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強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的日趨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給新時期的公路路面施工建設技術,提出了更為全面具體的發展要求。本文對公路路面施工現狀、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公路路面施工;常見問題;解決對策
前言:路面在公路建設過程中,直接承受著車輛的沖壓,因此,很容易受到破壞和影響。所以加強路面施工,并根據施工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有利于公路路面的可靠性。
1 我國現階段公路路面施工的現狀
現階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公路工程建筑量也逐漸增多,各地的公路工程項目不斷涌現出來。然而,相應的也出現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各地公路安全、質量方面的問題頻頻出現,一樁樁交通事故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因此,公路路面的安全性與質量受到社會各領域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公路的建設加深了區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著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國家對公路建設事業加大了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投入,然而依然存在一些存在僥幸心理的公路施工企業,它們不能對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提起足夠的重視,并且其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相對落后,不能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從而導致路面出現裂縫、壅包、車轍等一系列問題。
2 公路路面施工的常見問題
2.1 技術操作不到位
首先,在瀝青混合料的拌和過程中,不能對拌合溫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導致混合料中出現離析、花白等現象,影響混合料的質量與性能; 其次,混合料的攤鋪不能一次性完成,往往出現攤鋪中斷或者重復攤鋪等問題,并且攤鋪的速度控制不到位,導致混合料攤鋪的均勻性較差; 除此之外,在公路路面碾壓中,不能嚴格依照“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進行施工,并且壓路機的溫度往往過高,影響靜壓的施工方式,同時不能針對初壓、復壓和終壓進行明顯的標注,導致碾壓的各種區出現混亂現象。
2.2 施工要素的管理存在缺陷
在公路工程的路面施工中,需要應用到瀝青、混凝土、砂石等施工材料,并需要壓路機、運輸車、攤鋪機等機械設備,同時還需要專業施工隊伍的參與。然而,就目前來說,我國公路工程中,路面的施工普遍不能對施工要素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對于施工材料不能通過檢驗與實驗確定其質量及性能,導致路面攤鋪材料存在質量問題,并且對路面施工中應用的大型設備不能進行定期的檢查與維修,導致這些機械設備在施工中頻繁出現一些問題。除此之外,施工單位存在一些責任心較差、技術操作能力較低的施工人員,他們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操作失誤的問題,必然會影響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
2.3 不能嚴格遵守合同規定
對于公路路面的施工來說,合同中對其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均有一定的規定與要求標準,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合同中的條款,才能提高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然而,很多公路施工單位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不能對合同進行嚴格的遵守,例如: 不實施材料實驗、混合料拌合進行檢驗不到位、路面 CBR 值不符合規定等,這些問題勢必會降低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甚至會造成安全事故,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
2.4材料質量控制不嚴
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對于工程材料的控制不嚴,原材料質量差,影響著工程施工質量。工程材料質量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俗話說“質量控制,源頭抓起”,而對于公路路面施工過程,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就是施工源頭,但有些企業為了獲取較高的利益,采用劣質的原材料,嚴重影響工程施工質量。
3 公路路面施工的解決對策
3.1 加強施工技術管理
公路施工企業需要針對公路路面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進行技術管理,在公路混合料拌和過程中,需要對混合料的溫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并在拌和結束后,先通過肉眼觀察,保證混合料中沒有離析、花白等現象,并取適量的混合料進行實驗檢驗,從而明確其質量與使用性能。對于混合料的攤鋪來說,需要對攤鋪機的分料螺旋與熨平板的距離、振搗器行程、分料螺旋的離地高度等要素進行調整,從而符合具體的工程施工要求,并對攤鋪的速度進行計算,保證混合料攤鋪的均勻性。碾壓過程中,需要將碾壓機的溫度控制在 110 ℃ 之上,并保證一次性碾壓,避免碾壓中斷與重復性碾壓,并針對不同的碾壓程度,對不同的區域進行標注,從而為碾壓工序提供便利條件。
3.2 嚴格施工要素的管理
首先,在路面施工材料入場之前需要對其生產許可證及出廠合格證進行檢查,并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實驗,從而明確其質量及性能指標,并對施工材料進行合理的堆放,避免因受潮而損失使用性能; 其次,公路施工企業需要安排專業的機械維修人員,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果機械設備出現問題,需要及時對其進行維修與修復,并需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實時的保養維護,避免因生銹或者潤滑不夠而影響運轉效率; 除此之外,公路施工企業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的挑選,并不斷提高其責任心,同時需要增加他們參加實踐訓練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技術操作能力,進而提高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
3.3 嚴格遵守合同規定
在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合同中的規定,對于施工技術的標準以及施工管理的力度等需要嚴格依照合同中的要求標準進行制定與實施,并需要將公路路面施工的實際情況與合同進行對照,避免路面施工與合同規定出現偏差。例如,對于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來說,路堤的 CBR 值要高于二級或者二級以下的公路,并且路堤的填料粒徑通常比路床的填料粒徑大,超出的粒徑大概在 0. 04 ~ 0. 06 m 之間,諸如此類的標準都需要嚴格依照合同的規定進行施工。
3.4嚴把原材料質量關
采購合格的原材料,從源頭控制,確保施工質量。建立原材料采購與驗收制度,在選擇原材料時,需要選擇信譽好的廠家提供的材料,且要對原材料的關鍵性能進行檢驗,符合技術條件要求的才可以采購使用。且對于原材料到貨也要進行檢驗,經驗收合格后才可以進場使用。防止由于原材料質量問題造成公路路面沉降等各種質量問題的出現。
3.5建立施工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對于施工用設備定期檢查與維護,發現設備有缺陷時,維修技術人員提前做好修復,防止設備帶病作業,給設備質量和使用壽命均帶來不利的影響。當設備出現故障時更不能延遲維修,必須立刻停止作業,待維修完成后再使用。在公路施工建設中,為了確保施工安全,要對施工區域按國家標準要求做警示牌,以保護施工現場。警示牌的材料一定要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在夜間和惡劣天氣下均易查看,且警示牌要立于施工現場前方1500m 的位置,以使得各通過車輛能夠有效減速,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在惡劣天氣下,要注意使用工程照明燈,并使用黃色的照明警示燈來提醒過往車輛,在施工結束后應注意逆車流進行信號標志的拆除,保證工人的安全。
4 結論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公路建設事業的繁榮,同時公路建設也為社會生產生活提供著更為便利的交通條件。然而,近年來,國內各地的公路路面施工中依然存在較多的通病,這些通病影響著公路的施工質量、成本、進度等,并為施工企業與社會帶來了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施工企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多策并舉,從而解決這些通病,進而將公路的質量與性能提升一個檔次,最終促進我國公路建設事業的長期發展與繁榮。
參考文獻:
[1]郭濤.高速公路改擴建方案選擇及路面再生標準研究[D]. 長安大學,2013.
[2]付威.公路隧道滲漏水機理分析及治理對策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2013.
[3]牛佳棠.農村公路養護及安全管理評價體系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