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瑩 相欣 張晶晶


【摘 要】目的:觀察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內分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分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結果:觀察組基礎護理、操作技能、風險預防、護理態度評分,分別為(93.71±2.00)分、(94.50±2.18)分、(96.78±1.54)分及(94.69±0.99)分、環境風險、其他風險發生率為2.17%,用藥風險、護患矛盾均未見發生。對照組各項評分分別為(82.13±3.17)分、(79.50±3.64)分、(78.44±3.03)分及(84.14±3.80)分,發生環境風險者占10.87%、發生用藥及其他風險者占8.70%、發生護患矛盾者占6.52%。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有助于提高內分泌護理質量,減少護理風險。
【關鍵詞】
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內分泌護理;護理風險
內分泌疾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缺乏自我護理能力,機體抵抗力低,對護理質量的要求高。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有助于提高內分泌護理質量。本文于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內分泌疾病患者中,隨機選取92例作為樣本,闡述了持續護理質量改進的方法,觀察了改進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分組,觀察組性別:男/女=27/19,年齡(69.95±20.70)歲,疾病類型:甲狀腺疾病7例、腎上腺皮質疾病11例、糖尿病25例,其他3例。對照組性別:男/女=28/18,年齡(70.38±19.60)歲,疾病類型:甲狀腺疾病8例、腎上腺皮質疾病10例、糖尿病26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方法如下:1)成立小組:內分泌科護理人員需首先成立護理小組,負責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活動,全面提高護理水平。2)分析問題:影響內分泌護理質量的因素,以“護理態度差”、“護理技能低”、“護理內容欠完善”為主。護理人員需重點關注上述因素,制定詳細的護理方案,為護理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3)制定計劃:與患者溝通時,護理人員應確保態度良好,語氣溫和。針對患者的疑問,需耐心解答。護理人員應共同參與培訓,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能。針對患者所實施的護理,內容應完善,方法應科學。以糖尿病為例: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詳細的飲食方案,確保營養充足,確保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合理。肢體功能無異常者,應適當運動,輔助降低血糖。患者需遵醫囑應用降糖類藥物或胰島素控制血糖,而護理人員則應監督其用藥。此外,護理人員同樣需加強健康宣教,指導患者自我護理,達到減輕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目的。4)評估效果:小組成員應于每月月末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以之為基礎,調整護理方案。5)調整計劃:針對護理方案中存在的漏洞,護理人員需及時彌補。例如:當患者跌倒時,表明環境護理質量較低。應將環境護理納入至護理方案之中,積極預防跌倒等風險,持續性的提高護理質量。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評分
觀察組基礎護理、操作技能、風險預防、護理態度評分,分別為(93.71±2.00)分、(94.50±2.18)分、(96.78±1.54)分及(94.69±0.99)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護理安全性對比
觀察組環境風險、其他風險發生率為2.17%,用藥風險、護患矛盾均未見發生,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內分泌疾病患者的常規護理模式,具有“內容單一”、“缺乏靈活性”的缺陷[1]。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持續采用統一的手段對患者進行護理,對患者護理需求變化的問題缺乏重視[2]。因此,護理方案中的漏洞往往長期存在,護理風險發生率高,患者滿意度難以提升[3]。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指在分析常見護理問題的基礎上,制定護理方案,并根據患者的需求及護理問題,不斷對方案進行調整的一項護理模式[4]。將該模式應用到內分泌護理中,有助于全面改善護理效果。
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期間,通過召開會議的方式分析護理問題,可提高護理方案的針對性。詳細制定護理計劃,有助于規范護理流程、護理內容[5]。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可使護理人員及時發現方案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評估結果調整計劃,則可使護理方案得到持續性的完善[6]。本文研究發現,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后,內分泌疾病患者基礎護理、操作技能、風險預防、護理態度評分,分別為(93.71±2.00)分、(94.50±2.18)分、(96.78±1.54)分及(94.69±0.99)分,與常規護理相比,護理質量更高(P<0.05)。進一步觀察發現,本組患者環境風險、其他風險發生率為2.17%,用藥風險、護患矛盾均未見發生,與常規護理相比,風險更少,優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有助于提高內分泌護理質量,減少護理風險。
參考文獻
[1] 余蓉娟.內分泌科護理中應用“以問題為導向”的管理模式的作用[J].中國農村衛生,2018,19(23):72-73,75.
[2] 吳鑫.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5):268-269.
[3] 黃霄云,馬麗,酈娜.院外延續性護理在前列腺癌病人內分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全科護理,2018,16(30):3802-3804.
[4] 賴冬華,林燕平.綜合護理干預在前列腺癌間歇性內分泌治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1):112-114.
[5] 楊鳳,牛慶麗,李丹.分析優質護理干預對于內分泌失調所致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83):117,120.
[6] 胡向藝.循證護理在高校大學生罹患婦科內分泌疾病心理疏導中的效果觀察[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8,39(09):1067-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