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航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發展和融資問題也面臨著較大的難題。本文從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融資問題的影響因素以及如何解決融資問題的對策等方面展開研究。
關鍵詞:中小企業 現狀 融資 問題 對策
中小型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一部分,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據有關工商資料統計截止目前,登記在冊的中小企業總數已經近六千萬家,平且每年還在以5%的速度遞增。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們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貢獻了巨大的稅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資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中小企業,制約著他們的發展,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破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更好的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
一、中小企業概述及發展
我國的企業分按規模和人數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和小微企業。中小企業是相對于其人員規模、資本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按照最進國家頒布的企業劃分標準來看,中小企業一般指年銷售收入在2000萬以內,用人在50人以內的企業。中小企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世界級的大企業。如何關心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破解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關系到今后我國經濟長穩定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二、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融資是籌集資金的行為,企業融資方式一般包括股權和債權融資,中小企業由于資本薄弱,大部分都采取債權融資。
(一)融資渠道少
中小企業大多以民營企業為主,資金薄弱,信譽不高。我國國有銀行體系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大多采取回避的態度,或者要求的擔保物價值高,所以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較少。雖然有的企業處于成長期,處于時代的風口,因為他們的實力不強,向銀行提供貸款時無法提供足額的擔保物,很難獲得銀行貸款。而我國的金融體制發展滯后,股份銀行、私有銀行占比太低,不能滿足眾多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
(二)融資價格貴
在中小企業面對融資困難問題的時候,同時還面臨著融資價格貴的難題,當企業的經營狀況發生困難需要資金的時候,一般國有銀行的貸款手續復雜,企業不能及時獲得貸款,很多的中小企業不得不選擇民間融資機構,比如說擔保公司等進行融資,向民間擔保公司融資資金成本往往是銀行融資成本的2-3倍,企業必須要把經營利潤的很大一部分拿出來作為利息還給民間融資組織,高昂的融資費用又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負擔,也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三、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影響因素
(一)內部原因
1、中小企業信用意識薄弱
中小企業在初創期大部分是合伙制為主,法律信用意識不強,在經營中存在很多短期行為,容易造成信用缺失。比如說法人代表經常變換,企業注冊地經常轉換。企業賬號經常更改,企業有廢債、逃債、的嫌疑。另外財務信息弄虛作假,少報收入,多計提折舊,財務賬冊保存不完整,偷稅漏稅等現象非常普遍,有的為了獲得貸款不惜弄虛作假,欺騙銀行等。
2、企業規模小,承擔風險能力弱
中小企業大多是民間資本組合而成,資產規模小,產品單一,市場占有率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抗風險能力差,無法抵抗突發的風險,同時由于管理者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淡漠也容易給企業帶來各種經營風險。
3、中小企業財務制度,內控制度不健全
大多數中小企業,特別是處于初創期的中小企業,前期為了追求規模和利潤最大化,由于管理水平有限,沒有建立完整的財務和內控制度,不能夠提供完整的財務信息,造成信息缺失。同時內控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票據報銷的隨意性,在申請貸款時不能提供完整清晰的資金情況,增加了貸款的難度。
(二)外部原因
1、金融機構的原因
雖然國家發布了不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文件,但受到金融市場發展的制約。國有銀行的占比過大,同時我國中小企業成分復雜,不同企業的扶持政策很難落實。對于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國有銀行,他們同樣追求資金的安全性和利潤的最大化,這樣在貸款的投放上就會更加傾向國有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造成在貸款的額度上擠壓中小企業的規模,給中小企業預留的空間比較少。同時由于中小企業自身實力不足,可提供擔保物質量不高,同時經營風險大,到期還本付息相對于大企業來說更難得到保證。另外他們的資金需求筆數非常多手續又比較繁瑣,所以更降低了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2、政府針對性的扶持政策不足
雖然政府出臺了不少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優惠政策,但是真正落到實處還有一定的距離。在銀行貸款額度中沒有預留專門的資金額度用來有針對性的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沒有建立針對中小企業的擔保服務體系,來增強中小企業的還貸能力和處理中小企業在貸款中遇到的問題。在中小企業貸款的過程中還應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中小額貸款,簡化貸款程序。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快速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3、我國的貸款擔保服務機構不完善
擔保機構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管理咨詢、職工培訓等服務,本質上相當于將銀行貸款程序中的風險控制環節交給擔保機構負責,降低了風險水平,減少了貸款成本,但目前擔保機構的規模較小,大多數擔保機構是私有化的擔保公司,以網絡平臺為主,普遍實力不強同時融資門檻很高,很難滿足眾多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
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
(一)大發展金融機構
融資難、融資貴的關鍵點在金融機構身上,降低金融機構借貸的成本,國家要大力發展金融機構,擴大金融市場規模,允許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比如支持建立針對服務于中小企業為主的城市商業銀行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村鎮銀行機構。同時鼓勵國有金融機構調整信貸投放方向,同時更多給予政策上的支持等。
(二)中小企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重視企業信譽
中小企業要去全面加強自身建設,逐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管理體制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打破傳統的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法人治理體系和完整清晰的財務管理制度,不斷改善企業管理水平;積極發展的同時努力增加自身的留存收益 ,擴大權益性融資的規模,減少對債權性融資的依賴;尊重市場規律,重視企業信譽,這樣才能在融資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
(三)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依然是國有大型銀行占主導地位,國家應該出臺一些鼓勵政策來支持金融市場的發展,支持多種形式的金融企業存在,比如地方投資擔保公司和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網絡借貸平臺,及提供擔保服務的財務公司等。中小企業可以借助于多種金融工具來滿足不同的融資需求。擴大中小企業的選擇權,以便于中小企業獲得融資的幫助。同時中小企業也可以加強與風險投資公司合作,獲得風險資本的青睞,爭取在證券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潘明敏.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其策略[J].時代金融,2017(3).
[2]李鎖云.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山西: 山西財經大學,2015.
[3]張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政府視角[J].科技經濟市場,2015,(8).
[4]高洪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及對策[J].企業技術開發,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