的拓展。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長安排他們進行小制作、小實驗、小發明、小論文。這樣不僅鞏固了課堂教學的科學知識和技能,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那么應該如何進行課外活動的創新能力的拓展呢?
一、培養科學意識,訓練思維方式
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是對青少年進行科學世界觀教育的極好途徑,青少年會從實踐活動中懂得:物質是世界的本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同時,會從活動實踐中懂得事物是有客觀規律的,按規律辦才能成功。教師在引導青少年認識世界本質的同時進行無神論教育,分析各種迷信及宗教的本質,認清無神論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意義,這些對于形成青少年的科學世界觀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聯系科技與社會進步的關系,聯系科技工作者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聯系現代化建設對科技人才的需要等對青少年進行人生價值、人生目的、人生態度的教育是很有說服力的。
(一)科學的興趣和理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青少年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而“興趣——志趣——志向——理想”是許多有作為的科技人員成長的軌跡,但是這種理想不僅僅是專業理想、職業理想的教育,也包括人生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理想教育。
(二)現代意識
現代意識的發展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體現,現代科技發展是現代意識產生的基礎。關于人的現代意識與現代素質,國際上研究頗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求變化,敢于創新與改革;重知識,盡可能地汲取知識;守時,準時,時間觀念強;工作講效率;講民主,思路開闊,大腦開放;有自信,講信用,對自己承擔的責任負責;相互了解,尊重他人與自尊,善于與人合作;計劃性強,辦事講程序等。教師要重視在現代科學教育活動中培養青少年的現代意識,造就現代人。
(三)培養科學創新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是智力結構的核心。所謂思維方式,是指人們按照一定的思維秩序理解、把握和評價客觀對象的基本角度。我們要潛移默化地培養青少年的思維方式。
創新性思維是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方式或過程。創新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過程,是多種思維的綜合表現,它既是發散思維 (又稱求異思維)和輻合思維(又稱求同思維)的結合,也是直覺思維和分析思維的結合。創新性思維和創造性活動是緊密聯系著的,沒有創新性思維,就沒有創新活動。
二、方式多樣化,發掘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潛力
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要有豐富多彩的內容、靈活多樣的方式,才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課外科技創作的潛力。
(一)體現一個“小”字。例如重點開展“小發明、小制作、小實驗、小論文、小巧手、小改革、小種植、小畫家”八小活動,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觀察是前提,思考是過程。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積極思考,在細小方面去捕捉思維的靈感,讓學生著眼于身邊的現象,不隨意放棄任何小的環節,不排斥任何小的成功,逐步開闊視野。
(二)提倡一個“動”字。科技創新活動中“動”是關鍵,要讓學生親自選題設計,自己動手制作,自己評價作品,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從中提高科技素質,培養創造興趣,陶冶愛科學的情操。通過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動腿,發揮人體各部位的作用,以達到開發大腦潛力、發展學生智力的目的。
(三)樹立一個“改”字。以前我在教學生作文時,經常對學生說一句名言:“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現在我輔導學生搞科技創新活動作品,就改口說:“好的科技作品是改出來的”,用這句話來拓寬學生的思路,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不斷改進自己的作品,我在指導學生科技制作中開展“暢想、暢談、暢做、暢改”的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設想,推陳出新,在改進中不斷前進。
三、創作自主化,提高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活力
科技創作要鼓勵學生自主參加,自主開展活動,學生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也可參加中隊組織的,還可以幾人自愿組合的活動;可以對老師規定的課題進行研究,也可以自主找課題進行研究,使科技創作自主化,有力地提高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中,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更積極地付諸于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實踐中去。
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實踐活動為主要的教育方式,提倡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通過各種實際活動,讓他們接觸科學和當代較新的科學理念,激發他們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愛好,鍛煉他們的品格、意志和能力,從而使他們從小開始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嘗試,在他們稚嫩的心田里播下科學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