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劍
歷史是一門比較嚴謹文字型的課程,學起來較為枯燥,重點知識還需要背誦下來,導致有一些學生甚至不愿意學習。同時,也有一些教師誤以為歷史的學習應是以記憶為主,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育。這種教學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涌現大片只會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的學生,而互動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能夠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互動形式單一,缺少學生互動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兩個主體,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也應該圍繞這兩個主體來進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課堂互動表現為師生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基本上僅限于小組間的討論。因為一部分教師認為學生間的互動往往停留在表層,很難深入到問題的核心,這樣既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也不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很多教師仍舊熱衷于與學生個體和班級群體間的互動。在這種形式單一的互動教學中,學生的參與面縮小,交流機會變少,不利于良好教學氛圍的形成,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互動流于形式,內容缺乏深度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一部分教師熱衷于使用填空式、反問式等封閉性的提問來加強互動,不少問題內容缺乏深度,既無法啟發學生深入思考,也無法促進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這種互動是一種表層的互動,“形”動而“意”不動,使得師生間互動流于形式,沒有深刻思想的交流,也沒有內心情感的溝通,必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互動目的不明確,教師主導薄弱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一般需要教師設計好互動內容,主要以學生交流討論的互動合作形式為主。但是,有些教師在學生互動中沒有把握主線進行主導,缺乏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從而導致學生互動缺乏目的性。與此同時,教師由于未能有效參與互動,就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在互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及時糾正,使得互動效果大大降低。
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
1創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課堂對教師和學生來說是共同學習的平臺,師生之間相互了解才是關鍵,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各自的角色作用。教師要明白,與學生創造出融洽的關系對教學質量有很大的改良作用。師生關系處于比較和睦的狀態下學生會感覺更加輕松,學習起來沒有太大的壓力,和教師互動就像是一個交朋友的過程。學生會逐漸適應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氛圍,對歷史的學習更加有信心和樂趣。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給學生營造和諧向上的學習環境,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讓教與學變得更加簡單和容易,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2教師要做好課前的預備工作
好教師不但要好好上課,更重要的是對于每節課都要提前做好課程計劃安排,提前想好互動的形式和方案,對于互動環節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要提前想好應對政策,以免正常上課時節奏被打亂。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問互答的環節之外增添多一點和歷史有關的游戲環節。在了解學生學習狀態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分步分組地引導,讓學生盡快融入歷史學習的主題,教師監督學生把握好學習節奏,以最好的學習狀態上完這節課。比如教師在上課前可以提示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提前預習一下,對里面的精彩內容先進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在上課時可以讓有意向的學生現場表演,根據課本情節內容來進行自己的表演,增強大家對歷史情節的印象,有助于歷史課程的學習。
3采用情景教學法
筆者一直注重情景教學,過去常對我的學生說:“處在這樣的時刻,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在后來新課程培訓的觀摩課上,我看到有教師這樣表述:“如果你是某某人,你怎樣激勵你的部下怎么做?”雖然都是情景教學,但筆者過去更多注重的是從普通人的方面來考慮的、提問的,而別的教師的設問是從一個領導者的角度來考慮的,這是我過去不曾有的,而這一點在教學中也是有益的,因此我嘗試著在我的課堂中引入這類的設問。在講到“商鞅變法”的內容時,內容之間很難找到巧妙的過度,恰好前不久我聽了一節“商鞅變法”觀摩課,我覺得那個老師處理得很好,就來了個移花接木,克隆一下,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當時的一名指揮官,你怎樣激勵你的部下去殺敵?”通常聽到的應該是升官發財之類的獎賞,從而轉入變法內容之——獎勵軍功。提問這個問題是在一個有很多同學個性都特張揚的班級。偶爾有一﹑二個舉手,我們拿稀世珍寶般對待他們,所以在我連問兩遍之后,終于有人舉手了,我想救場的主兒來了,他回答完后,把我給“震撼”了,他說:“兄弟們!努力殺敵呀!殺死他們后,我們就可以回家抱老婆了!”面對學生超越年齡空間的思維模式,我無奈地裝聾作啞,一臉嚴肅。下課后,筆者在辦公室里跟同事們談起了這件事,試圖與其他同事探討一種情景教學中不偏離教學主題而又不失生動性的方法,尋找一種類似于遇到特別情況下制定的緊急預案這樣的東西,讓我們教師在這種情況下能更好地“化險為夷”,保證課堂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結語:
在初中歷史互動教學不僅加強了教師和學生的溝通還對學生本身的學習互鑒有莫大的益處。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送同學互相探討,得到更豐富深刻的知識,同時全方位加強了學生整體素質,對教師的教學經驗也有很大作用。教師要提供更多良好的學習渠道給學生,以互動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興趣點,活躍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