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霞
摘 要:新聞報道只有不斷提升輿論引導能力,才能把握好報道大局,真正成為黨和人民的喉舌,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時代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力和自信是做好輿論引導的思想根基,貼近大局和大勢是做好輿論引導的認識前提,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是做好輿論引導的價值內涵。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新時代加強新聞輿論正確引導工作,是新聞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理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新時代;新聞報道;輿論導向
新聞輿論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占據著關鍵地位,是意識形態最前沿的部分,也是意識形態工作中的關鍵內容。輿論導向的正確把握嚴重影響著個人、家庭、社會與國家。而作為新聞媒體的工作者,要積極努力地將正確的輿論導向進行把握,并將輿論導向的積極意義充分發揮出來。
一、輿論宣傳工作的現狀
1、輿論宣傳工作脫離群眾
在新聞媒體的報道過程中,通常群眾喜聞樂見的事件很少在新聞報道中提及,而新聞報道中的內容又大多是群眾提不起興趣的事件。領導的鏡頭較大程度的蓋過了百姓的畫面,而會議新聞多、基層宣傳少的現象也古來有之。這種不將群眾的喜好內容進行合理重視的新聞報道現象,使輿論媒體不能對群眾評論的積極正確輿論及時作出支持與肯定,極大影響了群眾發表正確輿論的積極性。而對于錯誤的影響社會安定和諧的社會輿論,新聞媒體也沒有做到及時有效的澄清、疏導。最終導致了媒體宣傳與人民大眾向脫離的現象,使媒體傳播不能達到理想的傳播結果。
2、片面追求經濟效益
新聞媒體最根本的發展目標是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而部分媒體在進行新聞報到時,為提高收視率以及轟動效應,對經濟效益給予了過高的關注;甚至有些新聞媒體為了實現廣告創收的增加,沒有給予社會效益應有的重視,而是過多的追求經濟效益,使輿論宣傳的時效性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類一味忽略社會效益的情況,是新聞媒體社會責任以及政治責任缺失的真實寫照,極大的危害著社會以及大眾對輿論的信心。
3、對偏激輿論的回應不及時
新聞媒體的輿論具有開放性、互動性以及受眾分散性的特點,尤其是網絡輿論。網絡新聞媒體輿論相對來說更加難辨真假、魚龍混雜,嚴重干擾著主流思想的順利傳播。不只受魚目混雜的網絡輿論的影響,一些主流媒體自身也沒有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不能對干擾主流思想的網絡輿論及時進行抨擊和引導,使新聞媒體輿論在短時間內出現混亂的現象。嚴重阻礙著黨和政府的社會事業建設,甚至直接影響社會安定。
4、對熱點輿論的處理應對不及時
在人民文化素養普遍提升的今天,社會“焦點”、“熱點”等問題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而在對熱點問題的把握上,我們考慮更多的是熱點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通常對現有的矛盾、問題等采取消極回避的對待方式,不能將輿論導向的主導權緊緊把握住,導致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現有矛盾的基礎上造謠生事,將新聞媒體報道輿論復雜化,使社會的安定和諧受到威脅。
二、加強新聞報道輿論導向的途徑
1、堅持馬克思主義道路
馬克思主義觀念是新聞媒體業在進行輿論宣傳階段要始終堅持的觀念,立足于人民群眾的各種利益,使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效果得到有效的實現。此外,在進行新聞媒體宣傳的過程中,要將過于浮夸的部分合理取締,并選取其中正面的具有正能量的內容進行宣傳。對于報道中的具有批判性或者有負面情緒的內容,要把握好報道的時機,以免對人民群眾的認知起到錯誤的引導作用。只有在報道過程中,合理對各種新聞事件進行把握,才能更好地實現我國經濟的穩健發展,從而滿足各種社會需求。
2、運用合理的引導方法
輿論引導是可以與電影、文學、戲劇等各種表現形式相結合的具有較強藝術性的引導方式。在實際的輿論引導過程中,應確保新聞媒體內容的感染力與吸引力,使新聞報道的宣傳效果達到理想目標。因此,在對新聞媒體進行宣傳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與圖片、標題以及語言等有機結合的方式,將人民群眾的注意力強有力的吸引過來,使新聞媒體所報道的內容逐漸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新聞。
