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繼歡
摘 要: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大,帶動了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當前,汽車行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此,文章探討了我國汽車發展現狀與前景,以期帶動我國整體經濟的進步,提高我國世界競爭力。
關鍵詞:中國汽車;發展現狀;前景
1 引言
新一輪產業改革已經展開,推動了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技術的融合,帶動了我國科技水平發展。在該種環境下,汽車逐漸由機械產品向智能化、信息化的科技產品轉變,帶動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提高我國國民就業水平的同時,拉動了其他相關行業的壯大,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1]。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屬于汽車大國,而非汽車強國,對此,積極了解我國汽車發展現狀,明確汽車發展前景,積極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世界汽車產業的特征
2.1 集中化特征
新時代下,為獲得更高利益,各大跨國集團強強聯合,推動了汽車產業的集中化,提高了各大企業的競爭力,同時,面對市場沖擊力,世界汽車產業的承受能力明顯增強,所獲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但是,產業高度集中也帶來了一定難題,各個汽車集團對市場控制能力增強,市場秩序性難以保障,新企業的發展壯大越發困難。
2.2 國際化特征
新時代下,跨國集團明顯增多,汽車產業逐漸向國際化產業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汽車產業主要經歷了以下三步,國際貿易發展,直接對外投資,不同國家的汽車企業相互融資[2]。當前,汽車產業已經部分國別,跨國集團成為諸多國家的主要追求。而國際化的到來,成為發展中國家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2.3 自由化
網絡時代的到來,汽車生產資料、生產產品向全世界流動,此時,各個國家政府應放松管制,才能更有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動汽車行業的發展。然而,汽車行業作為國家的經濟支柱之一,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汽車工業起步困難,為此,國家多采用不同保護政策,以求推動汽車行業的發展。然而,實際上,政府的政策 保護,使汽車行業缺乏市場競爭力,影響了汽車產業的發展。對此,我國在汽車發展中,應積極了解世界汽車產業的特征,為我國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3 中國汽車的發展現狀
新形勢下,我國汽車行業的產量在迅速提升,出口量也在不斷增長,推動了我國汽車行業在世界上的地位。但是,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汽車行業仍存在哦,產品結構混亂,汽車產量大而不強,自主品牌有待提升,節能減排存在問題等,影響了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下文對我國汽車發展現狀展開探討。
3.1 中國汽車產量與銷量位于世界第一
近年來,我國工業迅猛發展,帶動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據統計,自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后,我國汽車產銷量迅速占據市場,成為世界第一位,并且,我國汽車行業整體呈穩定增長態勢,全年產銷量不斷提升,至2017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九年位居第一,據統計,2017年,我國汽車產量達2901.5萬量,同比增長3.2%,汽車銷量達2887.7萬輛,同比增長3%。由此可見,在世界上,我國汽車行業占據極大優勢。
3.2 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有待提升,品牌兼并存在問題
新時代下,自主創新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專利更是成為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在我國汽車行業中,仍以模仿路線為主,自主品牌有待提高,抑制了我國汽車的發展。同時,在中國汽車品牌兼并方面,也存在問題,品牌兼并較為困難。實際上,在汽車行業,品牌多并不是優勢,品牌的兼并重組,能夠優化汽車產業結構,節約資源,實現汽車品牌的優勢互補,提高企業間的競爭力[3]。
3.3 節能減排存在問題
近幾年,環境污染問題帶來的影響逐漸增大,引起國家重視,并提出了綠色發展戰略。當前,群眾對節能減排認識不斷深入,節能減排理念深入人心。然而,想要提高節能減排的效果,汽車作為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車行業的節能減排迫在眉睫。對此,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改革汽車燃油稅制度,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3.4 國內外差距較大
