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紅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下,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具有以下特點:新老兼容、共同發展;虛擬文獻和紙質文獻共存;信息與環境的均衡;人才是最核心的因素。根據這種發展趨勢,當前圖書館應該做到:加強信息網絡化建設;加強文獻資源信息的開發和共享;強化服務功能,提高館員素質。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 圖書館 未來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8.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9-00-01
引言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圖書館要想增加服務功能,擴大服務范圍,符合未來發展趨勢。就要掌握信息化時代下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方向,并根據這個方向采取相關的措施。
一、信息化時代圖書館未來發展方向
1.新老兼容,共同發展
“新老兼容,共同發展”是指傳統圖書館與信息化圖書館共存并融合。在信息化時代下,傳統圖書館不會完全消失,而是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實現數字化、信息化,從而與信息化圖書館結合,共同做好圖書的管理和檢索工作。圖書館具有收集、存儲、傳播信息的基本職能,傳統圖書館儲存信息的載體是紙張,這種存儲方式效率低、信息儲存量小、占空間大、資料容易丟失、損壞且成本高。傳統圖書館提供的借閱形式只能是一對一的,這限制了其信息傳播的效率。此外,傳統圖書館受到政府或學校的管理,彼此之間缺乏溝通聯系,導致出現文獻重復或文獻共享困難等問題,信息資源共享能力低。在信息化時代,傳統圖書館的這些缺陷阻礙了其生存和發展。信息化的圖書館在存儲方式上,以硬盤等為載體儲存數字資源,這種儲存方式效率高、容量大、更安全。在信息傳播上,信息化圖書館能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為廣大讀者提供信息,信息傳播效率更高。在信息資源共享能力上,信息化圖書館比傳統圖書館更有優勢。因此,傳統圖書館應該在存儲紙質文獻的基礎上,實現數字化、信息化。只有實現新老圖書館的結合,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讀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實現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2.虛擬文獻和紙質文獻共存
結合數字信息和紙質文獻信息。雖然信息化的時代會不斷發展,但還是有很多信息需要紙質載體呈現。所以圖書館除了收集數字信息,把館藏資源不斷數字化、信息化外,還要繼續收藏紙質文獻。此外,除了收集、儲存數字資源和紙質文獻外,圖書館還應該收藏視頻、圖片等多媒體資源。這樣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廣泛的信息資源。
結合虛擬館藏和實有館藏。當前圖書館的實有館藏不僅包括傳統文獻,還包括通過各種技術處理形成的電子信息。但一個圖書館的實有館藏是有限的,不可能收藏整個世界的文獻。因此,要想滿足所有讀者的要求,信息化時代下的圖書館不僅要注重自身硬件設施的建設,實有館藏的擴大,還要實現與其他圖書館的信息共享。這樣讀者才能在任意圖書館,查閱到館內及外館的資料。要想實現信息共享,圖書館除了要加強整理匯總紙質文獻,并把其轉化為數字資源外,還要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提高管理和服務人員的素質。此外,還要擴大信息資源的索引量,為讀者提供數據庫的索引操作方法。在實現讀者自我服務的基礎上,提高文獻的利用率。
3.信息與環境的均衡
傳統圖書館與讀者的關系比較單一,從最基本的作用來看,只是為讀者提供其所需要的文獻信息。信息化時代下的圖書館除了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外,還要為其營造服務環境。圖書館提供的信息不再單一的以紙質為載體,而是數字信息、圖片、視頻、實物等多種載體,因此未來的圖書館應該與博物館、藝術館等館體相結合。此外,圖書館除了為讀者提供所需的資料外,還要為讀者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通過多種風格的內部裝飾設施,營造不同的閱讀環境。使讀者在圖書館中能安心閱讀,與其他讀者交流,暢所欲言,休閑身心,甚至成為吸引游客的景點。
4.人才是最核心的因素
未來圖書館的功能會更加豐富,業務范圍也會不斷擴大,傳統業務與現代業務相互聯系補充,關系密切。未來圖書館除了包括傳統業務,如收藏珍貴紙質文獻,收集、儲存、借閱等一般紙質文獻外,還包括電子閱覽、數據庫建設等現代業務。隨著業務范圍的擴大,對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信息化時代下的圖書館要求工作人員除了熟練處理傳統業務的同時,還要能熟練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處理新業務。
在未來的圖書館中館員的核心作用會越來越突出,他們要有充分的能力去實現圖書館的多種功能,以適應并促進圖書館的發展。未來的圖書館員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還要有規劃目標的能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此外熟練掌握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也是對未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一個核心的、最基本要求。因為這是在信息化時代下,未來圖書館得以穩定運行的基本手段。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知識和信息技術都在不斷發展,更新換代。因此,要對圖書館員進行持續的相關培訓,使其能適應當前的環境和未來圖書館的發展。
二、信息化時代下圖書館的發展策略
1.加強信息網絡化建設
