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教學體系是實踐教學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要素構成的系統,是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高等職業院校各專業能否真正辦出成效、辦出特色的關鍵。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就是建立這些要素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關鍵詞:國際商務;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研究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迅猛發展,對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需求規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高質量的國際商務專業的應用型人才,不僅對滿足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而且對發展高職高專教育也意義重大。
一、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中既有宏觀方面的問題,也有自身的問題,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教學指導文件與實訓教材問題
實踐教學指導文件與實訓教材普遍處于缺乏和水平不高的狀態,缺乏明確的職業技術技能培訓目標和需求,缺乏完整的實踐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任務書、實訓教材,缺乏科學的能力與技能測試方法規定。現有的實踐教學指導文件和知識和技術含量低。
2、實踐教學方法與實踐教學考核問題
在實踐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方法單一,且不能有效培養學生在一線崗位從事現場和實際職業活動能力。而在實踐教學考核上,不僅存在方法單一和不能準確反映學生實際能力的問題,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忽略實踐教學考核,缺乏考核標準。
3、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問題
職業能力是從事職業活動必備的條件,是勞動者所具有的知識、技術素質的外化和體現。綜合職業能力既包括專業能力,如技術操作能力、技術診斷能力和維修能力等;又包括一般能力,如認知能力、表達能力、社會能力、生存能力等;還包括敬業精神、合作能力、意志品質和健康心理等。而在我們在實踐教學中,則存在著只重視技術操作能力培養,忽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問題。
4、實踐教學基地問題
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缺乏,實踐教學指導人員、教學文件不齊全、規章制度不完全、教學實施不嚴格、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單一等問題。
5、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問題
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是國際商務實踐教學和基地建設的一個瓶頸因素,主要表現在:數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實踐能力不強、“雙師型”教師所占比例低、接觸實踐的機會偏少、來源結構單一、兼職教師數量偏少等。
二、構建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
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應緊緊圍繞能力目標,充分體現高職高專教育特色,分析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必備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在此基礎上構筑相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
1.國際商務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熟練掌握國際貿易所需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政策與法規,具有較強的外貿業務實踐能力、適應外貿行業第一線崗位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2.國際商務專業就業范圍
學生的就業崗位群主要有以下幾類:外貿經營企業管理和業務崗位;有進出口自營我全的生產企業的管理和業務崗位;海關等業務和管理崗位。
3.國際商務專業教學體系
(1)確立崗位的能力要素結構。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構建教學體系,對該專業面向的崗位(群)的技術應用能力進行盡可能詳盡的分析,確立專業能力要素結構體系,這是建立新的教學體系的出發點。
(2)對理論課程進行優化重組。在建立專業能力要素結構體系的基礎上,根據專業崗位(群)技術應用能力的要求,對課程設置和理論課的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重組,做到基礎理論“必需、夠用”,專業理論具有職業性、針對性,這是專業教學改革的基礎工作。
(3)加強實踐性教學。根據專業崗位技術應用能力的要求,設置實踐性教學課程,制定和改進實踐性課程教學大綱,加強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在實踐教學上,做到實踐性課程單獨設置。在實驗實訓設施建設上,要建成一流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注重實踐教學環節質量的管理和監控。
三、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體系的科學構建是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實踐教學體系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要素構成,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就是建立這些要素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實踐教學體系構成的要素主要包括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形式、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實訓教材、考核方法、質量監控及信息反饋等。
1.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
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包括實踐能力、職業素質、創業能力、資格證書等幾個方面。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技能,掌握專業業務能力、崗位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的建立應當以行業崗位技能需求為依據,確定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標準,并依此確定人才規格,開發課程體系。
2. 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教學形式
實踐教學體系的根本目標是保證學生獲得完善的實踐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質,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實踐技能和職業素質應主要通過實踐課、階段性實習、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等教學形式獲取。
(1)實踐課 指學生在進行一定的理論課(一般4~6學時)學習后,在課堂或實訓場所進行相應內容的技能操作訓練。這種方式實際上是在獲得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操作獲得單項能力的過程。
(2)綜合實訓 指學生在畢業實習前在校內實訓場所進行的全面模擬實訓操作,國際商務專業應該配有相關的國際貿易模擬操作軟件,該軟件可以承擔國際商務進出口各個環節的方針模擬操作。
(3)畢業實習 指學生在畢業前的某一階段在企業頂崗實習的方式,此時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企業職工和學生),接觸的是真實的工作環境,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擴展能力。
3. 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基地是實踐教學體系最為重要的要素之一,它是解決學生實踐能力的物質基礎,因此實訓基地建設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實踐能力培訓的質量。
(1)校內實訓基地。國際商務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中,構建與產業運作相對應和真實崗位實訓平臺模式的實訓基地的關鍵。構建基地要實地考察,聽取行業、企業專家意見。分析把握產業發展前沿,分析崗位能力,企業機構設置狀態及科學的管理模式,預測發展趨勢;根據現代化產業運作條件要求,開發場地,配備先進的設備、設施及足夠的規模數量。
(2)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既是校內實踐教學的延伸,也是對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學生的在校外實習基地的實習是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的頂崗實習,和將來的工作環境完全一樣,不但得到真實的鍛煉,而且為其以后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4.國際商務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是搞好實踐教學的重要保證。應當制定實踐教學體系教師資格標準和資格準入制度,重視教師學歷層次的提高,擴大“雙師型”教師和“外聘教師”的比例。
學歷提高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國際商務專業教師數量少、學歷層次低,為提高師資隊伍的水平,學院鼓勵專業教師在職進修提升學歷層次,或想方設法引進高學歷層次的教師來充實提高國際商務教師的學歷層次。下廠訓練是提高教師職業能力的保證。
5.國際商務專業實訓教材建設。教材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訓教材的要求是高標準、貼近實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按照實訓教材的指導就可以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得到專業技能的訓練。
高等職業院校逐漸認識到加強實踐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國際商務專業真正辦出特色,還要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的管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構建科學而又可操作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實踐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 畢優愛,國際商務專業實訓教學體系開發[J].新課程,2015(2)
作者簡介:
程恒堂(1971.2--),男,淄博職業學院工商管理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