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謙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檢測的無償獻血者接受綜合預防性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在我站接受健康體檢的研究對象74例,以隨機分組方式分成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37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血液檢測干預;觀察組實施預防性干預。對比兩組差錯性事件發生情況、無償獻血者對干預模式的滿意度、干預前后相關指標了解程度調查得分的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差錯性事件僅出現1例,少于對照組的5例;無償獻血者對干預模式的滿意度達到94.6%,高于對照組的81.1%;干預前后相關指標了解程度調查得分的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液檢測無償獻血者接受綜合預防性干預,能夠提高血液檢測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減少差錯性事件的發生,使廣大無償獻血者對血液檢測期間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水平提高。
【關鍵詞】血液檢測;預防性干預;因素;影響
【中圖分類號】R8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
在臨床檢驗科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當中, 血液標本已經成為最為常見的一種標本,血液檢測的結果,疾病的診斷,和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以及評價治療效果,提供可靠而客觀的參考依據,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保證血液標本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顯得十分關鍵,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所采集的血液標本的質量很難完全得到保證,會使血液檢驗的結果出現一定的異常和偏差[1、2]。本次分析血液檢測無償獻血者接受綜合預防性干預的臨床價值。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站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間無償獻血的研究對象74例,以隨機分組方式分成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37例)。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發病至入院時間1-8天,平均3.4±0.8天;無償獻血者年齡19-67歲,平均35.6±6.4歲;觀察組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發病至入院時間1-7天,平均3.5±0.7天;無償獻血者年齡19-68歲,平均35.4±6.3歲。數據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血液檢測干預;觀察組實施預防性干預:在采血操作開始前需要加強對健康體檢者的宣傳教育工作力度,獻血前為其提供清淡飲食,同時說明采血后飲食注意事項,嚴禁進行劇烈的運動。盡可能選擇對側上肢進行血液標本的采集。采血操作人員必須保證技術不嫻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定針落針不準確、反復穿刺操作等情況的發生。血液檢測所需要的儀器,應該定期進行維護、校準、維修,對不同類型樣本需要進行嚴格的分類檢測,并對存放時間、檢測條件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加強相關人員培訓,并定期組織考核,使其對各項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項、各項檢測的窗口期等問題進行全面的掌握,從而確保血液標本在采集完成之后,能夠及時、妥善的送檢。對于一些不合格的樣本,應該考慮盡快重新進行標本采集,以保證參考數據的準確和真實性。
1.3 觀察指標 (1)差錯性事件發生情況;(2)無償獻血者對干預模式的滿意度;(3)干預前后相關指標了解程度調查得分的改善情況。
1.4 滿意度評價標準 在無償獻血者離開前,采用不記名打分問卷(滿分為100分)進行調查,按照以下標準進行。滿意:≥80分,基本滿意:<80分且≥60分,不滿意:<60分[3]。
1.5 數據處理方法 計量資料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 P<0.05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數據。
2 結果
2.1 差錯性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差錯性事件僅出現1例,少于對照組的5例,兩組差錯性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7%和13.5%,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無償獻血者對干預模式的滿意度 觀察組無償獻血者對干預模式的滿意度達到94.6%,高于對照組的81.1%,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干預前后相關指標了解程度調查得分的改善情況
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相關領域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對臨床血液檢測結果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包括:① 無償獻血者自身問題是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偏差的一個主要因素,以飲食存在問題在臨床上最為常見。② 體位也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可能導致相關檢測結果不準確,以與蛋白質相關指標表現的最為明顯。③ 抗凝管使用不當和檢測不及時,也會使誤差增大,甚至導致血液檢測結果完全失真。④ 標本采集后沒有能夠及時的送檢,或送檢期間沒有對樣本進行合理保護,發生震蕩或長時間光照,也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4、5]。本次研究證明,血液檢測的無償獻血者接受綜合預防性干預,能夠提高血液檢測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減少差錯性事件的發生,使廣大無償獻血者對血液檢測期間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水平提高。
參考文獻
張明, 郭艷麗, 于成龍.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6):883-885.
連文萍, 杜莉娟.分析影響血液檢測結果的因素及預防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1(21):4315-4316.
姜月紅.血液檢驗標本出現誤差的影響因素及防范方法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8):112-114.
黃苑.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24):178-179.
雷剛,楊惠珍,田京珠,許小玲.芮城縣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6,10(1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