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紀成 劉玉亭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動力設備管理中的廣泛應用,通過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可及時獲取設備的信息,實現智能化、效益分析的企業動力設備管理體系。企業動力設備管理系統可有效解決傳統管理中工作效能低、管理繁雜、任務重等問題,并提高企業動力設備的可控性與可視性,實現企業動力設備的周期性管理。數據化企業動力設備信息管理可為精細化管理提供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平企業動力設備精細化管理的探析,基于此,本研究主要簡述企業動力設備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并對資源配置一體化的企業動力設備精細化管理進行分析。
關鍵詞:企業動力設備;精細化管理;探析
前言:在信息化時代,企業管理逐漸趨向網絡信息化系統管理,且企業動力設備管理更依賴于信息化管理系統。但企業動力設備使用效率較高、使用時間較長,需對其實施持續性管理與維護,故其運行成本不斷提升。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的一系列企業動力設備管理文件均要求:企業要對所使用的動力設備進行管理,并對其研發至使用過程實施全程監控,健全與落實企業不良事件監測體系,通過再評價管理等方式嚴格監管企業動力設備的使用與質量控制。但目前,大多數企業所實施的動力設備管理措施仍有所欠缺,缺乏對設備運營、企業資產的具體管理措施,難以滿足當前國家對企業動力設備管理的高要求與高標準,難以實現企業動力設備的經濟效益考核與社會效益考核
1.企業傳統企業動力設備精細化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
企業動力設備管理應具備一定的周期性,需從設備的使用至報廢這一全過程進行有效管理。企業動力設備管理經歷了從手工管理模式到信息化管理階段,從“臺賬式”轉變為“數字化”信息管理。目前,雖各大企業或相關學者對企業動力設備管理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但企業動力設備管理仍存在以下較為突出的問題。
1.1企業動力設備實物與賬目不符
企業動力設備在采購到企業并投入使用前,會貼上一個專屬的設備標簽,該標簽可作為某企業動力設備的身份驗證標識。但由于企業動力設備使用頻繁,標簽易出現磨損等情況,繼而影響設備的認證管理;部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壞或丟失的情況,造成設備實物與賬目不相符,影響企業動力設備的盤點。
1.2設備計量質控管理問題
部分企業部門缺乏對企業動力設備計量質控的管理認知,多數工作人員認為只要設備能正常使用,便不會對企業活動產生直接或負面影響,且與質量、安全無緊要聯系。部分科室工作較為繁忙,企業動力設備使用頻率較高,易出現推遲工作、送錯配件等情況。而這些因素均會影響企業動力設備計量質控的管理,致使出現設備漏檢等情況。不僅嚴重影響企業動力設備的使用率、質控合格率,還會影響企業活動的進展與服務質量。
1.3設備配置與利用難以控制
企業管理層在對企業動力設備的使用進行管理時,常難以掌握設備使用的客觀數據,無法獲取相應設備的運行時長信息。同時,企業各個部門上報的設備數據質量也存在諸多問題,給企業動力設備合理配置帶來極大影響,增加設備配置與利用的難度。
1.4設備經濟效益考核無法順利實施
傳統設備收入、支出信息主要由相關科室進行收集登記,并通過電子版或紙質版統一記錄后,納入企業動力設備管理信息中。但這種管理方式存在較多欠缺,如所記錄的數據缺乏完整性與有效性,繼而影響設備的經濟效益考核。
2.企業動力設備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利用科學數據中心完成設備效益分析
傳統企業動力設備信息管理缺乏動態指標,而在靜態指標下難以實現現代大型企業動力設備數據的實時跟蹤與分析。同時,設備信息監控缺乏動態數據流,不能對企業動力設備的維護、跟蹤進行專業化信息監測,故難以落實企業動力設備信息系統決策與動態維護。隨著我國各個領域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提升與發展,企業信息系統已逐漸與病理系統、實驗室信息系統、影像系統等進行整合,其工作信息已實現數據鏈接,可方便、快捷地獲取企業動力設備的相關信息,如企業的收入情況等,并逐步建立以企業信息系統為核心的數據中心。可在數據中心直接獲取企業動力設備的使用次數、時間、收入等信息,繼而對企業動力設備的客觀信息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使用率分析。企業動力設備基本信息還包括設備的采購價格、設備所占場地費用、人工維修費、保養費等信息。在綜合性分析上述與企業動力設備有關的數據信息后,不僅能對企業動力設備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還可獲取當前設備的使用情況,繼而保障企業動力設備的高利用率。
2.2數據支持下的資源配置管理
在企業管理中,設備的配置與優化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大型企業動力設備,其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優化更是首要管理任務。而要全面落實優良的資源配置管理,則應對企業動力設備設施進行科學、詳細、真實的效益分析。對醫療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優化改進,實現企業動力設備精細化管理,使各項指標更為全面與客觀;通過信息化平臺及時獲取、掌握企業動力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實現方便快捷的數據錄入與分析、查詢管理,免去工作人員煩瑣的數據處理工作,為企業設備合理配置提供客觀數據,推動配置決策活動的全面實施。
2.3確保各部門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為確保各部門都能為企業發展作出貢獻,既要明確部門分工,也要推進部門間的協調合作,對此,可以安排部門員工開展定期交流,實現信息共享,讓他們在交流中了解企業的整體發展動態,使各部門都能充分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企業應建立完善的精細化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各部門成員的工作職責和權力范圍,建立有效的績效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對部門和員工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從而確保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2.4對企業的動力設備要進行定期的維護
狀態維修與定期維修存在較大區別,所謂的狀態維修就是針對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如果發現運行狀況異常的情況下,必須要及時的針對相關的設備進行維修,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還能夠降低定期維修的時間成本。保證生產效率最大化,在狀態維修的基礎中,通常包括設備的狀態監測以及設備的運行狀態管理,通常情況下,如果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監督,能夠分為在線監測和離線監測兩種方式,一般情況下。由于設備運行的問題,并不都能夠通過在線監測進行實時反饋,所以應該保證離線監測與狀態監測并重的監測效果。這樣能夠更加全面的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態。
對于企業動力設備狀態進行管理,必須要充分的進行故障判斷,然后對于設備運行的各項狀態,進行資料存檔,通過準確判斷動力設備存在的異常狀態進行判斷,保證能夠及時發現故障異常情況。最后針對工作人員加強技術培訓,促進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有效的發現動力設備異常運行的問題。其次必須要充分發揮設備運行能力,不能夠因為異常故障而盲目停機維護。
結語:總之,通過數據信息化、自動化、一體化的企業動力設備信息管理系統,可落實科學化、合理化、有效化的企業動力設備精細化管理,并提高設備使用率,確保企業活動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吳雅飛.設備安裝工程施工管理問題及處理研究[J].當代研究 ,2018(02):43-44.
[2]葛斌偉.設備管理的機械維修保養技術探析[J].科學技術創新 ,2018(0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