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學教育的逐漸普及,國內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但歷史責任意識缺失的問題卻日漸凸顯。大學生是重要的人才資源,是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而大學作為人才成長的關鍵時期,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培養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意識。因此,本文針對大學生歷史責任意識培養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歷史責任意識;培養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有所增長,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而如何才能培養更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也成為當前的一個熱門課題。盡管大學教育逐漸普及,有更多的學生可以享受到大學教育,但對于歷史責任意識的培養一直有所忽視。大學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其素質水平對于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意義重大。大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時期,必須重視起歷史責任意識的培養。
1大學生歷史責任意識培養的作用
1.1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經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但和諧社會的建設不只是經濟層面,還有精神文化層面,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教育。和諧社會的建設發展,是與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相符合的,是與新時代的發展相符合的,而這就給大學的教育以及人才的培養指明了方向,這同時也對大學生的成長提出了一定要求。當代大學生肩負著國家發展、社會和諧的歷史重擔,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過歷史責任意識的培養,能夠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進而實現高素質人才資源的高效利用。
1.2有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
自古以來,我們的文化傳統都對責任有著極高的推崇,儒家認為,每個人都必須具有一定的責任感。正是這樣的歷史責任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才培養出了許多偉大的英雄,比如 “五四”時期,我們的大學生站在時代前列,勇敢的發出自己的聲音,以此推動了整個社會的變革和進步。當前,我國正處在關鍵的轉型期,競爭是各個領域的重要特征。在這一形勢下,大學生要想迅速成長起來,并不斷的實現自我完善,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歷史責任意識。只有如此,才能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創新意識。實踐證明,歷史責任意識的培養能夠推動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進而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1.3有助于完善大學生的自我發展
對比高中時期,大學絕對是更加寬松、自由的,高校更多的是起到引導的作用,能否獲得成長,更多的還要看學生自己,能否把握來之不易的機會,實現自我發展。而學校的引導則建立在大學生是否擁有自我學習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能否抵擋住來自各方的誘惑,以及是否擁有承擔責任的能力等,而歷史責任意識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大學生成長的基礎。作為大學生,必須真正認識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怎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教育。很多時候,大學生對自我成長的要求較高,常常會出現定位不準確等問題,最后起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不斷加強歷史責任意識教育,能夠給他們以更加準確的定位,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2大學生歷史責任意識培養的有關措施
大學時光,可以說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更是自我成長的關鍵階段,這時候的大學生有著無比充沛的精力,對一切新事物都充滿了好奇,都想去接觸、去學習,但同時也存在著不成熟、幼稚,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對善惡辨識能力低等問題。因此,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大學生歷史責任意識培養。
2.1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
歷史責任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大學階段,青年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還有著很強的可塑性。針對歷史責任意識不強的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引導: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理想與現實的關系等??刹扇∞q論、宣講等各種形式,讓學生從思想層面有所啟迪,真正的認識到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意識到人是無法做到完全的隨心所欲的,只有將個人與集體的利益綁到一起,并為之不懈奮斗,才能實現自我的真正價值。當這種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后,就會有效地激發責任行為的出現。
2.2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
大學生都是充滿活力的,不僅對知識如饑似渴,更想要獲得整個社會的認可。在開展歷史責任意識培養時,應更多的去“引導”,而非“要求”。大學生在思想上雖然還不夠成熟,但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獨立的人格,對很多事物都有著一個基本的判斷和認識,以往在教育過程中,過于注重命令式的教育模式,總是禁止做什么,允許做什么,對學生自己想做的事卻很少涉及,這樣的教育質量并不高。可以說,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出來的人才,只會被動的接受要求,而缺乏最重要的思考、判斷能力,只有充分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培養他們的歷史責任意識,才能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貢獻。
2.3加強實踐活動的鍛煉
思想上的引導是一方面,同時還要加強實踐活動的鍛煉,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高校要組織各類教育實踐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對歷史、社會有一個更加正確的認識,比如各種榜樣人物的宣講、志愿者活動等;其次,通過親身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并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學生能體驗到什么是責任,并因此而獲得大家的認可,進而獲得成就感,能夠培養更加強烈的責任意識。比如,有的大學生到革命老區參加志愿活動,接受革命教育的同時,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精神滿足,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2.4強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更是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其影響甚至會貫穿人的一生。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要培養其歷史責任意識,讓其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一旦出錯,就將付出應有的代價,而不能為所欲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通過歷史責任意識教育,使他們懂得責任的重要意義,從而在其心靈深處刻下承擔責任的烙印。如此,才能做到對自我的認真反思,在走向社會后,謹言慎行,做到對自己負責,對整個社會負責。
3結語
總的來說,大學生歷史責任意識的培養對于社會的發展、進步都有著重要意義,在大學教育階段,必須重視歷史責任意識的培養,借助各種途徑,宣揚愛國主義、歷史責任等思想,激發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使其能夠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鄒燕矯. 歷史合力論:大學生社會責任感養成的理論探討[J]. 寧夏社會科學, 2014(6):149-152.
[2] 呂倜然, 張貞云, 楊曉君,等.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調查與分析[J]. 新西部, 2014(9):129-130.
[3] 王瑞霞. 當代大學生歷史責任意識提升路徑探析[J]. 才智, 2014(3):41-42.
作者簡介:
蔡郅郅,出生年月:1996年11月30日,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精確到市):廣東省韶關市,研究方向:歷史學,歷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