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
摘要:常規教學應根據課的不同任務、不同教材、不同環境以及學生的實情和人體的活動變化規律,合理地安排,并在踐行中靈活運用。常規教學不僅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掌握運動技能的可行性手段,也是發展學生智力潛能的有效性手段,同時,也是服務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手段。
關鍵詞:常規;有效;教學
一、在常規教學中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性的認識
1.常規教學重要性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常規教學不僅有利于促進體育課堂最大化地有效達成效果與效率,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更有利于踐行德育教育,確實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2.常規教學核心取向
常規教學核心取向就是在特定的單位時間內,師生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打破禁錮的課堂教學枷鎖,突破狹小的教學活動空間,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由固定式向多變性發展,由單一式向多向性遞進,化枯燥為生動,變呆板為靈活,化沉悶為生氣,化平淡為神奇,變平俗為有效,以最優化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進學生在體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素養與三維價值觀目標上獲得實效性的整合和可持續的發展。
3.“常規”與“有效”的關系
常規教學是有效性教學的前提,“有效”是“常規”的終極目的追求。常規教學是有效性教學的催化劑,是形成習慣性良好的“條件反射”的教學機制。常規教學不僅有利于促進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改革,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益與效率,也有利于最優化教師的“教”服務與學生的“學”?!俺R帯迸c“有效”最典型的特性是雙向性,它所推動的不僅僅是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工作,也有效地推進整體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常規教學,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的運作
踐行常規教學,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內涵指向:教學效果與效率最大化,學生身體、技能、情意三個維度價值得發展?;镜倪\作策略:“有案”,就有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又有課時教案;“有序”,課堂教學的活動全程緊湊、流暢、清晰,學練活動安全有序展開;“有趣”,課堂教學環節,立腳課堂,素材內容溶入生活元素,以趣促學,互動靈活;“有情”,情為紐帶,親切、適時、合理,以境激情;“有別”,男女有別,差異有別,區別對待,合理分組,適時放權,因材施教?;镜倪\作機制:發揮教與學的正確量,把“理想”內化“思維”,再轉化為“狀態”,借力教材技能形成的特性和學練方法,逐層分類推進:
(一)預設課時教學目標的具體性、層次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學目標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又尊重和呵護學生的個性特長,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的發展點,以他們的“最近發展區”為立腳點,講求實效性地設計“跳一跳,夠得了”的學習目標,讓學生通過自主努力和挑戰,達成學習目標。例如:在開展初三年級《蹲踞式跳遠》教學時,我打破“講解——示范——練習”程序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原地單、雙腳跳——行進間單、雙腳跳——立定多級跳——助跑踏跳(騰空步)——短距離試跳——完整動作展練”的“系列練習鏈”,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已練習、自已挑戰、互學互糾”,在活靈活現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量身剪裁”,自主定量,在師生“互動流”的穿針引線下,對共性問題各抒異見,討論分析,達成共識,并審時適度地進行必要的講解以及有針對性的點撥,中間不中斷練習,隨之導出跳遠的“快速助跑——有力準確踏跳——平穩騰空——有效落地”四個技術環節和跳遠價值、作用的功效,教學目標在無限情趣的問題情景中達成,其樂無窮。
(二)課堂教學內容整合重組講求精選化,體現人性化
以學生興趣、愛好、欲望和能力為著眼點,不拘泥于教材內容,適時適度地溶入時代元素,對教材“再開發”,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內容溶進主題教學,誘導學生不由自主地在體育課堂教學的殿堂中“會學、樂學、出汗、快樂”。例如:在初三年級籃球《運球》教學中,我別出心裁地采用有激情的“運球追人”、“運球互搶”等游戲形式,搭建課堂學練的大舞臺,讓學生在教師主導作用的驅動下,隨心所欲地展開角逐,并且在練習環節中適度地加大練習的難度。特定的籃球場區,學生放開心扉,興高采烈,你爭我奪,在富有激情效應中,學生們享受著運球活動的真趣,同時又大膽地施展著個性的球技,熱鬧非凡的運球大比拼,也讓學生們運球技術和控球的能力得到了張揚。
(三)以創造的“絕招式”教學手段與方法,知材知生
以情的紐帶,從認知、技能、情感三個維度搭建師生“互動流”的背景舞臺,根據“目標引領內容”的課程理念,結合課時教學內容,遵循動作技術形成規律,激發學生去“追夢、逐夢、圓夢”,共享體育運動的樂趣與真情。比如在初三年級技巧《前后滾翻組合連接動作技術》教學中,依據學理,構建運作機制,倡導學生結合主教材學習內容自主與合作,主動去追尋一個又一個答案,挑戰一個又一個難度。對一般技術環節放開學,對要點技術環節展開學,對重點技術環節相互學。多元融合的平臺,小組活動與個別輔導相結合,學生分享著“失敗后成功”的喜悅,汗流浹背卻又樂此不疲,學生學得歡心,富有成效,教師教得也省心、省力。別具一格的課堂教學大環境,學生累得氣喘吁吁,個個也樂不可支。
(四)構建多元化,突出激勵性,體現人性化,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評價機制
學習評價是對學習結果的評估,是反饋教學實施效果的重要途徑,是有效性教學的重要環節。為此,學習評價既注重實效,又追求有效,既重視結果,又重視過程,既注重定量,又講求定性,既注重絕對性,又強調相對性。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發展潛力潛能的統一,認識和情感的統一,全面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踐行常規教學,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不只在于傳授本領,而更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面對時代的發展潮流,愿本人之才出見,能為同行諸仁踐行的“常規”與“有效”教學提供微末參考。
參考文獻:
【1】中國學校體育2010年06期
【2】王嵐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有效教學策略 ?【R】20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