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選平
摘 要:調車作業人身安全方面存在主客觀方面的影響因素,在本文當中從這兩個角度進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作業環境、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業務素質、安全調車管理方面的影響。由此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調車作業;人身安全;影響因素;應對
調車作業在鐵路運營當中相當重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對調車作業人員不是很友好,因為勞動時間長、強度大、工作量大、作業對象多、作業組織復雜、作業方法靈活等等,這些因素都有潛在的危機蘊含,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誘發人身安全事故。因此針對性地研究分析影響調車作業人身安全的因素以及應對措施具有非常顯著的現實意義。
一、影響因素分析
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影響調車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相對來說是比較多,這里邊有一些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比如安全意識薄弱、業務素質不高、違章作業、設備存疑、環境影響等等。
(一)客觀因素
客觀影響因素方面主要就是在環境方面,調車作業的工作環境是相當艱苦的,風雨、雪霧、酷暑嚴冬是調車作業人員的常態,而且經常與運行當中的機車接觸,而且夜間也要工作。同時季節變化下特殊天氣情況影響調車人員的注意力和身體狀況。
(二)主觀因素
主觀因素方面就相對比較復雜了,具體而言包括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業務素質不強、違章作業、安全裝備不完善等等。
首先,安全意識薄弱,這個是非常典型的影響因素,在各個行業領域都是存在的,具體來看人的潛意識當中就存在不重視安全的情況,口頭上說安全,但是潛意識當中不重視,反映到具體的行為上就是違章作業等情況。比如現在強調安全生產責任制,也有安全生產法,但是還是要出問題,根本就是安全意識薄弱。比如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當中明確要求開車要系安全帶,但是很多司機朋友不系,典型的僥幸心理,當發生了事故時,后悔都來不及。調車作業當中也存在相似的情況,僥幸心理比較嚴重。
其次,業務素質不足,調車作業人員有很多并沒有經過鐵路調運方面的專業技能培訓,往往都是突擊培訓個把月就開始上崗工作,而且實際在管理當中的每班一題、每月一考等方式形式主義比較突出,獎懲機制也沒有切實的貫徹下來,組織結構固化,沒有學習的動力,部分從業人員業務技能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而調車作業相對來說危險性是比較大的,具體來說業務素質不行,在實際操作當中可能在抓乘、跳車等流程當中不能很好地判斷車速,很容易出現意外,而且調車作業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非常高,身體素質不好或者是因為客觀因素導致身體不適,在調車作業當中也容易出現意外,而且長期的調車作業會有職業病發生,如關節炎、腰間盤突出等。
第三,違章作業,違章作業根本原因還是上述所述的安全意識薄弱,當然進一步來看有管理層面的原因。實際上因為調車作業的特殊性,實際管理當中有明確要求進行安全檢查和嚴格的考核,但是不是貫徹落實了,是不是不留死角地進行了檢查,都值得商榷。在實際的調車作業當中調車長統一指揮作業,各個班組的調車作業人員按照按個的作業規程操作這些都對安全與否有很大的影響,但實際情況當中確實存在違章問題,而且有時候即便是看見了調車人員違章違紀都不予理睬。
如發生在我們蒲白專用線上的“2.25”調車人身事故中,事故主要責任人(工亡)就集中體現了以上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安全意識淡薄,作業人員不足盲目作業;其次個人業務能力較差,未對停留車輛是否過標進行確認,就盲目推進;第三,調車領導人(車站值班員)、機車乘務組與調車組集體違章導致了死亡一人的悲劇。
第四,調車作業人員安全防護方面有待提高,比方說使用不完善的設備、轉甩線堆放的貨物侵入界限、作業現場沒有達到安全作業條件、防護用品不全或有缺陷、安全設施不可靠、通信裝置不完善不可靠等等。
二、應對策略研究
(一)環境控制
在本節當中討論的應對措施并不是硬環境,因為調車作業的硬環境不可更改,但是軟環境方面卻可以優化改進,這里主要就是建立安全文化環境。安全調車作業能不能得到準確的執行,安全文化是最高的境界。通過安全文化來引導全體人員安全調車。安全文化必須要深入人心,安全意識薄弱,素質不足,心態不好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安全文化的建設程度。因此,要建立長效培訓機制體制,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生產的技能素質,了解并引導廣大職工的心理問題,適當疏導。使每個人提升安全意識,自覺去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搞清楚員工的培訓需求,分專業進行針對性培訓,如一線人員做技術技能培訓和理論培訓,管理人員做管理方面的培訓,進一步在培訓中結合實際的事故案例予以員工警示,提高其安全意識,同時開展各種安全文化教育活動和文化體育活動,構建安全文化,并用文化來凝聚人,引導人,提高人。把組織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不斷在學習中進步。
