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勝波
(湖北省武漢市第一醫院,湖北 武漢430030)
近年來,受老齡化進程加快和居民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影響,腦卒中發病率日益升高,現已成為我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1].除致殘、致死是對腦卒中患者的兩大威脅之外,繼發抑郁亦是腦血管疾病病情加重或復發的危險因素,抑郁癥不僅影響患者康復速度和程度,降低患者生命質量,同時也威脅著其他人的安全[2].目前,西醫多采用三環類抗抑郁藥及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藥治療,但遠期療效不佳,患者耐受性較差,故臨床對腦卒中后抑郁的治療方法探究熱度仍持續不減[3].本研究應用艾灸六神穴配合心理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患者進行干預,臨床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武漢市第一醫院老年病科就診的88例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4例.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44~71歲,平均(54.97±6.72)歲;病程1~5年,平均(3.01±0.73)年;卒中類型:缺血性30例,出血性14例.觀察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46~72歲,平均(53.71±6.59)歲;病程1~6年,平均(3.12±0.69)年;卒中類型:缺血性29例,出血性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腦卒中診斷標準[4];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之肝氣郁結證的診斷標準[5],即以情緒不寧,易怒喜哭,脅肋脹痛,腹部脹滿,心情抑郁,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為主癥.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未合并其他系統復合損傷或伴有腦腫瘤或腦出血等其他腦部器質性病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18分;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正在服用或服用過加重抑郁情況藥物等可能影響研究結果者;有精神方面疾病或近1年有其他原因導致的重大精神創傷史者;凝血功能障礙或有出血傾向者;腦卒中病情較重,合并嚴重心、腎臟及內分泌疾病者.
2.1 對照組 給予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及護理.①常規治療.即口服鹽酸氟西汀膠囊(蘇州中化藥品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844)治療,每日20 mg,共治療兩個月.②常規護理干預.健康宣教:講解疾病的發生、發展、表現、需完成的檢查、治療方法、治療前景、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策略;康復訓練指導:患肢實施被動的握拳、抬腿等運動,范圍由小變大,遵循床上活動坐-站-走的方式進行康復鍛煉;常規心理護理:醫務人員通過與患者積極交流,促使患者通過觀察、交流、學習、體驗,實現自我認識、自我接納,以達到調整心態、促進康復的目的.治療兩個月.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艾灸六神穴配合心理護理.①艾灸“六神穴”.取穴為神藏、神封、神庭、神道、神門、四神聰.患者呈端坐位,在穴位上放置有孔的薄生姜片,由家屬或醫師持艾條1條,點燃艾條后在以上穴位懸起灸,直至穴位處皮膚感到麻熱方可,每個穴依次灸5 min,每日1次,共治療兩個月.②心理干預.移情:適當播放娛樂身心的娛樂節目,以轉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保持積極狀態;借情:根據患者喜好和性格,選擇“同類”音樂,以音樂緩解患者不良心理狀態;以情勝情:根據五行相克 “喜勝憂”的理論,告知患者良好樂觀的心態是戰勝疾病的重要因素,必要時與患者家屬談話,告知其鼓勵對患者的重要性,讓其體會家庭的溫暖,回憶日常生活中愉快的事情并講述;靜養:使患者靜坐配合呼吸調養氣機.上述干預措施均每周3次,共治療兩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生命質量和抑郁程度: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2個月后,采用Barthel指數(BI)評價生命質量,采用HAMD評分評價抑郁程度,評估工作均由一位5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的康復醫師完成.②神經遞質表達水平: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血5 m L,37℃水溫孵育20 min,以每分鐘3 000轉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兩組血清中5-HT、去甲腎上腺素(NE)、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等神經遞質表達水平進行檢測.③不良反應:觀察兩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惡心、頭痛、口干、困倦)發生情況.
