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智偉 關曉英
摘 要:齊齊哈爾市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要想在新時代背景下,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形勢,必須整合現有優勢資源,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培育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全方位地釋放經濟發展新活力,推進經濟發展新動能,為加快破除一切發展障礙,提出多方優良的解決舉措,從而更好地支撐齊齊哈爾市地方經濟社會的快速繁榮和發展。
關鍵詞:經濟發展新動能;制約因素;解決良策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9)07 — 0081 — 03
一、齊齊哈爾市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實踐成效
一個城市的經濟增長,既需要發揮傳統產業的支撐作用,也需要經濟發展新動能為其注入“續航”的引擎動力,這是現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旨歸,更是當前和今后指引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中心工作的重點。新動能涵蓋的范圍較廣,不僅只是單單體現在一項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上,而是展現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所形成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驅使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大變革、大調整。在當前經濟發展大環境下,齊齊哈爾市始終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持續推進深化改革進程,一以貫之地聚焦全市重點產業、縣(市)區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項目“三項核心任務”,不斷促改革、調結構、補短板,全面實施“百萬千”產業倍增計劃,大力構建現代綜合產業體系,著力推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促進創新驅動生產力的提升,努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從而持續釋放全市內生增長動力,為老工業基地的成功轉型與升級發展積蓄新動能,促進齊齊哈爾市全面高質量的繁榮發展。
經濟發展新動能,作為齊齊哈爾市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為主題發展的新思路,是積極應對整個大潮流、大趨勢、大環境的現實需要,為鶴城全面振興與發展不斷打牢堅實的物質基礎。從近幾年的發展過程與實踐成效來看,齊齊哈爾市積極發展新動能,聚焦高效生態農業、智能化服務化、新業態新模式等打造新動能,通過這些有效旨向來促進齊齊哈爾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深化產業基礎優勢和土地、人力資源等要素優勢,厚植三次產業之間相互融合,營造和優化發展環境,形成龍頭打造、產業配套和園區集約發展狀態,形成做大二產、帶動一產、助推三產這樣一個發展邏輯,從而有效地優化全市經濟結構,擴大規模、提升速度,支撐齊齊哈爾市整個經濟社會高質量的發展。今年一季度,全市經濟不斷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形成了經濟持續走高的態勢。據統計,電商企業交易額達到7.6億元,增長95.9%;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20.11億元;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8.3億元,增長64.2%。新舊動能的快速轉換,不斷賦能傳統行業進行升級換代,其中,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9.6%。全市凈增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比增長57%。故此,新舊動能不斷支撐齊齊哈爾市經濟持續增長,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不斷煥發強大的生命力,為整個全市經濟社會的大發展與大繁榮筑牢了堅實的基礎,進而有效地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繁榮與發展。
二、分析當前制約齊齊哈爾市發展經濟新動能的成因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中,齊齊哈爾市始終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來作為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發展主題,以經濟發展新動能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積蓄能量,不斷優化整體發展環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力圖加快實現新舊動能的快速轉換,使之重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根據2018年統計公報,2018年,齊齊哈爾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340.2億元,比上年增長6.2%,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在發展過程中,由于齊齊哈爾市地理區位與資源優勢、產業發展與經濟開發區成效情況、城市環境治理與政策保障情況等現實制約因素的掣肘,導致當前全力推進齊齊哈爾市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進程相對緩慢,無法與之全面契合當前的發展要求,為更好地構建齊齊哈爾市經濟社會發展大格局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
(一)新舊產業轉換力度緩慢
面對當前國際之間、區域之間、城市之間的競爭壓力日趨增大,使得越來越多的地區不斷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期,不斷淘汰傳統、低端產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齊齊哈爾市在各種激勵策略下建立了各種產業園區,以阜豐、益海嘉里為中心,打造“一南一北”兩個大宗糧食綜合加工園區,及富拉爾基銅基材料和重型裝備產業園區、龍沙區重型高端機床產業、鐵鋒區鐵路貨車裝備制造產業園區,重點謀劃中藥材和藥食同源產品、冰雪體育運動裝備制造、乳肉精深加工、特色優質食品產業園區。但在當前齊齊哈爾市發展現狀來看,齊齊哈爾市資本和資源過多集中在中低端產業,未能充分有效對傳統產業進行有力地改造升級,培育和壯大新興產業,促使傳統產業向現代綜合產業轉變。同時,由于齊齊哈爾市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升級缺乏新要素的支撐,致使當前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要素投入比重過低,產業向技術密集型轉變進程緩慢,很難形成強勁的咬合力、競爭力,無法有效應對當前國內外競爭環境的挑戰。
(二)科技創新驅動能力不強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發展活躍期,這就要求我國各省(市)、地區必須要下大力氣去比拼科技創新,不斷以新知識、新技術為代表的科技要素作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支撐,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變革與大調整。現階段,齊齊哈爾市在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未能全面落實各項前瞻性部署,尤其是在壯大新興技術企業方面上,由于發展緩慢、層次較低、能力較弱,致使當前尚未突破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障礙,最為典型的現狀就是,在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等新一代前沿科技領域,未能全面實現落地轉換這些科技創新成果,形成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發展鏈條,致使產業支撐體系整體缺少重大突破性的進展。雖然不斷引進一批批科技含量、產品附加值高的企業入住落戶齊齊哈爾市高新區,不斷聚集創新資源,提升傳統產業,以此帶動整個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大發展,但對于整個全市來講,這一高新區雖然發揮著“脊梁”的作用,卻尚未實現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整個地區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同時,在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等方面上,雖然強勁推進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但實現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政策激勵卻并不十分完善,未能有效加強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健全相應的服務保障體系,使之能夠充分調動科技人才的創新動力,健全科技成果成功落地轉換的通道,實現科技創新引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