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香

【摘 要】目的:分析個性化護理方案在小兒支原體肺炎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8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4例,分別進行常規性護理、個性化護理,對比兩種護理方式下臨床護理效果、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觀察組患兒肺部恢復情況更好,且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不良狀況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支原體肺患兒進行個性護理可提升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有應用價值。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方案;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療效
肺炎支原體感染為兒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支原體為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和人體某些組織之間有相同抗原,感染機體之后人體會產生一定抗體,危及免疫系統、心、腦、腎等各種臟器。臨床多表現為持續性發熱和干咳,部分患者會出現腦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貧血[1]。除進行合適的治療外,良好的護理方式也十分重要?,F分析合理干預對支原體肺炎的患兒的效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88例為研究對象,對照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5.13±1.20)歲,病程3d~3個月,平均病程(1.20±0.35)個月;觀察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5.20±1.17)歲,病程4d~3個月,平均病程(1.15±0.27)個月,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等情況無較大差異,可進行對比。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通過血常規、尿常規血清酶聯合檢測并確診,所有患兒年齡均在10歲之下,所有患兒或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有嚴重心肺和其它內臟疾病患兒,因語言精神因素無法配合治療的患兒,有溝通障礙患兒。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輔助性檢查和綜合治療。對照組患兒在此基礎上進行疾病宣教、用藥護理、心理輔導。
觀察組患兒主要為個性化護理方式。首先為患兒進行整體性分析,主要為心理、病情、身體狀況。之后依據患兒自身狀況進行個性化護理。
對出現咳嗽的患兒可采用少量止咳糖漿治療;痰液粘稠較難咳出的則可為其輕輕吸痰,對影響呼吸的則要采用超聲霧化吸入。咳嗽作為排泄分泌物、促使炎癥吸收的保護性反應。無咳患者則要經常轉換體位,輕拍、由上之下拍背促進分泌物排出。
發熱護理:護理人員要時刻監測患兒體溫、心率、呼吸??梢罁w溫不同制定測量間隔次數。體溫較高者可每小時進行測溫,出現異常立即處理。在體溫38℃~39℃可采用溫水(32℃~34℃)擦臉、30%~50%乙醇擦頸部、腋窩,冰袋敷前額,在體溫38℃以下可鼓勵患兒多喝水,不進行退燒處理。效果不好時可進行藥物處理。
飲食護理:對患兒發熱或口腔發生異味時、嚴重口腔潰瘍時,護理人員可采用呋喃西林進行漱口,也可叮囑其減少刺激性食物攝入。指導患兒進行運動鍛煉、提升抵抗力,促使其早日恢復健康。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顯現:X線檢查肺部陰影未縮小,患兒咳嗽和哮喘音等癥狀均有顯著緩解,同時患兒體溫處于正常范圍之內。有效:采用X線檢查肺部陰影有一定程度縮小,治療后患兒咳嗽和肺部哮喘音得到明顯緩解,體溫恢復正常。無效:患兒癥狀并未改善。2)分析患兒不良反應情況,主要分析游走性關節痛、非特異性肌痛、腸胃反應和靜脈炎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處理支原體肺炎患兒88例數據,χ2檢驗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資料(n,%),以t進行計量數據檢驗(±s),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患兒護理干預后臨床效果
觀察組患兒肺部恢復情況更好,且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患兒各種不良反應狀況
觀察組患兒不良狀況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肺炎支原體侵襲人體之后會寄生于機體細胞,由于小兒體制弱,同時抵抗能力較差、呼吸系統并未完全發育完善,因此極易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之后多會出現干咳、進而侵犯多個器官、系統,最后形成小范圍流行[2]。
此種疾病現階段多采用抗生素治療,因此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繼而可降低治療依從性,強化小兒支原體肺炎護理,分析護理有效方式便十分重要[3]。在本次護理過程中,采用個性化針對性護理,和常規性護理相比,此種護理方式更有針對性?;純涸诎l生咳嗽后,依據痰液和咳嗽劇烈狀況分別進行不同護理方式;依據發熱情況不同,采用外敷、喝水等護理方式,最終以降溫、退熱為主。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極易出現神經系統侵襲,因此護理過程中嚴格分析患兒身體狀況,確保呼吸通暢[4]。飲食為患兒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次護理中依據患兒口腔狀況,減少刺激食物或搭配合理營養食物,確?;純籂I養充足。和其它護理方式相比,個性化護理更為重視分析患兒狀況,依據臨床癥狀進行護理。此種方式可極大減少護理盲目性。研究發現,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個性護理護理后,臨床療效提升顯著[5]。分析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兒總肺部恢復情況更好,且總有效率97.73%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知,為患兒采用個性化護理之后,由于針對性高,因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總有效得到提升。觀察組患兒不良狀況發生率更低,數據差異可形成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可知,由于護理方式的針對性,因此患兒不良反應更少。
綜上所述,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個性化護理時,有效率更高,不良反應更少,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何春燕.個性化護理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療效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05):696-697.
[2] 趙曉衛.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04):227-228.
[3] 姬華.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3(32):6423.
[4] 吳扣芳.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心理醫生,2016,22(34):189-190.
[5] 汪恒娜.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05):90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