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梅
【摘 要】目的:對妊娠期高血壓產婦實施剖宮產治療所取得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12月間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壓產婦為對象,按隨機分配方式分參照組和實驗組各43例,參照組選擇陰道分娩,實驗組選擇剖宮產,觀察兩組分娩結局。結果:參照組中,成功分娩率是93.02%,實驗組成功分娩率是100.00%,兩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P<0.05),參照組中,健康的新生兒共38例,殘疾4例,死亡1例;實驗組中,健康的新生兒共42例,殘疾1例。兩組新生兒的健康狀況相比有一定差異(P<0.05)。結論:對妊娠期高血壓產婦臨床采取剖宮產可大大提高成功分娩率,且安全性更高,對于符合手術指征者可首先選擇該術式。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剖宮產;治療分析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種疾病,該病的發病率約為20%,是產科臨床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疾病之一,可給產婦的身體健康及其分娩結局等帶來不良影響,也是導致產婦與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因素[1]。所以,找出降低妊娠期高血壓風險的有效辦法對提高產婦及新生兒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提高成功分娩率的關鍵手段。剖宮產作為妊娠期高血壓產婦一種能夠有效提高成功分娩率的分娩方式,其安全性也得到了臨床較為廣泛的認可[2]。對此,本文旨在對妊娠期高血壓產婦實施剖宮產治療所取得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以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12月間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壓產婦為對象,按隨機分配方式分參照組和實驗組各43例,參照組產婦年齡范圍為22~38歲,中位數(29.64±3.12)歲;孕周范圍36~42周,中位數(38.46±1.32)周;血壓水平為140~200/85~110mmHg;初產婦29例,經產婦14例。實驗組產婦年齡范圍為21~39歲,中位數(28.87±3.42)歲;孕周范圍37~42周,中位數(38.87±1.53)周;血壓水平為140~200/85~110mmHg;初產婦31例,經產婦12例;本組產婦無心臟病、糖尿病及精神障礙等癥狀存在,對本組研究皆知情且簽署同意書。兩組基礎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產婦在入院后均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為妊娠期高血壓后進行相關的對癥治療,并告知產婦治療的目的、方法及可能取得的效果或不良反應等,每天做好產婦血壓水平的監測工作,給予針對性降壓治療。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采取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分娩方式,其中,對照組引陰道分娩遵循“自然分娩”的原則,不予以剖宮產;實驗組則在腰硬聯合麻醉下使產婦處于麻醉狀態后,采取下腹部橫切口手術方式實施下段剖宮產手術,并于10分鐘之內把胎兒取出,在手術整個過程中嚴格監控產婦血壓情況,使其血壓指標控制在130~165/80~95mmHg之間。最后觀察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和臨床癥狀。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分娩的結局進行觀察,統計成功分娩率;在分娩結束后,評價兩組新生兒健康狀態,并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包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行檢驗,若P<0.05,則代表組間的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兩組產婦的成功分娩率
參照組中,成功分娩率是93.02%(40/43),實驗組成功分娩率是100.00%(43/43),兩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P<0.05),其中,參照組3例未能成功分娩的產婦中,產婦死亡2例,占總數的4.65%,胎兒死亡1例占總數的2.33%。
2.2 觀察兩組新生兒的健康狀況
參照組中,健康的新生兒共38例,占總數的88.37%,殘疾4例,占總數的9.30%,死亡1例,占總數的2.33%;實驗組中,健康的新生兒共42例,占總數的97.67%,殘疾1例,占總數的2.33%。兩組新生兒的健康狀況相比有一定差異(P<0.05)。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屬于一種高危產科疾病,其臨床癥狀表現主要為產婦的皮膚出現水腫和血壓異常升高,一些產婦還可能有蛋白尿情況出現,且病變多為全身性反應,對產婦心臟及腎臟等臟器功能均可帶來直接的不良影響[3]。妊娠期高血壓不單單對產婦個人的生命安全有著較高的風險,對新生兒生命健康也有著極大威脅。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因素十分復雜,可能和產婦的內分泌情況及自身營養狀況等有著直接的關系,該病也是造成新生兒殘疾的重要誘因,大大降低新生兒的生命質量。所以,妊娠期高血壓的產婦要想改善其妊娠解決,選擇恰當的分娩方式十分重要,且合理的分娩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安全風險,改善妊娠結局,提高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命質量[4]。
本文對妊娠期高血壓產婦采取自然分娩和剖宮產術的治療情況進行對比,從結果可見,采取剖宮產術治療的實驗組成功分娩率是93.02%,實驗組成功分娩率是100.00%,兩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P<0.05),其中,參照組3例未能成功分娩的產婦中,產婦死亡2例,胎兒死亡1例。對新生兒情況進行觀察,參照組中,健康的新生兒共38例,殘疾4例,死亡1例;實驗組中,健康的新生兒共42例,殘疾1例。兩組新生兒的健康狀況相比有一定差異(P<0.05)。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對妊娠期高血壓產婦臨床采取剖宮產術治療能夠大大提高成功分娩率,改善產婦及新生兒結局,有著更高的安全系數,所以在臨床中可推薦妊娠期高血壓產婦根據手術指征有限選擇剖宮產術。
參考文獻
黃葵,孫玲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剖宮產臨床治療[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63+68.
袁慶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剖宮產的麻醉方式與麻醉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2):132-134.
高瑩.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剖宮產應用價值[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8,33(07):127-129.
吳利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剖宮產臨床治療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