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摘 要:隨著城市建設與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土地問題。土地利用與管理是成為我國自然資源的重要工程,成為人們與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課題。我們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思維,做好土地規劃與管理工作。基于此,文章從多個角度與層面就新形勢下的土地利用規劃理念和方法進行深入分析,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 ;土地利用 ;規劃理念 ;方法
引言:隨著新一輪全國土地利用規劃編程工作的全面開展,土地利用規劃理念和方法已經成為相關學者與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課題。如何開展土地規劃與利用問題,不僅對我國經濟社會具有重要影響,同時也是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文章就新形勢下的土地利用規劃理念和方法進行分析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新形勢下土地利用規劃的新理念
自改革開放以來,先后進行了以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輪土地利用規劃改革,使得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我國社會經濟與政治具有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1996年我國啟動了第二輪全國性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土地管理部門也完成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平,與第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相比較,其第二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質量得到明顯提高【1】。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中還是存在一系列問題,對指標的硬性規定太負責,對于人口城鎮化的預測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與不合理性,使得我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質量沒有明顯的提高。針對前兩次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的具體情況來分析,針對當前新形勢下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任務,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理念已經發生變化,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由原來單一的規劃目標轉變為多個目標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的新理念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它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應用價值。一方面是自然、生態資源的消費和占有過程,另一方面各個領域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物、廢水、廢氣以及污染排放等。上兩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其中心目標單一,只是單純地促進經濟發展或者是保護耕地等,并未社涉及到自然生態環境與環保方面的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我們現在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達到生態合理性、經濟有效性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性的多種目標,必須轉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理念,在保護耕地的同時還要注意生態修復,所謂的生態修復指的就是在退化的生態系統基礎之上通過科學技術手段進行修復和重建的過程,可以說生態修復既包括它本身所消費的自然資源以及社會資源,還包括有各個行業所產生的廢棄物這個過程。其根本目的就是恢復已經順壞或者退化的生態系統,保證生態系統的良好功能與促進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發展。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中,必須突出多個目標,深入了解與掌握國家耕地保護政策與相關環保工作要求,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必須與生態環境相協調【2】。
其次,注重科學布局用地空間,強調自然環境發展與空間布局的一致性。伴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對于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導致地下水被污染的程度越來越高。當前我國進入工業化發展的快速時期,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著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而且就生態污染問題的有效治理,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必須重視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上兩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未認識到這方面內容,且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空間結構與空間布局認識程度不夠。對于新一輪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來說,必須根據《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技術測規程(試行)》中對土地用途區域已經土地性質進行劃分,對城鎮用地與農業用地進行明確劃分。前兩次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于不確定道路和其他用途用地之間的邊界,導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與后期管理中出現各種矛盾,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與社會穩定。因此,在新一輪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程過程中,必須將土地類型的用地數量與土地用途的空間布局至于相同重要的高度,且處理好與自然生態環境的空間布局的關系,多聽取城市規劃空間布局的相關經驗,為后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提供數據支持。
二.新形勢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方法和建議
首先,指標分配方法的科學化。目前,土地作為資源投入為工業生產所占用,也就是說在傳統領域中只是對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的消耗,但是當前土地資源也被納入到工業生態占用領域中。被占用的土地一部分可以通過復墾治理得到恢復,工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物一部分可以由土地的生態功能加以分解和再利用。規劃指標分配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的一個重要內容,從恢復生態學的理論和原理角度來說,規劃部門應該制定和出臺指標分配體系模型,綜合分析影響關系指標分配的各種因素,必須尊重自然規律,以自然為主導,充分掌握與了解生物與生物因子之間的聯系與內在規律。自然界物種的共生、互惠與對抗關系等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屬性,提出最為關鍵的幾個因素作為關系指標分配模型的參數,減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外部因素的干擾,并且設置各個參數的最高值與最低值,將其運用到生態修復工作中,根據各個地區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編制措施,以此保證規劃部門的公正性與權威性【4】。
其次,處理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矛盾與聯系的眼觀看待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城市規劃之間的關系,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弊端,土地規劃與城市規劃一直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嚴重影響這城市建設與土地管工作。因此,在新一輪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必須處理好土地規劃與城市規劃之間的關系。加強土地管理的立法工作,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提高土地規劃的法律地位,同時協調土地規劃與城市規劃之間的矛盾。制定與新形勢下土地規劃規劃標準相適應的城市規劃分類,一直以來土地規劃常被城市規劃做左右,處理加強土地規劃立法外,還需要土地規劃自身的改革,制定與法律相適應的土地規劃規則,保持土地規劃的權威性與嚴肅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土地資源是我國社會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與根本保證,同時對社會其他各個領域的發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文章從多個角度與層面就新形勢下的土地利用規劃理念和方法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新形勢下編制土地利用規劃的新理念與相關建議。
參考文獻:
[1]錢文榮,葛雄燦,姜炳三;農村土地利用規劃的預測方法研究──兼論合理解決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增長的矛盾[J];浙江統計;2018年02期
[2]楊偉;袁哨麗;廖和平;;淺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及其銜接與協調[J];安徽農業科學;2018年17期
[3]蔡玉梅;鄭偉元;賈克敬;楊楓;;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探討[A];21世紀中國土地科學與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土地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4]李閩;余振國;;土地利用規劃與風景名勝保護研究——土地利用規劃及其環境影響評價的風景名勝視角[A];中國地理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5]謝花林;李秀彬;;生態安全評價法和GIS在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A];201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6]吳洪濤;申勝利;項家岫;任效穎;;面向規劃實施管理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A];21世紀中國土地科學與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土地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