3.2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患者HAMD評分及配合治療情況進行評定[6].顯效:能夠積極配合醫師完成整個治療,未出現抗拒治療行為,HAMD評分較治療前降低>75%;有效:基本能服從醫護人員的安排完成治療,基本上無消極情緒的出現,HAMD評分較治療前減少25%~75%;無效:情緒消極不愿甚至抗拒、終止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BI、HAMD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BI、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BI評分均明顯上升,且觀察組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HAMD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較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患者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患者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BI評分HAMD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4 47.92±6.46 83.42±8.34△▲ 35.07±4.39 13.90±6.64△▲對照組 44 46.73±6.58 70.46±6.72△ 35.89±4.27 20.19±5.43△
(2)神經遞質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5-HT、NE、BDNF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5-HT、NE、BDNF均明顯上升,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患者治療前后神經遞質比較(±s)

表2 兩組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患者治療前后神經遞質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5-HT(ng/m L)NE(μg/m L)BDNF(pg/m 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4 76.07±8.86 136.88±12.11△▲5.26±1.07 11.80±2.25△▲24.02±5.02 43.71±9.32△▲對照組 44 77.91±8.83 112.45±10.42△5.13±1.01 8.42±1.73△24.03±5.12 35.36±7.63△
(3)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4)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患者不良反應比較[例(%)]
多數腦卒中患者在病情較輕或由昏迷轉為清醒后,其心理特征以喪失興趣、情緒低落為主,引發自身的運動、語言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自理能力.醫學心理特征研究表明,腦卒中患者中至少40%~50%有抑郁癥狀,且多發生在腦卒中兩個月后,部分患者甚至表現為假性癡呆,嚴重影響預后質量[7].除對腦卒中后抑郁癥患者給予更多關心之外,亦應給予其有效的治療,以達到改善抑郁狀態、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抑郁癥屬心理性疾病,通常需長期服藥,西藥雖有起效快的優勢,但以氟西汀為代表的抗抑郁藥物均存在不良反應多、長期用藥易產生耐藥的風險[8].因此,多數觀點認為,應該給予腦卒中患者溫和的治療方式.
卒中后抑郁屬中醫“郁病”范疇,《傷寒雜病論》曾云:“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心下悸.”由此可見,情志不舒、氣機郁結為發病之因,肝失條達,腦神無養,腦脈閉阻,風痰瘀血等進一步促進抑郁的發作[9].中醫認為,“神”是整個生命的主宰,神氣一亂,百病皆生,中醫調神可疏肝解郁,解除疼痛,消愁解郁,有助睡眠[10].艾灸治療時選穴用神藏、神封、神庭、神道、神門、四神聰六神穴.其中神藏、神封屬足少陰腎經腧穴,神藏為腎經之穴,而腎主封藏,主志,腎經吸熱上行至神封的經氣在此散熱冷縮;督脈上行之氣在神庭聚集,在本穴為聚集之狀,天庭名意與神庭同,主要指胃經的熱散之氣及膀胱經的外散水濕;神道意為督脈陽氣在神道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神聰是治療精神病的要穴,《太平圣惠方》載“神聰四穴,理頭風目眩,狂亂瘋癇,針入三分”;神門為手少陰心經原穴,具有瀉心火、安神定志的作用.諸穴相配再輔以艾灸,可起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功效,對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有較好的治療作用[11].現代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患者存在心理問題,需配合情志護理以實現更佳的療效[12].
本研究對艾灸六神穴配合心理護理治療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展開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后的BI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艾灸六神穴配合心理護理可實現療效協同,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狀態,且提高其生命質量.腦卒中后抑郁病理生理學機制十分復雜,具體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多數學者認為單胺類神經遞質系統與情緒和行為的控制密切相關[13-14],即抑郁癥的發生、發展及預后與腦內5-HT、NE、BDNF水平偏低有關,故而改善相關神經營養因子、選擇性地抑制神經元對5-HT、NE的再攝取,是腦卒中后抑郁癥臨床治療的關鍵[15].本研究結果中,治療后觀察組5-HT、NE、BDNF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艾灸六神穴可促進神經細胞因子和單胺類神經遞質合成釋放,有利于疾病恢復.此外,通過對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發現兩組患者皆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不排除氟西汀產生不良反應的情況下,中醫治療安全性更高,與單寧[16]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艾灸六神穴配合心理護理治療老年腦卒中后肝氣郁結型抑郁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狀態,調節機體神經遞質表達,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案.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即研究樣本量較小,故仍需大樣本長時間的觀察驗證以上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