要想實現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化、信息化圖書館相結合,成為現代圖書館。就要在圖書館工作中應用計算機技術、通信網絡技術等,使圖書館中的信息資源能實現收集、存儲、利用等的自動化管理和資源共享。圖書館要實現信息化首先要有數據庫,它是網絡最重要、最豐富的資源。利用數據庫和數字、電子資源進行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是現代圖書館的關鍵任務。圖書館要不斷開發信息資源使其日益豐富,要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創新服務方式,使其更加便捷,這樣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從而促進圖書館的發展。
2.加強文獻資源信息的開發和共享
文獻信息資源的開發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工作。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計算機、軟件等硬件設施和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對信息的組織、儲存、加工、整理等深層次開發。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開發,是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開發文獻信息資源不是簡單的把紙質的資料轉化為電子資料,而是在考慮信息化難度、數據量的基礎上,統一規范系統數據。不同專業的數據庫,要根據其學科特點和圖書館的館藏情況,制定相應的建設規范、標準和實施步驟。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在制定好工作標準、計劃后,要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分批分期的完成。這樣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才會更加科學完善,文獻信息資源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
資源共享。在信息化時代下,圖書館的資源形式、服務和管理模式及讀者的閱讀行為等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下由封閉式轉變為開放式,信息資源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資源共享。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成為圖書館的重要工作。圖書館要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環境,加強與其他圖書館的交流。在電子通信網上,跨地區傳遞、交換孤立、分散的文獻信息,形成自己的虛擬館藏。讀者能在任意圖書館的計算機終端,檢索到自己需要的文獻信息,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3.強化服務功能
傳統圖書館主要提供的是紙質圖書的收藏借閱服務,在信息化時代下,出現了大量的電子資源,打破了這種服務模式。圖書館要樹立“藏用結合,以用為主”的新觀念,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文獻資源,提高其傳播科學知識的效率。信息化時代下的圖書館,不僅有紙質書刊,還會有大量的電子書刊和網絡書刊,圖書館向電子圖書館、網絡圖書館的方向發展。圖書館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線上圖書借閱平臺的建設,使讀者能通過網絡享受文獻信息服務和資源共享服務。圖書館要不斷豐富數字信息和紙質文獻信息,擴大實有館藏和虛擬館藏,使讀者能獲得自己需要的全球范圍內的文獻資料。
此外,未來圖書館信息載體多樣,其館體也會多元化,會與博物館、藝術館等相結合。當前圖書館要順應這一趨勢,并在此基礎上豐富圖書館的功能區,為讀者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4.提高館員素質
圖書館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就是提高館員的素質。信息化時代下的館員不僅要有圖書館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過硬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這就需要圖書館引入專業的、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并對館員進行定期培訓,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制度,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圖書館工作人員隊伍。
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下,傳統圖書館并不會完全消失。但傳統圖書館要想繼續生存和發展,就要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從信息化時代圖書館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當前圖書館在發揮自身長處的同時,要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共享。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注重提高館員的素質。
參考文獻
[1]嚴國斌.當前信息化時代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淺議[J]. 改革與開放, 2017(6):116-117.
[2]王明明.淺談信息化時代圖書館的發展方向[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5(17) 86-88.
[3]羅麗梅. 信息化時代圖書館的定位與發展方向[J]. 辦公室業務, 2017(10):53.
[3]呂俊秀.淺談未來圖書館發展的核心內容和方向[J].北方文學, 2013(6):224-225.