3、始終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加強正面報道
客觀、真實和公正,這是新聞報道的價值所在,如果喪失了這個原則,那么新聞的精神便會蕩然無存,甚至會導致嚴重的負面作用,虛假的新聞報道和不良的輿論引導,會擾亂視聽、誤導公眾,更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所以,新聞報道一定要真實,避免個別媒體記者追求轟動效應,制造捕風捉影、夸大歪曲宣傳、編造事實的報道發生。在新聞報道過程中,要做到真實、公開、公正,避免報道虛假新聞欺騙群眾,絕不能隨意評判新聞事件,刻意炒作新聞事件,要向受眾傳播真實、可信的新聞,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使公眾了解事情的真相,形成健康的輿論氛圍,進行正面報道,弘揚和傳播充滿正能量的政治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
4、強調選題把握新聞亮點,深入全面調查
在新聞報道過程中,一定要報道新穎、新鮮的新聞,不能夠將那些已經陳舊的事件作為報道內容,要反映眼下問題,要感知受眾的新聞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解決民眾關心的問題。新聞的選題要把握時代特點,要深得受眾喜歡,在報道中要能夠激濁揚清,有獨特的視角和眼光,要有記者的職業敏感度,善于將那些典型事件和任務報道出來,引發社會反響,從而達到抨擊假惡丑、弘揚真善美的目的。新聞報道的輿論引導作用巨大,新聞報道的評判往往能夠引發輿論,所以要力求輿論報道的真實可靠,所以新聞人要深入調查事件,不能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要挖掘真相,對事件深入地調查追究,全面報道新聞信息,使新聞報道真實可靠,讓輿論引導更加正確。新聞報道過程中,要堅持唯物辯證法,兼顧主次,對新聞進行多層次的剖析,讓新聞事實更加明顯地呈現在受眾面前。
5、新聞工作者應樹立職業精神
受市場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各種因素對新聞工作者的誘惑非常大,導致了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堪憂。在此條件下,各新聞媒體工作者要保持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重心。只有始終保持這種工作態度,才能使自己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做到廉潔奉公、公平公正,從而真正維護新聞媒體報道工作的真實有效性。就目前的新聞媒體報道現象來看,存在許多虛假報道等各種不負責任的宣傳報道內容,對新聞媒體業的市場形象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各新聞工作者要在確保新聞報道內容真實客觀的基礎上,避免道聽途說、惡意炒作等虛假行為的出現。新聞工作者在將相應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之前,要深入到新聞現場中去,真正以人民群眾為依靠,設身處地的進行調查、報道。此外,更有甚者,一些新聞工作者不顧自身的社會影響力,收受賄賂,完成喪失了作為新聞媒體工作者的職業道德。還有一些電視臺受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作用下,通過承包制度,在贊助人或者企業中獲取大量的贊助或廣告費用,從而在進行新聞媒體報道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贊助方的制約。由此,各新聞媒體工作者要始終保持自身良好的職業道德,為社會大眾宣傳真實有效的新聞內容,從而將正確的輿論導向有效地把握。
結語:新聞業中的輿論導向是一把雙刃劍,正確的輿論能夠促進社會的團結,可以有效對人民群眾產生鼓舞作用。而錯誤的輿論則不僅對新聞媒體業自身的發展非常不利,也會給黨和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災難。因此,在新時代下新聞工作者應該加強新聞報道輿論導向功能。
參考文獻:
[1]黃小星.新聞評論在輿論導向中的重要作用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6,2(6)
[2]何曉藝.新聞報道輿論導向功能的策略分析[J].活力,2017(21)
[3]張子清,劉潤東.媒體新聞輿論引導能力改進路徑及對策分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v.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