近十年間,我國汽車產銷量始終穩居世界第一,呈現出穩定發展態勢。但是,整體來講,我國在傳統汽車領域的整車開發能力較高,在變速器等零件上取得較大進步,在新能源汽車研發上,也取得較大進步。然而,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汽車行業相比,我國汽車技術上明顯不足,如:電控技術、自主變速器研發、優化整車開發等。另外,在汽車核心關鍵技術方面,我國更是存在明顯不足,如:零部件開發、裝配制造、車用電池的研發等。
4 中國汽車的發展前景
即使我國汽車市場仍以燃油汽車為主,但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多,帶來的污染越發嚴重,在全球變暖、資源枯竭的局勢下,相信我國汽車行業的未來必然是向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發展。下文對我國汽車發展前景展開探討。
4.1 純電動汽車技術
純電動汽車技術,是一種以電為制動能源的汽車技術,真正意義上達到了綠色環保。然而,現階段,我國在該汽車技術的發展上,仍存在一定弊端,如:充電耗時長、續航能力不足等,影響了純電動汽車的推廣與發展。對此,國家政府應積極建設充電自助站,以便汽車隨時補充能源;減免該類汽車的稅率,以此降低汽車制造成本等。
4.2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
當前,我國在多種新型汽車技術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最為成熟,由汽車發展歷程來看,其將成為我國未來汽車行業的主流。實際上,早在1997年間,該技術已經在日本推行,2010年,以該技術生產的汽車已經在整個汽車行業發展壯大,經過多年發展,在世界各地,該汽車均有投入使用[4]。并且,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具有串聯、并聯與混聯三種驅動方式,在續航方面也優于其他新能源汽車,縱觀我國汽車發展狀況,相信,混合動力汽車終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為汽車行業的領頭者。
4.3 節能汽車技術
當前,我國汽車行業仍以燃油汽車為主,可以想見,下未來一段時間內,燃油車仍會在我國汽車行業中占據較大份額。但是,隨著節能汽車技術不斷成熟,新能源補充站點不斷增多,節能汽車的占比必將不斷增大,甚至終將取代燃油車,實現低能耗、無污染的最終目標。
4.4 智能互聯網汽車技術
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已經深入到各個行業中,各行各業逐漸向智能化、自動化轉變,汽車行業也不例外。智能汽車、自動化駕駛一直是汽車行業的追求,是汽車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相比于手動駕駛的汽車,智能汽車能夠提供更安全的移動方式,并且,智能互聯網汽車技術,帶動了汽車產品的升級,為解決能源問題、環境問題等提供可能,為實現安全高效的交通提供了保障。
5 中國汽車的發展戰略
5.1 始終堅持國際化道路
我國汽車行業想要更進一步發展,真正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必須走國際化道路。首先,中國汽車想要發展,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如:建立全球一體化資源調配系統、構建組織結構時應保障其適合國際發展。其次,應重視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只有攻克技術上的難關,我國才能真正進軍高端汽車市場,提高我國品牌效應,使我國汽車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最后,建立國際化企業文化,尊重其他國家文化與信仰,以我國歷史文化的包容性建立地方化戰略,推動我國汽車向前發展。
5.2 重視自主品牌的建設
想要進軍國際市場,我國汽車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并保障品牌汽車的高質量。然而,在我國汽車行業,因我國工業基礎的薄弱,在汽車關鍵零部件的設計中,多依靠外國進口,提高了我國汽車生產成本,影響了我國自主品牌建設。對此,積極采用自強-學習-趕超的創新戰略,依照我國現有條件與優勢,充分學習國外先進技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最終形成適合我國的先進汽車技術,趕超國外汽車技術,使我國真正成為汽車強國。
6 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汽車行業作為我國經濟支柱之一,直接影響著我國發展壯大。在中國汽車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問題,影響了中國汽車的可持續發展。對此,始終堅持國際化道路,重視自主品牌的建設,積極研發并完善純電動汽車技術、節能汽車技術、智能互聯網技術、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等,推動我國汽車行業更進一步,促使我國汽車真正走入國際市場,成為汽車強國。
參考文獻:
[1]官利建.中國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6,6(3):10-11.
[2]張國慶.淺談中國汽車發展現狀及發展戰略[J].科研,2015(3):00255-00257.
[3]賈鵬,鄭喜喜.中國汽車企業發展現狀及提升對策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4(23):3-4.
[4]葉康.中國汽車發展現狀及未來方向[J].科技風,2017(21):7-7.
[5]趙鳳明.淺談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現狀[J].科技風,2015(13):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