這里要注意組織結構的優化和人才隊伍的培養。具體來看必須要優選調車作業人員,具體來看思想素質要過硬、業務技能要熟練、身體素質要好、心理素質要強大。這樣的人才能適應調車作業的強度與難度。同時要建立培訓機制,強化新員工安全培訓,同時要對全體員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培訓,如上文所述要求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并且采取輪訓的方式進行培訓,不斷提高水平。進一步要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疏導調車作業人員的心理問題,同時結合黨團開展多樣化的文化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并疏導心理問題。
(二)管理控制
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完善考評機制體制、注重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方法、注重技術上的創新運用,強化安全檢查,強化安全事故預防應急演練等等。當然實際上目前調車作業當中這些都是常態,尤其是安全檢查更是管理當中的重點內容,但是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還是能發現違章問題。筆者認為這里關鍵還是違章違紀對于一線調車人員來說在僥幸心理的引導下,違章違紀的成本不高,而這可以推導出一個結論就是管理規章制度不落實,有制度不落實那就是形式主義。而違章不出事故還好,一旦出了事故產生的后果難以想象,因此要強化監督管理,盡管監督管理不是萬能的,但是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違章問題。從源頭上加強督促管理人員現場履職監督義務,但是這里邊有一個困難就是人力沒辦法保證無死角地安全調車作業監督,這需要靠技術手段來改進。必須要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把責任和利益掛鉤,來完善獎懲機制和績效考核機制,提高違章成本,并樹立正面典型來引導一線職工、管理人員重視安全調車作業,把安全調車作業放在首位。
所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要在現有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去研究分析現有的調車作業流程,圍繞安全調車這一目的,不斷優化重組管理制度和作業流程,并且要廣泛地向一線人員進行公示和培訓,培訓當中重點以違章事故案例來進行教育引導,同時按照上文所述,把考評機制完善起來并切實落地實施,切實做好獎懲,在保證作業人員福利穩步提升的基礎上用獎懲來突出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用績效來引導安全調車作業。
(三)技術控制
現在是電子信息技術大爆炸的時代,用現有的技術來改造調車作業,比如將每個作業人員的年齡、工齡、技術等級、生理狀況、心理狀況、醫療狀況等信息納入到管理系統當中,運用大數據技術預測作業人員的生物節律和作業安全周期,這樣可以方便管理并合理安排工作。實現班組排班的優化,并且用技術手段來實現對作業人員的實時監控,減少人力監督的耗費同時,可提高監督管理的水平,若發現存在不正確的行為,系統報警并通過終端設備向作業人員發出告警提示,同時也用技術手段來盡可能地改進作業環境,比方說降低噪聲、提高照明條件等等。
例如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每年秋冬季都有持續性的團霧天氣,這種外在環境對于調車作業安全風險非常大,如何保障這種天氣下安全調車是一個難點。在技術的投入上實現了這種團霧天氣下的安全調車作業。車站值班人員在車站信號樓通過調車移動音視頻設備對調車現場進行實時調控,可以同時監控作業人員,撤安防溜、確認脫軌器、專用線大門開啟狀態、非集中區道岔開通情況、加鎖情況等都能夠在室內平臺上悉數掌控。調車移動音視頻設備改變了以往管理人員室外跟班監督的狀況。室外調車人員安撤防溜措施完畢要向車站值班員報告鐵鞋、緊固器安防位置和編號,作業當中必須要開啟移動記錄儀對作業結果進行視頻傳輸,車站值班人確認后現場人員才能離開。如果實時的視頻傳輸出現問題,要兩人互檢確認并且使用移動記錄儀對作業情況進行攝像記錄,車站值班員到現場進行核對確認。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調車作業相對比較特殊,這種特殊性表現在人身安全影響因素多,包括作業環境、人的安全意識、業務素質、管理技術水平等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對安全調車作業的管理要求非常高。在本文當中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分析,可能存在不足,但是也希望有參考價值,并希望同業內人士共同討論交流,提高安全調車作業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毅,王希良,朱秀嫚,等.基于聯系數的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在調車作業安全評價中的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3,33(6):1550-1556.
[2]張斌.鐵路調車作業人身安全綜合評價的研究[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6,25(12):4-7.
[3]尹少凡.朔黃鐵路調車作業的安全風險預控 ——以車站貨場調車作業安全問題為例[J].科技展望,2016,26(30):311.
[4]馬芳.鐵路調車作業習慣性違章的原因及防范對策[J].科技展望,2017,27(1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